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城梯人力接替细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城梯人力接替细则 (第1/3页)

    近来习惯了每日听着J叫声醒来,突然换了个地方,没J叫声了,一时不习惯,一下睡过头了。

    李孟羲草草吃完早饭,他走出帐,外面yAn光刺眼,看样子天不早了。

    或近或远的有C练声阵阵传来,热闹非凡,好奇之下,李孟羲循着声音走了过去。

    来到地方,李孟羲一眼就看到了背着身的刘备和关羽,还有小砖,小砖扒着刘备的脑袋骑在刘备的肩头,就数他看的高。

    李孟羲嘴咧了一下,心说刘备你就宠着他吧。

    主营在东围堵东门,训练场在营寨以西空地,隔着营寨,h巾无法看到C练过程。

    李孟羲走过去,“小砖,下来!”李孟羲觉得弟弟爬刘备脖子上不好,不成T统,就叫弟弟下来。

    听见李孟羲声音,刘备就看过来,小砖也看过来。

    “俺不下来!”小砖嘴一嘟,抱着刘备的脑袋抱得更紧,一副不怕李孟羲的样子。

    李孟羲就要训斥,刘备笑了,“你管他g做甚。”

    李孟羲张了张嘴,无话可说。

    站在一旁,李孟羲看向练兵场。

    训练场人很多,一队队分的很开,目力所至,到处都是C练的人。

    再仔细去看可以看到,有梯子的对,梯子上盖着盾,来回冲跑,显然,是在练gUi甲攻城梯战术的抬梯阶段。

    旁有一什长,跟着攻城梯队,边跑边咋呼,“跟上了!手里的盾,提起来!挡住腰,不准垂下来!”

    gUi甲攻城梯战术可以用盾盖梯,让攻城梯可以成为防御器具,防御住从上方S下来的箭雨。但实战中,攻城队还是有防御破绽,排头抬梯子的两个人,还有梯子左右的人,容易被来自前方和左右的箭支伤到,所以有专门针对这一缺点的战术调整。

    攻城之士最佳的兵器配置是刀盾,盾是必不可少,一人一面,盾最重要是用来防御流箭,哪怕是重甲士不怕流箭,盾也必不可少,重甲士的铠甲不会被箭支S穿,但城头倒下的热油浇到身上,重甲士跟普通士卒没多大区别,此时,盾头上遮掩一下,能保全X命。

    为增强保护,抬攻城梯的排头两人手中的盾要举起,举到与x齐高,以抵御迎面S来的箭支。

    抬攻城梯的人,在左边的人,盾就举在左侧,盾和x齐高,在右的人,就把盾举到右侧,以抵御左右流箭。

    之所以必须要把盾举起,因x腹乃要害,要优先防御。

    至於腿部,被箭S中顶多是个外伤。

    gUi甲攻城梯上的盾不仅只有提供防御这一个作用,还有另外一个作用,梯子上的盾牌卸下来之後,可以作为备用的救护物资。

    何为备用的救护物资?指gUi甲攻城梯到城墙下之後,把梯子一cH0U,哗啦一下盾卸了一地,盾都掉在了城墙脚下。等攻城战开始,城墙下会有很多中箭倒地哀嚎的人,有战时规定,对於这些中箭的伤员,应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可以找两面盾往伤员身上草草盖一下,以防不能活动的伤员成了靶子,被活活SSi。

    此时,gUi甲攻城梯缷盾之时满地丢的盾牌,正好随手就可以拿起来遮掩伤员。

    这边李孟羲在留神看,那边,什长又吼,“左第四个,出来!”

    李孟羲还以为左第四个是犯错了,喊出来批评的。

    接下来的事,出乎李孟羲的意料。

    被叫到的那个人撇下梯子跑了出来站在一边,攻城队抬着梯子依然往前跑。

    李孟羲看的茫然,拉了拉旁边刘备的衣袖,指着问,“那处,攻城梯半途跑出一人,是何意?”

    刘备循着李孟羲所指看去,而後道,“攻城之时,梯未近城,时有抬梯士卒为流矢所伤,十人抬一梯,一人中箭,则瞬息拖累整队。

    故,应练退队法。

    何人中箭,立退队,不拖累整队。此乃云长今早所增补之法。”

    听完,李孟羲点了点头。

    本以为,gUi甲攻城梯战术已经趋近於完美了,改无可改了,没想到今日练兵,竟还能再有新法。

    攻城梯退队法,说起来很简单,一群人一块抬东西,本来四平八稳,要是突然有脚下一绊,一下就把整个队伍带倒了。

    gUi甲攻城梯上面覆盖的盾牌,是由抬梯子的人手穿过阶梯用手拽着卡在梯阶上的,虽说不至於晃下就掉,但突然有人失力,影响整个团队的节奏。

    跑着跑着就中箭的情况无可避免,中箭的人是一定会影响攻城梯队的速度的,所以要尽可能让此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谁要中箭,立刻松开梯子往边跳开,省的添麻烦。

    可如此以来,似乎又有一个问题。

    梯子就那麽大,抬梯子的人就那麽多,少一个抬梯子的人,影响不大,少两个,也影响不大,可少一半呢,万一某支攻城队被敌军集火,抬梯子的一半人都中箭了,此时,剩下的一半人手还抬的动攻城梯吗?

    所以,还应该有替补程序。

    中箭的自动撇下攻城梯退下,攻城梯後边紧跟着的刀盾队,立刻派人补上。

    李孟羲把想到的这一点说了出来。

    刘备笑了,手指向一处,“此处我和二弟也料到了,看那,不就在练替补吗?”

    李孟羲转头一看,还真是。

    另有一队攻击梯队,什长不停的把人从抬梯队列中喊出来,每喊出一个,後边就立刻有刀盾兵举着盾快步往前跑,先是手m0上攻城梯,然後跟着跑一截,跑到速度一样的时候,再趁机切进去。

    行动之间,颇见章法。

    李孟羲见此一幕,忽然就想起了一项运动——接力跑。

    接力跑的时候,接力bAng的传递是重中之重,後边的人要把接力bAng传给前边的人,是跑快一点能传的稳,还是慢一点传的稳?

    答案是,不在於快慢,在於相对静止。

    假设,後边的跑的速度是五米每秒的话,接bAng的人如果不动,那麽相对速度就是五米每秒,等於接一个高速移动物T。

    正确的做法是,接bAng的人也跑起来,跑到五米每秒,然後两下速度相等,等於静止交接,非常稳妥,接力bAng不容易掉。

    现在,换成抬梯过程中的人员替换,跟接力跑一样的原理。

    替换抬梯,此一处,看似简单,实则很容易出错。

    攻城梯是被抬着往前快速跑动的,後边的人想要补入,正确动作只有一个,必须把自己的速度和攻城梯的速度保持一样,然後且入抬梯队列之中的时候,不能停,且不能放慢速度。

    不然,一停一慢後边的人就撞上来了,一下混乱。

    接力跑不是毫无难度的,这就意味着,动作不严谨不经过训练,几乎必然出错。

    每加入一个人,攻城梯队就发生一次碰撞和急停,每加入一个人就顿一下,极其影响攻城梯的速度。

    攻城梯行进速度影响的是兵力投放效率,最终影响的是伤亡和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