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明暗的分界线如此鲜明,让孟知言裹足不前。 (第1/2页)
宋离把孟知言带入房间安置好人,不动声色地打量他。他看起来状态很差,不仅仅是精神上犹如一只惊弓之鸟,身形也轻减异常,整个人的面色呈现出明显的病态。没见过孟知言的沈十八只觉得他是瘦弱纤细的美人,只有宋离知道,现在的孟知言原本精致漂亮的面容早已消瘦脱相。 天色已晚,孟知言又刚刚脱离摘星阁,来到传说中沈暮云的府邸,心中必然忐忑不安,宋离自知现在不是谈话的时候,便对孟知言说:“今日时辰不早了,知言兄今晚先在这里休息一晚,明日我再同你好好叙旧。” 说完,宋离转身离开,还不忘给孟知言带上房门。 自始至终,孟知言都在讷讷地点头,没有太多言语上的回应。在宋离离开后,他赶忙上前,犹豫再三,悄悄打开了一条门缝。 只见出门后的宋离没有回到自己的房间。而是先向他房间相反的杂物间走去,很快回来的时候,他手中握着一根杆子,再次路过孟知言的房间,穿越走廊去到庭院中。 宋离在池塘边坐下,整理好鱼竿上的鱼线,在鱼钩上放置鱼饵,竟然在大半夜钓起鱼来。 说起来,宋离以前可没这么悠闲的爱好,多亏沈十八没事就来扶摇苑的池塘里捉鱼,让他对钓鱼这件事起了兴致。以前为了挣钱不分昼夜,现在也想试试享受悠闲的时光。 孟知言见宋离走来走去最终坐在了自己目光所及之处,没有离开的打算,才缓缓打开半扇门,一张脸隐藏在门后。 “...你不去睡吗?” 宋离没有回头。 “今晚钓几条大鱼,明日为你接风。” 身后之人许久没有出声,最终道了一声“多谢”,随后便是轻声关门的声音。 其实宋离池塘里的鱼,每天被他喂得肥美得很,并没有那么容易上钩。左右无所谓,他到底不是为了钓到鱼。 对钓鱼的人来说,时间经常在垂钓过程中变得模糊。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从墙外翻身进来。 自从宋离对沈暮云坦白,扶摇苑早已晚上不再落锁。只是对于某人来说,她进出扶摇苑是不走大门的。 “半夜进入侍宠院子,不符合侍卫的身份吧。” 这个时候敢于打破规律的人,整个沈府唯有沈十八一人。 “他睡着了,你不用再钓了。” 宋离回头,沈十八正对着他身后的房门低声道。 拥有内功的人感知能力就是比自己这种普通人强。 宋离不禁默默感叹。 “知道了。” 这样回答着,宋离依然没有收杆的动作。 “他过得可不太好。” 沈十八继续道。 这一点不用沈十八说,宋离比她更加清楚。 “你都知道什么?” 让沈十八去赎人,肯定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人救出来。 “摘星阁的主事说,红鸾公子,因为被头牌清风抢去赎身名额,怀恨在心而私吞其的银钱。在摘星阁,私吞银钱是大罪,被举报之后,没收了红鸾公子全部的家当。红鸾公子宁死不认罪名,主事认其不知悔改。便被下了他红倌的牌子,后面的事,我想你应该猜得出来。” “原来是这样。” 宋离喃喃道。 “到底竟是我害了他。” 宋离以为,自己代替孟知言来到将军府,他拿着自己给的珠宝钱财,加上他多年的积蓄,不日就可以攒够银钱,逃出生天。不曾想,令孟知言走到如今地步的始作俑者,竟然是自己。 宋离心中思绪万千,身后的沈十八仍然没有离去的意思,看来她想说的话,还没有说完。 “那个时候你就知道,会被送给主子。” 宋离终是收拾好鱼竿放在脚边。 “是。” “你求主子把他赎回来,是因为内疚吗?” 宋离叹了一口气。 “你就当是吧。” 在沈十八看来,清风公子的城府,比她认知中更深。 宋离转过身,坦荡地迎上沈十八审视的目光。沈十八的意思很明显,在整个故事中,不管是否自愿,宋离确实一直在谋划着每一步棋。 “怎么,十八你又准备把剑指在我的脖子上了?” 在两人无声的对峙中,这次是沈十八呼出一口气,后退一步。 “如果可以,我也希望那一天不会到来。” 宋离开玩笑般地摸摸自己的脖子道:“我倒是个惜命之人。” 沈十八把一张折起来的纸张丢给宋离,翻身而去。 “好好照顾他,走了。” 不待宋离开口,那个风一般的女子,又如风一般离开了。 宋离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孟知言是自己共患难的友人,为何反而被交代如何照顾人。 罢了。诸多波折,今夜也算圆满。 按照摘星阁里的作息时间,晌午才是他们出门活动的时候。现在孟知言身体状况不好,又睡在不熟悉的地方,早早就被宋离晨起运动的声音惊动。 孟知言猛地从床上坐起,一瞬间不知自己身处何地。他苍白着脸赤足跑下床,想立刻找到昨晚一切不是梦境而是真实的证明。 他推开门,眼前一片明亮。晨光熹微,庭院中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宋离正一身简单的粗布短衫,围着院子晨练。 已经是初夏时节,一番运动过后,薄薄的汗珠覆盖在宋离裸露在外的皮肤上。 不到两年的时间,宋离已经从一个青涩的少年人,长成为一个精壮的男人,面容更加明媚张扬,整个人洒脱肆意。 反观自己,只剩下一副瘦弱病态的躯体,宛若丑陋又肮脏的空壳,早已失去灵魂。 孟知言站在屋檐下被阴影笼罩,宋离站在阳光下,耀眼而璀璨。明暗的分界线如此鲜明,让孟知言裹足不前。 就好像,他只配待在阴暗之处。 “知言兄,这么早就醒了。” 宋离抹掉额头的汗水向孟知言的方向跑来。他被宋离一声一声的知言兄叫得十分不习惯。 “你我二人,名字相称便好。” “好。” 严格来说,孟知言比宋离大上不少,两人相遇时孟知言已经有二十岁。不过宋离作为现代人,对年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