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四百七十二章 擂石克梯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二章 擂石克梯械 (第2/4页)

可能避免不用朽木,也不用轻脆的柳木。

    攻城梯不同於一般的梯子,一般的梯子,能踩人就够。

    而攻城梯,还要承受城头落石的砸击,要坚固一些才是。

    这一点,是疏忽了,也是木匠营没意识到的一点。

    梯阶毫无疑问,应该用坚固的木头,至於攻城梯的主轴,李孟羲觉得,对木头的要求应该没那麽高,因为力承受方向不同。

    梯阶是横着的,梯子的主轴,是斜着的,竖着的,自然,石头砸下来,横着的咔嚓就断,竖着的,噌掉点树皮。

    是这样了,制作攻城梯的话,好木头应该优先用在梯阶上。

    除了梯阶错用了柳木以外,这架损坏的攻城梯,别的倒没什麽缺陷了,李孟羲想到。

    其实仔细看一下,这架攻城梯足够大和足够宽了。

    和文安县攻城战时相b,当时文安县时,缺人,缺木头,缺工具,攻城梯做的窄窄的。

    而这次攻城,木匠们材料丰富,工具也丰富,为做攻城器械,拉来了好几车好木头,因而,攻城梯做的又宽又大。

    就拿宽度来说,是文安县时攻城梯的两三倍宽,梯阶也粗了不少,防御力本该强了不少,可遇到了坚城,防御力的提升,没有落石破坏力提升的多,因此,折戟沉沙。

    攻城梯明显有强度需要,增加强度的方法,李孟羲认为,一是,材料,b如不用柳木朽木,尽可能用坚固的木头。

    二是,加粗工件,用粗的梯阶,换掉细的梯阶。

    至於第三点,可能是设计。

    至於如何如何设计,李孟羲一时陷入沉思。

    攻城梯最重要的地方,是梯阶,因为梯阶是横着的,容易被落石砸断,攻城梯脆弱的地方,也是梯阶。

    增强攻城梯强度最有用的发力点,就是提升梯阶强度。

    设计,该如何设计,梯阶就这麽简单的一根棍,有何能设计的?

    穹顶结构,倒是能增加强度,木棍带点弧度也能扛拉伸,可把梯阶做成拱形的,难度太大,X价b太低。不可行。

    问题不知该怎麽解决了,李孟羲拿着断木头,沉思了起来。

    他这一沉思,便忘记了周围,忘记了时间。

    时间太久了。

    一旁,刘备几人等了李孟羲许久,不见李孟羲动弹。

    刘备和关张二人相视一眼。

    刘备走过来,拍了拍李孟羲肩膀,轻声问,“羲儿,在想何事?”

    李孟羲茫然抬头,“梯阶。”

    刘备看了一眼李孟羲手里的断木头,是找话说,也是看李孟羲眉头不展想开解一番,刘备笑到,“木头断了何妨?断了还有这一长节,凑凑还能再做个小攻城梯。”

    这话,还带上哲理了。

    彷佛就是在劝解李孟羲说,没必要为这断木头费心思,长的断成了短的,一样能用。就如这人生啊,何必整日眉头不展……

    李孟羲还沉浸在思考之中,他茫然的看了看手中的木棍,又抬头看了看刘备一眼,“这能用?”言下意思是说,这木头是柳木的,又软又脆,能用?

    刘备笑道,“如何不能?就b如说筷子,筷子长了能用,筷子断了,拿断的,凑合也能用……”

    刘备跟李孟羲,两人这一轮对话,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但,刘备突然一说筷子,李孟羲突然就感觉似乎抓到了点什麽。

    片刻後,李孟羲猛然瞪大了眼睛,他想起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典故,一根筷子是轻易能折断的,两只筷子,是不容易折断的。

    也就是,既然一根木棍容易被石头砸断,那麽,何不两根木棍绑一起,不就不容易被砸断了吗?

    还有!

    折过筷子的人都知道,一根长筷子很容易折断,然後再拿起断的半根筷子再折,也倒能继续折断,但随後,要折四分之一长的筷子,几乎——难以——折断!

    折筷子的都是同一个人,力量大小一样,为何越短,越难折?

    可能是杠杆原理,也就是,折筷子的时候,支点在中间,发力点在两端,筷子越长,力臂越长,越容易把筷子折断。

    1

    同理,筷子越短,力臂越短,筷子就越不容易断。

    石头砸攻城梯梯阶,好像也是一样,石头砸下来,砸於梯阶正中,咔嚓一声,梯阶断了,那麽,於此时,情况与折筷子不同了,折筷子支点在正中,发力在两端,石头砸梯阶则反过来,施力在正中,支点在两端,但原理是一样的。

    梯阶越长,石头砸中梯阶时,力臂越长,越容易把梯子砸断。

    反之,梯阶短,不容易被砸断,梯子反而牢固。

    想到这里,李孟羲再往攻城梯一看,一下就明白问题在哪了。

    攻城梯做的太大了,太宽了,b文安县时的攻城梯,梯阶宽了两倍不止,梯阶因此就长了两倍多,於是,就相当於变一根短筷子为长筷子,反而变得容易被砸断。

    李孟羲曾认为,攻城梯宽窄不重要,宽一点窄一点无妨,现在明白了,宽窄竟然,十分重要!攻城梯做的大了,做的宽了,竟然反而会变得脆弱。

    此次攻城,错就错在木头充足,时间充足,错就错在一切充足,木匠们又认真,认真的把攻城梯做的又大又宽,气派非常。

    却因此,使梯毁人亡。

    竟会如此。

    1

    李孟羲眼神闪动,他站了起来,略带激动的看向刘备,“我弄明白了!”他大叫。

    又朝关张二人看去,“我弄懂了!是他娘的杠杆!”他兴奋的跳了起来。

    关张二人相视一眼,什麽叫“他娘的杠杆”?

    不待刘关张相问,李孟羲就开心的,迫不及待,好为人师的,立刻就讲起自己的发现。

    随地一找,找来一根木棍。

    拿木棍做b,“三位且看,若拿此棍b做梯阶,棍长,撅之则断。”

    说着,李孟羲咔嚓一声,把棍撅了。

    “减一半,再撅,则费力。”咔嚓,李孟羲再撅。

    “又减一半,则更费力。”

    如是者三,李孟羲撅棍三次,手中只留了短短一截木棍。

    1

    他讲到,“力撅木棍,力不变,棍长则易撅,棍短则不易。何也?杠杆也!

    何为杠杆,此为支点,此为力臂……”

    略讲了一通之後,李孟羲道,“这梯阶,也如木棍。城上落石砸来,梯阶越长,则越易折,短则坚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