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四百三十一章 鸣镝三百一夜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一章 鸣镝三百一夜成 (第1/1页)

    事了,哈欠连连的李孟羲扛不住困顿回去睡觉了。

    走了一半,李孟羲又拐回来了。

    “对了关将军,我让陶匠连夜烧制鸣镝,你看天快亮,去收一下,安上箭杆,看能不能用。”

    “某记下了,你快去歇息。”关羽挥手赶人。

    李孟羲走,刘关张三人讨论不止。

    李孟羲说,为将者,不能g杂活,尤其不能抬鹿角。

    李孟羲特意强调鹿角,说了好几次。

    李孟羲说辞奇异,刘关张提起都笑。

    抬不抬鹿角再说。

    不过,军中杂活优先派给枪兵,再刀盾兵,再弓弩,再骑兵,此保存军力之法,刘关张深以为然。

    细思以往,没有这麽细,有杂活时,只要是空闲的人,都拉去g杂活了,而没有去管他是弓弩手还是刀盾兵。

    真如李孟羲所说,没事儿的时候,还显不出差别,等有事儿的时候,差别大了。

    前一天刀盾兵都派去拉石头了,累的浑身酸痛的,然後恰巧第二天,敌军来攻。

    战阵上,腰酸背痛手发酸的刀盾兵,遇上完好状态的敌军,下场可想而知。

    细分【劳务前後顺序】,就这一个小点,可能就能减少战场上几百上千人的伤亡。

    毕竟,夏侯渊,就是没弄明白劳务问题,去g不必要乾的事儿,而被h忠砍了。

    一夜过去。

    第二天,十月十一日。

    天不完全亮。

    “咯——咯——咯——”

    公J清亮的鸣叫声响起,一声J叫之後,更多的公J开始叫。

    因为养J鸭的车就跟在李孟羲的厢车後边,以便於能方便看着防止人偷蛋什麽的,因此,公J一叫,就像是对着李孟羲的耳朵叫一样。

    李孟羲一下就醒了,醒了他也不想起,太困了。

    公J还在咯咯叫,李孟羲气愤的坐起来,“天不亮就叫!天不亮就叫!叫恁娘哩!”他生气的嘟囔。

    李孟羲昨晚睡太晚,现在早起,哈欠连连的。

    弟弟小砖也醒了,小砖也是被J叫声吵醒的,小砖可是非常JiNg神的。

    “哥哥,咱们去收蛋儿蛋儿吗。咱们快去。”小砖惦记着收J蛋,催促李孟羲快点穿衣服。

    李孟羲疲惫的穿好衣服,“走,收J蛋去。”

    对天真好玩儿的小砖来说,收J蛋非常有趣。

    李孟羲带着弟弟走到车後,拎起车後挂着的装满麦秸的筐子,然後走几步,走到第一个J鸭笼那里,趁着灰蒙蒙的晨sE,李孟羲让弟弟自己去找J蛋鸭蛋。

    “哥哥哥哥,这儿有一个!”小砖看到了J蛋,开心的晃李孟羲的手,要李孟羲拿J蛋。

    李孟羲打着哈欠,半闭着眼睛,漫不经心的把笼子打开,一手按住J,一手把蛋捡出来。

    军中饲养的J鸭,一百多只,都是沿途游骑商队买的。

    现在跟h巾接战了,游骑商队停了,没办法补充J鸭了。

    再者,就算继续派游骑商队外出,大概率也买不到J鸭了。钜鹿灾情严重,百姓不是饿Si,就是Za0F了,完好的村落在钜鹿一地,应该不多了。

    钜鹿是千里无J鸣的真正写照,可能斥候跑几百里,不能寻见一处人烟。

    把J鸭蛋全收了一遍,李孟羲没注意数到底多少个蛋。

    “哥哥,是十七个蛋儿蛋儿。”

