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看到我的伤痕_唯一的一道光(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唯一的一道光(终) (第1/3页)

    一年过去了,青陵派声望仍是崇隆,锋头甚至b之前要更盛,因为玉面观音大义灭亲,让祥和重临人间。不过,道门因为之前赤地修罗和一g妖魔打压的结果,已经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兴风作浪。

    这正是朝廷乐见的。

    赤地修罗不在了,诸多妖魔没了撑腰的人,多数也退回了祂们原来的领地。人们渐渐回到他们原来的家园重建,方回城也开始热闹了起来。

    酒楼又开始传唱着玉面观音的丰功伟业,和赤地修罗的报应不爽。

    一切好像都一样,又好像都不一样了。

    白骋一直没有回来。

    知道金净云葬了那具焦屍,沈谬潜意识也渐渐知道,焦屍就是白骋的机率很高,但那座坟,他一眼也没去看过。

    彷佛只要没那座坟的存在,白骋就还活着。

    金裹儿常常来看沈谬,然而沈谬对她的话一点反应也没有,照样做自己的事,金裹儿变着方法讨好他,说话逗他,沈谬总是一言不发,成天胡子拉渣。

    让金裹儿想努力,却连个着力点都没有。她想拖着沈谬去看白骋的坟,让他认清事实,沈谬总是拒绝。

    他知道金裹儿对他好,但白骋的事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心力,他没法回报金裹儿。

    更何况,金裹儿的父亲,是金净云。

    看着沈谬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渐渐的,金裹儿也少来了。

    这样很好,他已经万念俱灰,和Si人没什麽两样,耽误不起金裹儿。

    王大福熊二郎他们倒是常来,但也是来探探有白骋消息了没,他们是妖,X子直,和沈谬这个人类也没啥话聊。倒是玄承烨来的时候,沈谬的话会多些,他觉得玄承烨这狐狸说话有激励人心的作用。

    他常常去冰湖,但不喜欢拜乔子轩,所以通常是携了白骋的琴,到冰湖畔弹奏,一弹就是半天。偶尔从冰湖水里,他看见他的倒影,不修边幅,面容憔悴,二十岁却有着一张四十岁的脸,就像他和白骋初遇的时候,那个嘴里一直说,自己随时会Si的白骋。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王大福来找他,顺便表演牠们蝙蝠如何尿尿,却不会流到身上的技巧,牠每次表演这个大家都会笑,他想逗逗沈谬,沈谬却都不笑。

    自讨没趣的王大福就飞走了。

    循着王大福飞的路径,沈谬看见今晚,有一轮明月悬在半空,冷冷凉凉地。

    他记得白骋第一次教他冰行诀时,天上也有这样的一轮月亮,那时白骋在冰上滑行,身姿飘逸,而後飞上天空,月亮为他作衬,飘逸得像神仙,美得像幅画。

    沈谬下意识朝冰湖行去。

    笔直的桧木林,屹立在方回山顶,冰湖的四周,像尽职的卫兵,守护着冰湖这颗绝世明珠。

    穿过桧木林,沈谬突然发现,冰湖上,有个东西在发亮。

    这冰湖平常是没人来的,因为海拔高,动物也很少,那个发亮的东西好像在动,沈谬加快脚步,他想看清楚一点。

    走得越近,他发现那东西好像是个人。身上的光,是倒映月光来的。

    那个人,正在冰上滑来滑去。

    沈谬的眼泪流了下来。

    如尘用异磁洞里的铁矿,制了一把匕首。

    他发现异磁洞之所以能让白骋的心智暂时恢复正常,是因为异磁洞的铁矿会x1引赤血珠里的成分,让它们暂时离开白骋的脑和内脏,是故此时的赤血珠,影响不了白骋的神智。

    他想用这柄匕首,收聚白骋身上的赤血珠成分,再将赤血珠取出。

    这是一个值得一试的办法。他知道白骋被关在异磁洞里,他不信任金净云,所以自己来找白骋了。

    当他到达无妄山的时候,看见洞口巨石,知道这石头被金净云下了石灵咒,他的修为高出金净云,便解了石上的咒,巨石滚了开来!

    这一回头,如尘看见杜铭就在背後,他手里拿着点燃的一管火药,看见洞口被如尘打开,担心任务失败,就要将火药丢进洞去!

    洞里的白骋看到这一幕,在杜铭丢火药的同时,白骋跑了出来!

    杜铭待要阻止,却哪里是出洞的白骋对手?白骋一看就知道杜铭想杀他,盛怒之下,将杜铭一把抓起,丢进了洞x!

    看见如尘,白骋又要发作,如尘让他冷静,告诉他,他已经找到取出赤血珠的办法。

    白骋原本发红的双眼,恢复了深黑的冷静。

    如尘带着白骋,回到他隐居的崦嵫山上。他在崦嵫山上的宅子有一定规模,他所研发的法器器械一应俱全,就算因白骋事件自责而脱离青陵派,但法器研发是他的兴趣,十几年来,一直没放下。

    如尘让白骋洗漱歇息一会,吃些东西垫垫肚子,然後告诉他如何取珠。

    将匕首刺入身T中央部位,也就是膈膜附近,偏离肺与心、脾胃肝胆等内脏,将全身上下的赤血珠成分聚到这柄匕首上,再将它拔出。

    「还是得挨这一刀,不过,我会用麻沸散,帮你减少疼痛。」

    白骋会变成这样跟他脱不了g系,如尘想着帮白骋减少疼痛,能做多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