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9-33 (第9/9页)
露出入选就是活受罪的意思,不免联系到了自己的猜测。 只是猜测是一回事,即便肖铎猜测成真,也是因为作为内廷十二监的总掌印,他能知道的信息比其他人多,推测出真相的可能也就更大。 但这一个小官,兴许连宫门都没进过,又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也靠猜测? 曹春盎没有让这小官进门,将人客客气气丢到外面后,叫了两个昭定卫跟上探探口风。过午就得了消息;想找门路的不止他一家,只是其他人都在观望,因为他们都听到了些不好的消息,说是女儿进宫之后,兴许要嫁去草原。 流言都传到这地步,也容不得肖铎细细思索。他匆忙入宫,不巧元贞皇帝正在萧太后面前“尽孝心”。这对母子并无血缘关系,在檀悉寺礼佛的那位太后才是元贞皇帝的生母,两人前朝宫中斗法,萧太后虽压了众人一头,却是慕容高仪当了皇帝,她因此怀恨在心,先帝去世前半昏迷时候,硬是被她抓这手写了封圣旨,要元贞皇帝生母为国祈福,轻易不得回宫。 肖铎在太后那儿等了一时,不见元贞皇帝出来,又恐拖延久了,流言从官员家后院传到外头,只得硬着头皮在外自行高声通传。幸而元贞皇帝也不是真心实意尽孝,约莫时间够了,他也懒得同萧太后多说话,借着这个理由出来,听肖铎说完,本就因为萧太后言语间的敲打而不太好的心情更差了。 他阴沉地凝视肖铎一会儿,盯得肖铎额头沁汗,却又想着元贞皇帝同度钧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点儿。 兴许因为元贞皇帝的行事风格他很熟悉,且作为一个皇帝,慕容高仪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其实是被圈定好的,即便他出格,也是出格的范围里头。 “今天已经有人去你那儿经营人脉,要将自家女儿划掉了?水传出去的消息?朕怎么不知道,朕是要选个人送去草原和亲?” 40页 肖铎垂头不语,这时候只给元贞皇帝骂就行了。 果然,慕容高仪不带脏字的骂了他一会儿,而后粗粗喘气。肖铎抬手让他扶着自己,只觉他掌心guntang,走动也有些虚浮,不知道是不是吃丹药累积的毒素入了脏腑。 “不用去管那些流言。”慕容高仪声音抬高,尾音却有些不自觉的发抖,“叫他们传,朕自有办法解决,不想让自家女儿进宫的,你只管收了钱,把名字划掉,然后将那些人报给朕,听到了么?” 肖铎道:“奴才明白。” 元贞皇帝这才半靠着肖铎,要他带自己去邵贵妃那里。肖铎几日未曾近前,现下一看,只觉元贞皇帝面色似乎是比以前好了,但那种红润又不似健康的红润,反倒像是内脏带着火气烧出来的红。而且元贞皇帝指甲上有发乌的不明显的竖线,眼白也不似他这个年纪的人一样慢慢发黄,而是带了一层黄翳似的。 肖铎有种不祥的预感。 也许元贞皇帝撑不过今年冬天了。 因这缘故,他出宫时心情有些沉重。并不是因为皇帝死了,他就有什么悲情,也不是担忧慕容高仪没了之后昭定司树倒猢狲散。眼下荣王年纪太小,皇帝不喜萧太后,亦不喜荣安皇后,但他自己也清楚邵贵妃撑不起台面,荣王登基就只能受内阁挟制,但内阁挟制久了,就不会放权,因此慕容高仪死了,昭定司反而会因为他留下的庇护幼主的诏令而更加权势滔天。 肖铎担心的是外患。 京城已经有了nongnong秋色,通州约莫已经算是初冬的季候了。草原兴许已经下过几场雪,北地不能种植粮食作物,蛮人除了每年秋天打猎制rou干奶酪,就只能从大邺采买盐与粮食。如果这时元贞皇帝死了,起了战事,加上通州受天教把持……到时草原汗国挥师南下,劫掠粮仓,打起来会很费事。 4 ——谢危说过,等萧定非回来。 谢危说他在这上头和天教不齐心,他有自己的想法。 肖铎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想法,因此不敢全信,但若当真无法,他却真的宁愿向谢危求助。内阁那群文臣,只会纸上谈兵,草原汗国被燕家打怕了,这还不到十年功夫,文臣们就想着借元贞皇帝之手收束兵权了。 姑且等着。 等萧定非回京城,看他能从通州带什么消息回来。 再等着看元贞皇帝有什么解决流言的法子。 只是这流言到底是哪儿来的,总得查清楚。肖铎让曹春盎跟进——既然是后院流传,那一定是谁家后院流出来。平白无故不会有人家里起这种抓住了要杀头的谣传,一定是第一批进宫的女孩儿家。 肖铎几乎立刻想到了因得罪了邵贵妃被撵出来的姚惜。 他的猜测并无错误,曹春盎也是先查的她家,且立马就探听到了几乎确凿的话,为着保险起见,还是将京里相关官员的后院都探了一遍。 姚惜这两天不敢闹了。她也不知道怎么自己随口一句,就传遍了京城富贵人家后院,昨日接连有几户熟识的官员女眷来拜访,话里话外旁敲侧击,都是问她进宫选拔是选和亲公主是不是真事儿。姚惜糊弄过去,晚上吓得睡不着,惊出一身冷汗,本是要装病,谁成想一来二去真的惹了风寒,躺在床上起不来。 4 也因这缘故,本来要找张遮来家里相看,也不好找了。 她这会儿聪明起来,晚上故意惊厥,叫她身边服侍的mama和小丫头去跟姚夫人说,故意往张遮命数孤孑上靠,说是张遮克妻,还没有过门,只是要相看,就把她克得生了重病。姚夫人自然不信,但他家就这么一个女儿,此时也只能劝慰。 肖铎得了准信,不由又犯了嘀咕。 这姚家的丫头,又是怎么知道的?难道只是因为被邵贵妃扇了二十来个巴掌,心中嫉恨,就要编排皇家? 此事很难查证,追本溯源一定在宫中,欲查宫闱内的事情,就要找十二监里的太监询问。但这些太监里有不少跟各宫有着扯不开的关系,指不定问了一句,那头就会回他们主子一句,到时反而自己一身腥臊。 肖铎将疑惑暂时抛诸脑后,专注手上的事情。他自己当了掌印,才知道原来掌印不是每天只管监察百官,十二监的事情每月总览送来,他得批复,下一个月要走的章程,也要他看一遍,若是碰到逢年过节或是大小祭典,他还得时时注意。好在曹春盎很是得力,有些他一时思虑不周的都能替他补上,或是没等他要求,已替他管好了该管的事情。肖铎便有些好奇,这样一个人怎么早先没被重用,曹春盎只是笑,也不说话,问多了,他就只说什么“干爹比赵掌印好”之类的。肖铎起先以为是他怕自己对他下手,这段时间下来也不像,约莫真的就是投缘。 晚上回太师府,剑书正在给谢危熨官服。肖铎不由多看两眼,因他见着谢危多半都是道袍或寻常文士的衣服,穿得也很素净,即便入了京,也没染上爱穿花里胡哨暗纹料子的习惯。 “先生明天就要去上朝了吗?”肖铎问道。 剑书茫然片刻,意识到他说的“先生”和自己叫的“先生”是同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