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九章 象形法(三) (第1/2页)
嘴巴画圆圈,日头,也是圆圈。 这两个圆圈,哪个是嘴巴,哪个是日头,没办法分出来。 好一会儿之後,一个b较机灵的小朋友说,“不一样的啊,日头中间是满的,不是一个圈圈。” 小孩子观察力敏锐,总能发现微妙的地方。 李孟羲抬头一看太yAn,一想也是啊。 李孟羲便点了点头,“那,大家就写日头吧,圈圈,中间是满的,写吧。” 李孟羲让孩子们按他们自己的理解,想着日头怎麽画的,觉得日头是怎麽样的,就怎麽画。 小朋友们不住回头,看向西边天边的夕yAn。 相b不怎麽好看出形状的嘴巴,太yAn,就是一个特别圆的圆圈。 大多数小朋友们,都是在地上画了一个不怎麽规整的圆圈,然後就用小棍,在圆圈里戳啊戳的,想把圈圈里的土都抠掉,达到填充整个圈的目的。 日头是圈里红彤彤的,圈里也有东西。 李孟羲在下边看,他看到大多数小朋友在地上扒拉着玩的很开心,也有少部分人,很咸鱼,扒拉了两下,就不想动了,看着别人忙活。 转了一圈,看小朋友画的差不多了,李孟羲再走到讲台上。 “同学们,大家画好了吗?”李孟羲问。 “好了。”小朋友回答。 “可是,把日头中间涂满,写的多慢啊,你们说是不是?” “要不,咱们把圈圈中间,也画一杠,就当画满了,行不行?” 说着,李孟羲就画了一个大的圆,中间加了一横。 “那你们看,yue字,也是一个圆圈,加一横,日头也是一个圈圈加一横,是不是,又一样了?” 小朋友们茫然了。 “这下可咋办?”李孟羲装作没了主意,故意问。 鸦雀无声。 小朋友们瞪着眼睛,无数双眼盯着李孟羲。 片刻後,李孟羲等差不多了。 “你想不想知道老师怎麽把一个曰字,和一个日头,给画的不一样,想不想知道?” 下边的小朋友们,个个眼巴眼望的,等着李孟羲的谜底。 “瞪大眼睛看了。”李孟羲缓缓提笔。 “咱们把圆圈,画成方的。” “一个圆圈是什麽?是什麽?是——”李孟羲指着自己嘴巴。 “是嘴巴!”小朋友们答。 “对,是,口~”李孟羲写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口字。 接着,李孟羲又画了一个b较宽的口字,边写,嘴里边说着,“嘴巴里,加上一横,这一横是什麽?说话的时候,嘴里能看见……” “牙!”小朋友异口同声的回答。 “对喽!这一横就是牙齿,所以,一个口,口里能看见牙,这个字什麽意思是……” “说话!”小朋友答道。 “对,说话。这个字又念什麽?”李孟羲指着曰字,问下边的小朋友。 “是【曰】”。小朋友们回答。 “那好,咱们也把日头写出来好不好。你们看,【曰】,是这麽宽的。咱们再写一个长一点的,这个长的,就是日头,你们觉得好不好?”李孟羲提笔,在门板上,又写了一个瘦长的【日】字。 小朋友们看的分明,这个字跟说话的曰字,是不一样的,这个长的,是日头。 “所以,这个瘦长的字是什麽意思呢?”李孟羲启发着问道。 “是日头!”小朋友们昂着头,瞪大着眼睛,叽叽喳喳如同小麻雀一样争先恐後的答到。 “对!”李孟羲笑意灿烂,“记住了,这个瘦长的,就是日头。” “跟我读两遍,ri~” 小朋友们学会第三个字了,日头的日。 并且,小朋友们清晰的记住了,这个长瘦型的日字是为什麽这麽写。 日字是也从圆圈变成的,中间那个横的就是因为,因为嘴巴也是一个方框,所以要和口字区分开来。 又因为说话的曰字,也是一个方框中间一个横,所以,日字就写的瘦长一些。 李孟羲教小朋友写字,教的很投入,因此就没注意到不知何时刘备过来了。 刘备过来後,就站在大人们中间,刘备目睹了李孟羲教小朋友写字时,九成的过程。 李孟羲教字,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原来,字的源流是这样来的。 听李孟羲教了寥寥三字,刘备惊讶万分。 李孟羲身具异才,刘备叹为观止。 “同学们,你们看,这个是什麽?” 李孟羲拿着一个树杈,树杈左右两边有断枝,还有两个分叉,完全就是标准的【木】字形状的树杈。 “这个是树枝!”小朋友们一眼就认出树枝来了。 “这个树枝,该怎麽画呢?”李孟羲笑着问小朋友们。 已经学了好几个字的小朋友,哪怕他们以前没学过字,现在也知道怎麽照着画笔划了。 李孟羲找的这个树杈很经典,或许是因为【木】字形的树杈是最常见的,此形状具有很强代表X,所以,远古时期,【木】这个代表树木的字才会是这样的形状。 小孩子们照着树杈,在地上画,李孟羲走下来看。 李孟羲走到下面观察小朋友写的字,一看,发现了问题。 字T没啥大问题,虽然小朋友们还不知道笔划的概念,写的横不平竖不直的,但【木】字的形状是成功写出来了。 问题出在地上和写字工具上。 小朋友们坐在地上,他们写字的空地,就前边那麽一点地方,地上画了口,曰,日,几个字之後,就没空地了。 再写【木】的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