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 (第2/3页)
躁动,低头也没有说话。他学着升阳的样子,将rou馅放入饺子皮。他不会捏褶,却将饺子包成各种充满童趣的形状,小兔子、小狗、小鸡、圆球、圆柱。 升阳伸头一看,不禁乐了,“元先生,您包的是什么?” 元老爷神色淡定,“中国饺子。” 升阳:“那个圆球是元宵吗?” 元老爷:“元宵是什么?” 升阳:“也是一种中国传统食物。不过,一般北方元宵是甜的,外皮用糯米。”她越看越觉得好笑,“你还会捏泥人的手艺呢?” 元老爷眨着长睫毛,表情有些无辜。 升阳:“小时候玩过橡皮泥?”啧啧,这水准,还挺有技术含量的。 元老爷:“如果我没有接手元氏,可能去做雕塑师,去弹钢琴,或者做飞行员。” 升阳:“你还会弹钢琴?没听你说过。” 元老爷看了看墙角的老式木质钢琴,“饭后,很愿意为你弹奏一去。” 很快,几十个饺子包好了,升阳起锅烧水,待水沸腾,便将她包的大馅饺子先放进去,再放入元老爷包的各种造型的带馅面偶。用汤匙顺边搅拌,水再次封腾,加入半碗清水。 元老爷:“为什么要加水?” 升阳:“压一下沸水,更利于煮熟食物吧!煮饺子一般两次煮沸两次加水,就可以了。” 等到锅内第三次沸腾,升阳捞出一个圆球,按一下,表现凹陷迅速反弹,就表示可以出锅了。 升阳捞出饺子装盘,放到餐桌上,去冰箱里找醋,没想到,竟然找到一小罐腊八醋,不由赞叹,“天啊,是谁准备的食材?太细心,太了解中国胃了!” 元老爷:“我的私人助理一向考虑全面。”他看了看装满绿色蒜瓣的小瓶子,“是不是已经霉变了?” 升阳将醋和蒜倒进碗里,“没坏没坏,就是这样的。在中国,每年腊月——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这天,俗称腊八,用醋腌蒜瓣,叫做腊八醋。专门为除夕、正月初一、初五、十五、二月二,蘸饺子用的。我们家每年都要腌三四升醋。” 元老爷:“这么多?全是用来配饺子的吗?那得吃多少饺子?” 升阳:“不啊,很多凉菜也需要醋调味,老醋蛰头、醋拌松花、醋拌牛rou、大拌菜。过年rou菜多,需要凉菜解腻。” 元老爷:“成功被你勾起对中国农历年的向往。” 升阳很想说:再有两三个月就过年了,你跟我回中国过年吧!但是想起自己的三天期限,又咽下这句话。改口说:“咱们今天一起吃饺子,就算提前过年了。”说着,给元老爷夹了一个饺子,放进醋碟。 元老爷吃了一口,虾仁鲜香,韭菜味美,还有一兜汁水,配上腊八醋,提升了口感,这是他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中国风味”的精髓。他抬头笑了,笑容里有几分少见的纯真,“很好吃!” 升阳将一只小兔子夹进碗里,“这个算是给我补过一岁的生日。”弥补元老爷在她生命中的缺席。 元爸爸目光幽深地看着升阳,“宝贝儿……对不起……” 升阳又夹了一只小熊,“这是两岁生日的礼物,那时我已经会叫爸爸了!”然后,她软软糯糯的轻唤了一声,“爸爸。” 这是他们两人互通心意以来,升阳第一次喊元老爷爸爸。这几天,升阳一直回避这个称谓,觉得很羞耻。 这一番cao作,直接击中元老爷的心脏。他本来是一个久经商场、游历情场,面硬心也硬的人。可是,升阳却能轻触碰到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升阳就是他的软肋。 元老爷眼含水意,想要紧紧拥抱眼前这个人,忍了又忍。 升阳又吃了小狗、小鸡、小狐狸,过完了五岁生日。已经吃到半饱,心想再这样吃下去,先别说饺子够不够她长命百岁,她也最多能吃十多个。于是她夹了一个圆柱,咬了一口,笑着说:“用这个代表十岁好了。这是我的十五岁生日,那时,我已经有喜欢的男孩子。却发现,自己和别的女孩不一样,我不喜欢英雄,只想做英雄,保护柔弱的男生。” 元老爷一瞬不瞬地看着升阳,心里想:如果当时自己在她身边,会亲吻她的额头,告诉她,不要怕,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饺子好吃,元老爷却有些食不下咽。 升阳夹了一个圆球,“这是我二十五岁的生日。这一年,我遇到了你。”她笑着与元老爷对视,眼里藏着情意。这人如果不是她亲爹就好了,可是,正因为是亲爹,才会寻找、相遇、相识,才有后来的故事。如果不是亲爹,一切都不会发生了。可真让人纠结啊! 元老爷:“宝贝,你以后的人生,爸爸不会缺席!” 然后升阳又夹起一个圆球,“这是我三十五岁生日,那时,我已经结婚生子……你可能会有两个外孙。” 这些话说得很温馨,却也非常残忍。血缘的鸿沟始终盘亘在她与元老爷之间,成为巨大的阴影。 元老爷握紧拳头,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以为升阳会像他一样没那么在意,可她却比想象中更加介意这层关系。 直到升阳说:“这是我六十五岁的生日,那时我已经有了孙子……”元老爷悲哀地想,那时我已经不在了,再也无法参与你的生活,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