    “呀,小砖,你会数这麽大的数啊。”李孟羲笑了。

    十七个也不多啊。

    不知为何,李孟羲隐约觉得奇怪。

    收J蛋鸭蛋的频率,每天两次,一次是早晨起床,一次是傍晚天黑之前,不知为何,傍晚时收到的J蛋鸭蛋,数量b夜里收的多得多,是数倍的差别。

    傍晚至清晨,晚七点到早七点,是十二个小时,早七点到晚七点,也是十二个小时。

    时间等同,J鸭下蛋的平均数量,也该相同才对。

    可是,实际情况,白天J鸭下蛋数量,数倍於一夜下蛋的量。

    很奇怪。

    李孟羲差点就发现了能大大增加J鸭产蛋率的方法,可因为他太困了,想了一下就略过去了,没能往下深究。

    收完了J鸭蛋,还有很大个儿的一个鹅蛋,交给小砖两个J蛋,让小砖拿着去找田卜把蛋儿蛋儿煮了。

    李孟羲则去找陶匠们,看鸣镝烧好了没有。

    李孟羲到陶窑那里时,关羽也在,正跟陶匠们说着话。

    李孟羲凑过去,问昨晚烧了几窑。

    陶匠们说,烧了三窑,第三窑刚烧完没多大一会儿。

    去掉垒窑和捏泥胚的准备过程,从昨晚八点算的话,昨晚八点到今早大概七点,十一个小时,烧了三窑,也就是平均一窑两个时辰左右。

    速度还可以。

    陶匠们一夜的忙碌,现在出结果了。

    陶匠们总共烧制了三四百个鸣镝,数量不小,其中有些鸣镝没烧好,裂开了,成品率大概七八成,好的鸣镝,三百支出头。

    李孟羲很好奇烧出的鸣镝到底会不会响,他拿起一个鸣镝,对着口用力的吹了一下。

    “呜——”鸣镝幽幽响了。

    李孟羲乐了,还真能吹响,跟哨子一样,就是声音沉闷,声音有点小,不知安在弓箭上,鸣镝S出去的时候,响声大不大。

    关羽在那边安箭头,具T是,把好好的箭,铁箭头给拔掉,把陶质鸣镝安上。

    几百个鸣镝,得缷几百支箭,关羽一个人忙不过来,陶匠们帮着忙碌,李孟羲也帮忙。

    此时,质监程序自然而然产生了。

    质量检测第一步,把鸣镝拿起来吹一下,能响的,就拿起用,不能响的就丢一边。

    检测第二步,鸣镝安在箭杆上之後,要试S,鸣镝S出之後,声音响亮的,留下,声音不太响的,废弃。

    鸣镝声音多种多样,有稍低沉的呜的一声,有略尖细的啾的一声。

    慑敌法,更确切的说,鸣镝是以声慑敌,利用的是五感中的声音,声音越响越好。

    跟昨天的那些鸣镝相b,今天烧制好的鸣镝,声音竟然还能更响亮,也是奇怪。

    两轮测试之後,最後遴选出鸣镝二百四十四支,支支声音响亮。

    如果把这些鸣镝分给五十名骑兵,则人均可分四支,这个数量正合适。

    骑兵毕竟也有真正的战斗需要,有时要用真正的铁箭S杀敌军,不能把所有箭支全换成鸣镝。

    关羽扛着两大捆鸣镝走时,天终於彻底亮了。

    李孟羲手里拿着两个鸣镝箭头,去找弟弟。

    伤兵营找弟弟时,李孟羲碰到了田卜,田卜也是哈欠连连,田卜他们军医昨晚也忙了许久才把俘虏们给清诊了一遍。

    李孟羲把鸣镝给了小砖一只,教他拿起吹。

    “呜——”

    小砖学着李孟羲的样子,狠狠地吹了一下,鸣镝呜的一声响了。

    “哇!”小砖眼睛亮了,然後开心的拿着呜呜呜呜不停的吹。

    小砖有好玩的玩具了。

    军中现在连生产玩具的能力都有了。

    可能要逆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