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城梯人力接替细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城梯人力接替细则 (第2/3页)

城成败。

    真让人没想到,接力跑竟然在冷兵器战争中能用到,用到的地方竟然是抬攻城梯。

    令人奇怪,接力跑这项运动,到底是现代才发明的运动,还是古典运动流传下来的形式,未知。

    难怪说,运动跟战争有密切关联呢。

    李孟羲再往攻城梯队那里看,他果然看到,在交替抬梯的时候,频频出现状况,

    有的人切入攻城梯队之中的时候,猛然停了,後边的人咚的一声撞上去了,立刻引起三五人的混乱和後续整个抬梯队的混乱。

    还有的人倒是没有直接停,但切入抬梯队伍中的时候,没有控制好速度,速度一下慢了很多,後边的人还是撞上了,又是混乱。

    李孟羲看了一会儿,碰撞已数起,这样不行,攻城梯抬的磕磕绊绊,快不起来。

    李孟羲抬头看刘备,发现刘备也朝攻城梯队那边看,但刘备没反应,好像觉得正常。

    李孟羲忍不住了,他唤刘备还有关羽,一起讨论。

    四人围在一起,在地上画图讨论。

    “是这样,我看後边的人上前接替抬梯的时候,屡屡生错。

    此中有微妙处,不与士卒讲明白,练一天也不能练好。

    此中有一微妙道理,道理为【相对速度】。

    何为相对速度?

    两马疾驰,迎头对冲,两马皆颈折而Si。

    一马疾驰,一马静立,疾驰之马迎头冲撞静立之马,两马皆伤。

    两马同向,皆疾驰,後马追前马尾,纵碰撞,力微乎其微,无伤。

    於攻城梯依然如理。众人抬攻城梯奔走如飞,梯重且快,几如奔马。

    一人若对面迎梯而来,触梯则如被撞,不能把持,於是难以抬梯。

    若一人与梯同向,然其速不达,其冒然且入,其速慢,而背後人快,快慢不协,必生碰撞。

    近梯之方寸之间,两人碰撞,波及数人,数人乱,则全队乱。

    故,此中微妙在於,yu往抬梯之人,必速达且时时谨记不能稍有迟慢,尤其且梯而入之时,此时,其要跨步,要抬手扶梯,要跟队前,一息数动,极易错乱。

    故,要於此处,重加C练。”

    李孟羲话说完,刘备关羽眉头方舒。

    李孟羲说相对速度,说法令人新奇,耳目一新,且一听就明白道理。

    刘备沉Y良久,“同向且速同,相对如静。嗯,照这样道理,若我纵马奔驰,旁有一箭S来,箭快与我马快等同,此时某顺手一抓,岂不抓之如静?一抓而入手?”

    李孟羲笑了,刘备的悟X相当不错,“然也!”李孟羲抚掌赞到。

    刘备思路大开,眼睛一动,又忽然道,“於兵击之时,若二弟青龙刀削来,我yu阻他刀势,提剑撩之,剑动向二弟也,若此时,我不用撩,剑动向己,”说着,刘备双手伸指做双剑状b划了起来,“二弟刀来,我顺着朝我这向斜劈,半劈半荡,偏他刀势,岂不易尔?”

    刘备面有微微激动之sE,彷佛武林高手一朝领悟了绝世武功一样。

    而李孟羲有点懵了,剑击术,他也不懂啊,什麽撩的劈的。

    好半晌,李孟羲隐约弄明白了刘备大致说的什麽意思了。

    是这样,青龙刀和双GU剑的对决,砍劈撩砸的,乱七八糟的,b较复杂。

    简化一下,简化成两支箭。

    两支箭,是同向运动容易改变彼此运动方向,还是相对运动容易改变彼此方向?

    答案是,同向。

    相对运动,碰撞之後动能彼此抵消,两支箭都落地了。

    而同向运动,前边飞着一支箭,後边再发一矢,稍微斜着碰一下前面箭支的箭杆,直接就让前边的箭方向大变,向一边偏去。

    箭支与箭支是这样的。

    而刘备说的是想用剑挡关羽青龙刀的砍击,刘备的单剑和偃月刀两者的重量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故而,用剑朝关羽那边撩,用正面碰撞的方法相互抵消动能行不通。

    但把剑攻击方向反过来,刘备把剑往自己这边劈,劈的过程中,稍微往边上一带,就把青龙刀的攻势带偏了。

    也就是,不以动能y撞,反而避免剑的动能和青龙刀的动能y耗,避实就虚,剑顺着关羽的刀劲儿走,轻轻一挑……

    此技巧,让李孟羲觉得有点像借力打力,还好像涉及到了力的分解。

    刘备技痒之下忍不住拉上关羽去较量去了,想一试【引剑】术用起来到底如何。

    李孟羲也想看打架,他拉着弟弟一起去看。

    练兵场一侧角落,关羽提来青龙刀,刘备手持双GU剑,剑成十字,架於身前。

    1

    刘备叫关羽,让关羽砍来便是。

    关羽一转刀柄,将刀背向下,刀刃向上,反拿青龙刀,一刀向刘备竖砍而来。

    刘备顺势而动,姿势奇异,刘备手中的双剑不去砸关羽的刀,反而顺着关羽刀劈方向,双剑竖劈而下,关羽刀重,刘备毕竟剑轻,後发先至,竟能赶上青龙刀刀身。

    待刀剑交击,刘备双剑往右一提一甩,把青龙刀砸到一边去了,青龙刀哐咚的一声砸在刘备右边一步的地上。

    李孟羲看明白了,刘备这是往关羽力量的垂直方向砸的。

    力的分解定理,两个垂直方向的力,不会抵消,也就是,力垂直作用於另一力,能最大程度的改变另一力的方向。

    能最大程度的改变力的方向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动能都用来推开对方的兵器了,能将对方的兵器推开最远距离。

    力的分解是初中物理的内容还是高中物理的内容,李孟羲不记得了。反正就是垂直的力,两相没有任何抵消。

    刘备关羽两人较量在继续,这两人力气都不小,兵器又都是JiNg钢兵器,尽管未用全力,兵器碰到一起铛铛响,兵器碰撞出的火花星星点点。

    一旁观战的李孟羲突然开口,“玄德公,砸他刀尖!”

    1

    李孟羲这一咋呼,刘备关羽都停了,同时看来。

    刘备愣了下,“为何?”不解问道。

    是这样,李孟羲见刘备总是拿剑砸关羽青龙刀的刀身,他大概看明白了,刘备是想专一试试如何把青龙刀荡开。

    兵击术李孟羲不甚了解,他只擅长用自己的知识去理解,毫无疑问,在青龙刀和双GU剑撞击之时,整个过程大致是一个杠杆。

    双GU剑往青龙刀刀尖砸,则力臂更长,更容易荡开青龙刀的攻击。

    刘备走来问,李孟羲略讲杠杆,刘备一听就明白了。

    杠杆什麽的,刘备不是第一次听了,杠杆就是秤一般的道理。

    刘备按李孟羲的说,特意拿剑砸青龙刀刀尖,一试,不妥。

    因为兵器磕碰的时候,会滑动,往刀剑那里砸,稍微碰一点,剑就滑开了。

    所以,道理归道理,实战归实战。

    1

    根据杠杆分析,往刀头砸,更容易偏移青龙刀的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