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吸烟 (第1/2页)
林业对我突如其来的上学热情感到吃惊,但很快说服自己说我痛改前非改头换面,即将走向用知识武装头脑改变命运的康庄大道,眼底的欣慰让我翻了个白眼。 只能说幸好我俩不是一个班的,不然他会唠叨死我。 我用余光瞥着江赝,他晃着根笔坐在那里出神,听课没见得认真过,但老师提的问题都能回答的上来,模拟考试时写得飞快,我以为是乱答一气,结果成绩出来班级第一。 老班眼睛乐得开花,都快忘了,这人只是借读,一年之后还会回去的。 我没见过他跟谁多说过话,别人主动找他他会搭茬,但从没见过他主动找别人。 如果没私下对他有些了解,还以为是个不食烟火的少爷来这参加变形记,那种隔膜感横亘在他与我们之间。 他没主动向下施予,我们就没有接近他的可能。 “可遇而不可求。”孟可然如是说。 只是那天过后的某一天,我照旧走在路上,他刻意放缓的脚步让我和他的距离无限缩短,甚至于超出了安全警戒线。 我刚要随之停下脚步,他转头看我:“一起走吧。” 我于是跟上了他。 他步速慢,我也不快,两人慢慢悠悠地往家晃,路灯把我俩的影子拉的老长。 “去我家吃?”他突然开口的,“算上次谢你的。” “你会做饭?”我挑眉看他,他的表情难得有些尴尬。 “买点回家吃呗。”他转头看向身侧商业街一溜吃的,饭点人声喧闹让人眼花缭乱。 “这个点得等半个多小时,我发小他妈今天要给我送点排骨,不吃浪费了,去我家吧。” “行啊,那我蹭蹭,”他笑了,“你带路吧。” 我家院门长久失修,半坏不坏的挂在那,顶多是个充当门面的作用,所幸邻里邻居都彼此相熟,院里又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也就无暇顾及。 “啧,这门身残志坚啊。”他用指尖弹了弹门板,将手从破裂的洞中穿过,“探囊取物?” 我没忍住笑了,一把推开身残志坚的门,露出更一览无余的小院。 “这冬天是不可以堆雪人?”他四处闲逛,拿起铁锹端详了一番。 “可以,小时候没玩过?”我把钥匙怼进洞孔,听到他走了过来。 “真没玩过,羡慕死我了。”他语气夸张,难得的孩子气,凑进来又围着屋子四处新奇。 我放他自己瞎逛:“桌子上有水,渴了自己拿,我去热菜。” “好——”他拉长了声,从客厅走到房间里,过了会又跑了回来,“屋里是炕?晚上烧火那种?” 我“嗯”了声,往锅底下添了添柴,火焰燃的有些慢,我回头看他倚在门框盯着我看,眼底的好奇没散尽。 真是有钱人家的小孩。我想。 我把排骨倒进锅里,香气随之散发出来,他再次从屋里跑过来,看着我娴熟的动作颇感意外。 “柴火味重,出去等吧。”我擦了下汗,示意他去客厅里坐着。 他摇摇头:“饭在哪,我来盛。” 我偏头给他指了指,他于是捡起了碗筷开始盛饭,等我端着盘子走出去时他已经撑起了饭桌,摆好了碗筷。 很奇怪的感觉,我平时自己吃的时候从不用饭桌,端着小盆坐到院里吃,现下久违地饭桌出现,有一种隆重的错觉。 “叔叔阿姨呢?不回来?”他问我。 “我妈几年前走了就没回来,我爸住牌友那里,除了逢年过节不会回来。”我先夹了块排骨放进嘴里,低下头专心吃着。 他挑眉有些意外,却没多言,我们两个把半盘rou都吃进了肚里,燥热的空气让我们都出了汗,我一把拉开寿命极长的风扇,嗡嗡的响声徒增燥意。 他仰头闭上眼睛冲着风扇,头发顺着风的方向流动,我追着那抹轨迹,总觉得那像是翻飞的浪潮,要把他湮没。 坐了一会消了消汗,我正要起身去刷碗,却被拽住了手腕,“我来。” 我手臂一烫,松开了手,转身到院里吹风。厨房里传来他清洗碗筷的声音,恍惚间让我想起在我小的时候我妈还在的情景。 远远地透过玻璃往里看,江赝的袖子撸了起来,露出流畅的线条,只是动作有些磕磕绊绊,一看就是没干过活。 我拎了两个小马扎坐到院里发呆,他过了会儿走了过来,坐到了我边上。 咔哒一声,我转头看,他咬着支烟冲我一笑,吐出口烟圈将我俩隔绝。 这一幕有些熟悉,被我颠来倒去地在记忆里检索了一番,他的笑眼此时略有些诱惑性,“抽吗?”他问我。 我点点头。很难拒绝。 我看到他从兜里掏出烟盒,想要递给我一根,鬼使神差地,我夺走他口中的那个,放到嘴里吸了一口。 然后就是剧烈地咳嗽,和颤抖的胸腔。 “傻啊,你他妈着什么急,”他的声音倏尔靠近了我,低哑又无奈,伸出手帮我拍了拍后背,“不能抽别逞强。” 我平缓之后,又对着烟嘴吸了一口气,这回好很多,只是还不能适应的完全。 “刚开始别过肺,到嗓子就吐出来。”他又拿了一根点上,示范似的教我。 我看着他嫣红的唇一张一合的说着话,舌尖在里头含着烟嘴,突然尤为燥热,舌头不自觉地含了下嘴里的烟嘴。 他专注地盯着我看,颇为耐心地教我,就这么吸完了一支烟。 看我意犹未尽的样子,他把我嘴里的烟嘴拿下来连同他的一同捻到地上,“一根够了,以后想来再找我。” 我后来总回忆那天的心跳声,大到听不清他说的话。那人微眯着眼冲我笑的样子,让我记了一辈子。 夜色浓重,我俩沉默着在虫鸣中坐着,他仰头看星星,我在用余光看他。 半晌,他起身要离开,我把他送到门口,正想着要把他送到家里,他回身摆了摆手:“不用送,我记得路的。” 他慢悠悠地离开了,我在身残志坚地门旁盯着他逐渐消失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见。 上学的日子依旧枯燥乏味,班主任老李又是个很有耐心的人,在这样无望的境遇里都能坚持一个又一个三年,保守着成年人不具备的天真,试图将倒地不起的我们一个个搀扶起来。 他大概了解过每个人的情况,那点微薄的工资都用来填补他的学生。 高一那阵他劝过我,也曾对我施予怜悯的目光。他说不能因为家庭的缘故而惩罚自己,也不能因为你生长在这里就失去了出走的勇气。 我还给他的是沉默,是叛离,是他抓不到的身影。 就好像,这场战役我就赢了一样。 他试图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可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有时难免顾此薄彼,因而我们就会钻这个漏洞,逃离他无尽的说教与期许的视线。 没有用的。 与其挣扎地头破血流,还不如平静地接受。不去见外面的广阔,自然也不知晓自身的闭塞,所以倒也能平平淡淡地凑活着活下去。 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信条。 江赝转过来后,我逃课的时间减少了,尽管溜号的时间不少,但或多或少也有意识地学了点。 就像是试图通过这一点,看看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那些有未来的人的世界是怎样的。 老李这学期开始搞起了学习搭子这种学习模式,激情澎湃宣讲其好处,让我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