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送回情报,回忆往事 (第2/2页)
得脱力,摔倒了草丛中。 看着眼前被繁茂枝叶遮蔽大半的天空,恍惚间方承念又回到了那个只在天花板留下了一道缝隙的屋子里。 那时他刚满十周岁,却已经在边关当了三年的流民乞儿。方承念原是清贫农家的孩子,日子虽过得紧巴巴,但好在父母对他十分疼爱,还计划送他去私塾,但平淡的日子被战争打破,方承念的家在更西北的麦城,是西北部族攻打大宸的第一道防线,于是战火连天,麦城最终成为了一片废墟,方承念与父母流离失所,成了流民,在他七岁那年,父亲为了给他和母亲找一口吃的再也没回来,母亲也病死在荒庙中,他花了一整个晚上用木枝和手挖出了母亲的坟墓,墓碑是半块破木板,在木板上,方承念用指尖血写了一个“娘”,他并不会写母亲的名讳。 那天之后,方承念成了孤儿,他四处乞讨,时常被年纪更大的乞儿欺负,饿急了会半夜去偷庙里的贡品,啃树皮草叶。 有一天,一个高大的男人出现在小乞丐们出没的地方,用几块酥饼吸引了十几好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乞儿,他们簇拥在男人身边,争相抢夺酥饼,却被突然围上来的人擒住敲晕,用笼子关着运出大宸。 方承念已不记得当时的许多细节,只记得他和众多乞儿挤在笼子里,抓住他们的几个人叽里咕噜地说着听不懂的话,直到很久之后,方承念才懂得他们的语言,却也没想起当时他们说了什么。 他们被带到一个漆黑的屋子里,这个屋子没有窗,只有一扇紧闭的门,屋顶上有一道缝隙,能透进一束光,让人不至于分不清白天黑夜,这期间不是没有人尝试逃跑,但最终,他们都回来了,以伤痕累累的尸体面目,回到了这个屋子里。 他们最后被放了出去,不过带上了镣铐,有人用冰冷的水将他们从头浇到尾,粗鲁地把他们擦干,换上体面的衣服,用绳子拉着进了一个豪华的大帐子。 方承念事后才知道,那是当时西北大部族鸿骑的驻地,他们的首领为了庆祝一次胜利正在举办宴会宴请其他部族,而他们这些来自大宸的“奴隶”就是给各部族的礼物,而方承念,与另外两个人,被绳草的首领那乌辽选中,成为了绳草的奴隶。 在绳草,方承念学会了西北的语言,在严酷的鞭挞中学会了武术,成为了那乌辽第三子那乌措的护卫,但他从未忘记对西北部族的厌恶和仇恨,也没有放弃离开的希望。 他敏锐地察觉的那乌措的不同,所以,他成功地在十七岁那年离开了绳草。 靠着那乌措给的银钱和线路图,他一路躲躲藏藏,逃进了一处深山,也机缘巧合地遇到了一位归隐居士,他武功高强,却已年迈,听完方承念的经历后,收他为徒。 在方承念二十四岁那年,师傅寿终正寝,他便也下山完成自己的夙愿。 此时的天下已经局势大变,几年前西北部族发生内讧,鸿骑一族已经衰弱,只能依附于其他部族,如今最大的部族就是当年方承念待过的绳草,首领也从那乌辽变成了那乌措。而大宸这边,庄老将军几年前在与黎逐的战斗中殒命,如今接替他将军一职的是他的儿子庄肃慎。 方承念花了许多时间才了解这些,最终他决定去找庄肃慎,以他一己之力想扳倒西北各部显然自不量力,但他可以为庄肃慎办事,更何况,那乌措…… 在那之后,方承念回到了绳草,趁那乌措松懈之时,窃取了一份情报,用以向庄肃慎投诚。然后,他明面上成为了一位云游剑客,私下却是庄肃慎手下情报处的统领。 如果庄肃慎和那乌措成功,那么,便不会再有战争了吧? 一直以来,支撑着他活着的便是对战争的仇恨,对西北部族尤其是鸿骑的仇恨,但鸿骑已经被击溃,已经苟延残喘,而在他的努力下,好像战争也将不复存在了。 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让他觉得好像灵魂将轻盈地升上天空,身体就此死去。 突然,一滴水砸到他的额头上,随之家而来是渐渐密集的雨点。 下雨了。 理智将方承念的思绪扯回,他抹了把脸,站了起来。 “至少,看完结局再说吧。”他自言自语了一句,重御轻功入山,山中是他师傅曾经的住处,也是他如今居住的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