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章 转弯,大回环 (第2/2页)
步声,听出了有意思的东西,没了口令,这些训练不满一月的新兵,原地踏步的确是踏着踏着就乱了,但乱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再乱了,从脚步落地声音中可听出来,脚步的整齐度,经过一会儿混乱之後,开始自己往整齐了调整。 能自己自发的,有意识的把调整脚步以保持和他人同步,这b一直整齐更能说明问题。 这说明什麽?说明新兵们已经养成了整齐划一的意识,能知道整齐是对的,不整齐就是错的。 这一点,极为重要。 还有,士兵们的集T意识已然觉醒了,也能通过先自乱,又自己调整到整齐的脚步声可以看的出来。 至此,李孟羲确定了一件之前不确定的事,以前他不确定,後世的队列方法,到底能不能在汉末发挥重要作用,现在他确定了,後世的队列训练方法,不输於古代任何练兵法。 此是天下独一档,说是最强练兵法有点过,说是第一梯队的练兵法则名副其实。 踏步声渐渐的,逐步变整齐。 原地踏步没问题。 “原地踏步——走!” 刘备下达了难度更高的命令。 口令下达之後,队列开始移动。 起步走,队列训练目前只到这里,只推进到这里。 新兵踏步前走,李孟羲一看就隐约觉得不对。 哪里不对,暂时说不清,不是整齐度的问题,恰恰相反,挺整齐,踏步动作很划一。 好大一会儿,李孟羲终於察觉到违和之处在哪了。 他发现,新兵们走的太拘束,放不开,步子不敢迈一样,迈的很小。 可能刘备会觉得齐就不是问题,李孟羲则会认为这是不足。 这段时间以来新兵的训练到哪一步了,李孟羲弄清楚了。 此四十新兵,能站齐,能对齐,能走齐,列阵作战,已经可以了。其实直接到此为止,把这四十人直接散下去,以此四十人为基础,开始全面推广队列,也勉强能成。 不过,队列到此顶多完成了一半。 新兵们的队列,能走也能齐,却只能直走,还不会拐弯。 更不用说跑步,及跑步转弯。 往下训练,则就是跑步了。 也只有把跑步队列训练成功,队列才真正的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枪阵慢腾腾的走,和枪阵列阵後冲锋起来还能冲齐,是天壤之别。 李孟羲决定开始往下继续传授练兵法。 在之後,李孟羲先是调整了新兵们队列迟缓的问题,让新兵们放开了迈步。 半个时辰後,调整回来之後,李孟羲开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细分,给新兵,也给刘备展示跑步走的动作要义。 有之前的动作基础在,跑步走多的手臂的抱拳动作,以及立定时,不是踏步立正的跟上半步,而是,四步立定。 前三步减速,拳抱於腰间,不放下,第四步才放下。 李孟羲教了两遍,然後就由刘备带着练习。 李孟羲本以为,跑步是b较大的动作了,接受起来不那麽容易。 然而从实际看,一经跑起来,竟然跑的还算齐。 除了有几个倒霉蛋鞋被踩掉以外。 鞋被踩掉是熟练度问题。 又是半个时辰。 李孟羲索X,直接加入转弯跑这一晋级难度。 转弯跑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问题。 拐弯的时候,新兵们还是习惯以一样的步幅跑动。 然後就出现了外圈跟不上对不齐的情况。 这才四排而已,一个大转弯,队列就不齐了。 真要是在战场上,一横排几十甚至上百人的一个大横排,要转弯,里圈的人一小步,外圈的人就得跑起来。 不然,转一个弯,方阵就变成了斜的。 队列中,第一个具有重大实战价值的队列动作,就在这里。 毫无疑问,整齐的阵型,吊打不齐的阵型。 战场上,我军想转弯猛击敌军阵型侧翼,这时,敌军也抱着同样的想法,队列也转弯迎头而来。 如同两只撕咬在一起的长蛇一样,彼此都掉头猛地咬向对方的七寸。 1 此时,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麽? 是看双方队列猛地转弯之後,谁的队列更齐。 决定谁的队列更齐的因素,就是转弯战术动作高不高明。 转弯转不好,队列一下就乱了。 转弯动作做好,几十上百人转了个大弯,方阵还是方阵没变成斜阵。 转弯的核心技术点在,内圈的人,压着步子放小步子,外圈的人,加大步子,以使转弯前转弯後,队列两侧依然一条直线。此时协调能力和组织。 只此一点,就是战场上队列实战的一个重要关键。 实战中,队列不会全都直来直去的走,能直走走齐的军队不少,但转弯能齐尤其是长达几十米上百米的宽阵,一下转齐,此是高下区分之处。 转弯,大回环,此是区分开真正JiNg锐与普通部队一个重要分水岭,也是实战队列第一个决胜战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