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四百七十二章 擂石克梯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二章 擂石克梯械 (第3/4页)



    於是,攻城梯越窄越好,可听明白?”

    刘关张三人个个眉头紧锁,思虑模样。

    不用李孟羲讲太仔细,刘关张三人生活经验丰富,一想也明白,平日不管是折柴还是撅竹,长的不费力真就一折而断,若是短的,就是用了上了力气,也不好折断。

    三人没想到,攻城梯的道理,跟这折棍的道理竟然是一样。

    人折棍,石砸梯,棍长则易折,梯长一样易折。

    好一会儿,三人明白过来了。

    刘备点了点头,道,“攻城梯确是宜窄不宜宽,梯纵再宽,也不能两队人爬梯,不然,两相扰乱,反倒不美。故而,梯只供单人攀爬,不必宽,恰能一人可上下最好。”

    1

    李孟羲挠了挠头,“奥!”他瞪大眼睛看着刘备,有些意外。

    倒是没想到这一点。

    刘备的意思是,攻城梯最好是能够单人攀爬就够了,哪怕做的宽,宽度够两人爬,实则攀爬时,两排人会相互g扰,反而不利攀爬。且,梯子宽了,还容易被砸坏。这两下一考量,自然,攻城梯窄的好。

    边上关羽沉Y片刻也道,“羲儿,咱守城时,有叉杆。若咱攻城之时,梯子窄了,他就不好拿叉杆推梯,也是一项好处。”

    李孟羲头转过来,再看向关羽,“奥!”他又是瞪大了眼睛,又是惊讶。

    守城叉杆,李孟羲熟啊,这玩意儿,还是他想出来的呢。

    但这会儿,他没想到,梯子窄了,还能反制敌人推梯。

    简单来说,宽一米的梯子,敌人推梯,推一米长的梯阶,推哪里都能合力翻梯。

    但是梯子窄到半米的时候,敌人要推梯,着力点就少了许多,可能本来梯宽一米的时候,边上的人还能凑到推梯,梯子窄了半米之後,边上的人就够不着了。

    这样,梯宽一米时,敌人七人可同力推梯,梯宽半米的时候,敌人就四人能凑上来推梯,於是,我军攻城梯被推翻之可能,小了许多。

    1

    关羽又道,“梯窄,倒还省工料,工时。梯轻,抬梯扶梯轻便不少。”

    “奥!”李孟羲又奥了一下。

    这一点,又没想到。

    梯子窄了,工料要求就降低不少,就b如,宽的梯子,梯阶需要长木头,没有长木头,就做不了梯阶。而窄的梯子,短木头能用,长木头锯短了,同样能用,这就让材料变得丰富了许多。

    就如关羽说的,梯子窄了,自然也就轻,攻城士卒抬着梯子跑,能跑的更快,梯子倒了,扶起来也更快。

    纯靠人力,轻便b沉重,好用太多。

    边上,张飞疑惑的挠了挠头,看向李孟羲,迟疑问道,“小孟,你说他娘的杠杆,俺明白了。

    有支,有臂,就是杠杆。”

    “昨日俺攻城门的时候,”张飞睁着大眼,目露思索模样,“破第一道城门,俺对着两门正中撞的。

    瓮城城门,俺见是对着左边城门撞的。”

    1

    “照你说,哪个对?哪个撞的快?”张飞说完,就拿眼看着李孟羲。

    这一下,给李孟羲抛出了一个麻烦的问题。

    李孟羲一下被问住了。

    攻城椎撞门,怎麽效率快,不知道啊!

    可能是杠杆,但,哪是支点,哪是力臂?

    李孟羲思索良久都没有思路,他回头看了一眼,又朝远看了一眼,“走,找城门试试。”

    东城墙,是攻城方向,城门已被撞毁。

    绕了一大圈,至南门。

    到城门下。

    李孟羲抬头看着高大厚实的城门,他走到一扇城门的边沿,用力想试着把城门推开,太沉了,李孟羲用上极大力气,然而,城门吱呀呀的响,慢腾腾的动。

    1

    推不动,李孟羲索X放弃。

    仔细看了看城门,城门有门轴,门轴连着一扇大门。

    单扇门的杠杆,那门轴是支点。

    推门的时候,离门边越近,则力臂越长,越容易推。

    反之,靠近门轴推,力臂短,非常费力。

    於是,李孟羲笑问,“关将军,还有三将军,你二人,谁力气大?”

    “哈,二弟三弟力气一般大。”刘备一旁抢先cHa话道。这就是刘备的聪明处了,不伤两人和气。

    万一李孟羲一句话,引的两人较量力气,反倒不美。

    关张二人,应该力气彷佛,李孟羲点了点头,道,“有劳关将军三将军来一试究竟。

    关将军外推门沿儿,三将军内推门中,两位将军且用十分力气,看谁推的过谁。”

    1

    李孟羲相请,关张二人,捋起袖子,一里一外,一推门沿,一扛门中。

    “推!”李孟羲喊到。

    张飞关羽立刻发力推门。

    结果毫无悬念。

    关羽推门沿,轻松把推门中的张飞给推过去了。

    见此,李孟羲又道,“反过来,三将军推门沿,关将军推门中。”

    两人於是又换。

    这一推,同样没有悬念。

    张飞推门沿,则反把关羽推回去了。

    停下,关张二人皆若有所思。

    1

    良久,关羽看向李孟羲,“平日推门,也知门沿好推,却未深究,竟还是杠杆。”

    张飞哈哈笑道,“俺知矣!是他娘的杠杆!”

    这下,应该明白了,推门,从边沿推,最有效。

    门之於城门轴,推门也好,撞门也好,得撞边沿位置。

    可是,城门归城门,城门关闭状态,後边还有门栓呢。

    加个门栓的话……

    破门是怎样破的?

    细思大概两种情况。

    一是,撞断门轴,大开城门。

    二是,可能门轴没断,攻城椎倒是先把门撞烂了。

    尤其第二点,李孟羲突然记起,军中制作的两次攻城椎,全都是用木桩子做的撞锤。

    也就是,锤头是平的。

    好像,电视剧中,攻城椎是会削成尖的吧。

    平头锥头,对门施加的力一样,也就是,於第一点,撞断城门轴时,平锤尖锤无区别。

    但若是第二点,撞烂城门破门时,毫无疑问,尖头压强大,更容易破坏城门。

    想到这一点,李孟羲有了计较。

    看来下次做攻城椎的时候,也得把头弄尖。

    弄尖还不行,最好是y木头,不然像是柳木,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