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四百五十五章 围三缺一,取死之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五章 围三缺一,取死之法 (第2/3页)

盾阵,怎麽组都有破绽,顾前就顾不了後,顾左就顾不了右。

    关羽于军阵上的见识,让李孟羲佩服,他李孟羲就想不到这一点。

    见李孟羲一副听懂模样,关羽抚须又道,“之所以百人临城探查,而不用十人,除伤亡,除盾阵以外,尚有第三处,尤为重要。”

    关羽语气郑重了起来,“羲儿,你可曾想过,我等前去临城探查详明,若只十甲士前去,万一,h巾看有机可趁,猛然放下吊桥,打开城门,骑兵如风,忽然朝我等冲杀而来。此时,我等离城三十步,离城门处亦近,我大军尚在营中,远三百步外。

    彼骑兵瞬息冲至,我等只十人,如何抵挡,纵想逃亦不能,尽Si也。”

    关羽道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李孟羲更加震惊了,他忽然明白,原来守城的h巾竟然还能杀出来!原来守城一方,还能突然杀出SaO扰!

    想到这里,李孟羲突然想起了此次围城,围三缺一……李孟羲有些焦急的问,“既如此,那我军围三缺一,岂不取Si之道?

    围堵北东西三门,南门未有一卒,若h巾骑兵突然自南门冲杀出来,东西两人离南门又不远,我军岂不瞬间被其偷袭侧翼?尤其万一攻城正酣之时,他突然来袭,截断我攻城势头,岂不令我前功尽弃?!”李孟羲瞪大着眼睛盯着关羽,焦急之下,立刻拉着关羽就要走,要关羽快点做出准备,省的被h巾从南门杀出来。

    看李孟羲这个样子,关羽哈哈笑了,“勿忧勿忧!”关羽安抚道,“我早已令东西两营做好防备,谨防北面来敌,h巾不能与我军野战,他若敢出来,正好残其军力。”关羽手抚长须,面带轻笑,一副淡然模样,笃定无b。

    “不过,”关羽看向李孟羲,点评道,“羲儿你用围三缺一之法,确实有欠考虑,日後再围城,全围还是留一门不围,应详加考虑,而後为之。”

    李孟羲郑重点了点头,而後正sE,後迈一步,直身朝关羽拱身认真一礼,“多谢关将军教导。”

    李孟羲的感激是心悦诚服的。

    关羽伸手虚扶一下,算是受了李孟羲一礼。

    此次前来围城,围三缺一的计策,是李孟羲提的。

    没想到,这个计策会的不对,会如此的蠢。

    关羽也是,明知道围三缺一不妥,也不跟李孟羲说,却自作准备了。

    好在敌手是h巾,万一敌军是甘宁之类的家伙,留一门让甘宁能随意出入,他甘宁领百骑出南门,绕城转个半圈,就到东门,趁夜一个百骑踹营,我军凉了!

    【围三缺一】乱用是取Si之道!

    此策若用,必须考虑时机。

    这个时机,就是围三缺一之法的要义所在。

    那麽,围三缺一的适用时机,会是何时?不适用时机,又是何时?

    李孟羲问关羽,关羽一时也答不详尽,於是便就地讨论起来。

    毫无疑问,论不适合围三缺一的时机,现在就不合适,现在留了一门,给了h巾出城偷袭的便利。

    想来,围三缺一之策,应该适用在敌山穷水尽之时,而不应该一开始就围三缺一。

    敌军城内兵力强盛,并且战意高昂之时,Si板的用围三缺一战术,等於自找麻烦。

    敌军有城可守,天然就有稳固的後方。而我军,营寨扎的再好,防御能力不可能b得过城池。

    围三门而留一门,敌军能从容趁夜偷袭我,我却不能偷袭敌军,此攻守易势也。

    再者,敌就算山穷水尽,但此时,有敌军援军将至,也不能围三缺一。

    敌军援军至,没受阻拦,直接沿着没被围的那个方向鱼贯而入,大量生力军入城,直接让敌军起Si回生。

    於此时,围三缺一,是愚蠢之策,应该全围,不让敌军两下汇合,且应围点打援。

    想来想去,围三缺一战术,适用的时机,只能是攻城战後半段,并且是敌军将败之时。

    围三缺一只能有锦上添花之效,而不能凭藉此一法想克敌制胜。

    李孟羲终於知道纸上谈兵,有多蠢了。

    围三缺一,的确是攻城战术,而且听着简单的不行,简明扼要,围三缺一,围三门,堵一门而已,可若是直接生y照搬,反得反效。

    李孟羲放心不下南门,尽管关羽说有防备,他还是要亲自去看一下。

    主营在东门之外,李孟羲穿过东营,到东营以北,他看到,营寨北半部分,还真是如关羽所说,防备森严。

    此处,缷空了的粮车一辆接一辆堵成了车阵,如同壁垒一般横亘於此,还有几百士卒持兵贯甲在此值守,其防守之森严,让人一看踏实。

    李孟羲还瞅见了一队骑兵,骑兵们跨在马背上,刀枪在手,手握缰绳,一副待命模样。

    可以想象的到,若h巾骑兵真就从南门冲杀出来,会被早有准备的骑兵队立刻冲出截杀上去。

    骑兵们都是备战状态,一旦有险,立刻就能反应过来,不至於还未骑上马,就被h巾冲了过来,以致上马不及。

    李孟羲不由抬头看了关羽一眼,关羽不声不响就做了如此安排,真是厉害。

    关羽乃如今军中,最长於兵略之人,而不是他李孟羲。

    李孟羲虽多有奇策,并且在飞速成长,但李孟羲自身短板依然不少。

    1

    东营无碍。

    李孟羲复又去西门。

    至西门,张飞刚好在。

    张飞急X子,见李孟羲和关羽来,迫不及待问,“大哥,小孟,何时攻城啊?”

    “不急,”关羽笑了,“器械正在打造,军士正在C练攻城战法,此时不攻,攻时必若雷霆。”

    关羽说话间,李孟羲自穿过西营,至营寨南侧,到南边一看,果然,也有车阵,也有步军和骑兵队待命。

    关羽的准备相当充足,东西两门,都有侧重防守,不至被h巾所趁。

    李孟羲巡视完一圈,回来,谓关羽曰,“走,关将军,我俩去南门一观。”

    关羽欣然而从。

    关羽牵来战马,李孟羲与关羽共乘一骑,战马颠颠的绕城半圈至南门外。南墙在望,城门紧闭,吊桥高起,城头上隐约可见,相b其他几个方向,南墙上人稀疏不少。看来h巾把主要兵力全集中在了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