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一章 【壕桥】 (第1/2页)
李孟羲收获一项厉害的攻城战术,他很开心,并且感慨,还是得集众人之智,就像在壕G0u里搭人桥的战术,若非是关羽所想,李孟羲自思,自己可能打一百场仗可能都想不到。 刘备说,关张二人都想到了破解壕G0u之法,李孟羲不由好奇,这张飞,张飞将军,又有什麽方法。 解散了盾墙,李孟羲转问关羽。 关羽笑而不答。“若论高明,三弟之法,还胜於你我盾桥之法,可自去问三弟。” 关羽不说,李孟羲好奇起来。 张飞到底是想了何种方法,b盾桥还要高明,不能吧? 迫切的想知道第三种深壕破解之法的李孟羲,立刻去找张飞。 此时,张飞和刘备还在城外。 找到张飞,李孟羲问其如何过深壕。 张飞满不在乎的哈哈一笑,“大哥说用土填,二哥说搭盾墙,要俺说,不必麻烦!抬个梯子过来,这头搭那头,不就过去了?” 李孟羲表情凝固在了脸上,好半晌,他一个卧槽从心里发出。 李孟羲惊讶的看着张飞,他没想到,张飞的方法,还真的是最好的过壕方法。 不用费力又笨拙的去把护城河填了,不用再吭吭哧哧的搭人梯了,只需要攻城梯!攻城梯贼长,轻轻松松从壕G0u这头搭到那头。 然後,攻城士踩着梯子踏踏踏踏的跑,跑的多快。 这边过壕如过平地,城下,则可以爬梯迅速,爬梯速度若能跟当日文安县攻城时的爬梯速度一样,则昨日攻城,何至受挫。 张飞想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然而这个方法,确是最强大的。 倾得一破壕良法,李孟羲迫不及待的,立刻着人抬来攻城梯一架,然後,将攻城梯平方,横跨宽壕两岸。 不用试,李孟羲也知道,此法能续继前後攀梯之人,使攻城士不至於前後不继而成添油战术。 梯子两头架好,李孟羲按耐不住一试究竟的心,他亲自从这头,小心翼翼的一阶一阶踩跳到另一头,然後又拐回来。 壕G0u边,刘关张三人笑着看着李孟羲笨手笨脚的来去。 实在是梯阶太宽,李孟羲如今,还是个小孩子,於大人来说,两梯间距是正好,於李孟羲来说,间距太大了,每跨一阶,就得迈开大步。 一个来回後,李孟羲又回到了壕G0u边。 他盯着架在壕G0u上的攻城梯,思路飞转,想到了很多。 既然攻城梯可以架壕G0u上,使深壕变平地,那其实还可以把梯子加强一下,不用再做梯阶,可以把梯子,用木板给嵌让,做的就跟真正的桥一样。 然後,攻城士卒就不用再把注意力放在脚下,不用再费心思得踩准每一个阶梯了,直接踩梯就如同踩路。 如果把木梯做成木桥,有难度,那其实完全可以简化难度。 以李孟羲现在对汉末技术的理解,和他在木工营混迹许久的见识,做木桥,完全可以做成软的木桥。 何为软的木桥? 既,先做普通的攻城梯,然後,再用伐木时,折下来的树枝,把梯阶与梯阶之间,用树枝给编出网兜一样。 然後,士卒踩着树枝网兜过去,不就一样如履平地了? 如果说树枝不坚固,那可以用绳子,用绳子编网也行,如果绳子还不够,可以再加布料,用士卒们的旧衣服,在木桥下方做一个布兜,有布作为支撑,树枝网就更具有踩踏时的踏实感了。 这是李孟羲所想到的最好的木桥制作方法了。是最好的,而不是质量最高的。 质量最高的木桥,自然得用好木头,用木板,用茆榫结构,这才做得JiNg良的木桥。 然而,用在实战中,攻城的时候,能找到树不错了,哪里有好木头,哪有时间去刨木板,哪里又有功夫去做复杂的茆榫结构。 所以,实际运用时,质量好的,不如简单的X价b高。 用木板茆榫做木桥,非熟手木匠不可,非大量时间人力不可。 而用树枝编网,用绳子加固,再用破衣服兜底,都不用木匠参与,人手不足之时,普通士卒也能把桥给做好。 此跨壕木桥,除可单个使用以外,还可以多个并联。 单个桥是独桥,人力投放速度还是有限,多个桥,乃至足够的桥,把敌军的壕G0u全部都盖上,那麽,敌军的壕G0u跟平地还有什麽不同? 敌军壕G0u全变坦途之时,我军不仅兵力投放速度达到了最大,而且,士卒们闪转腾挪也有了空间,我军可以有更多的兵力集结城下,也就能进一步提高攻城兵力投放密度。 什麽护城河,什麽护城壕G0u,器械充足,就可视护城河为平地。 在壕G0u上过桥,士卒得手遮掩着头顶,还得留意脚下,难度毕竟还是有,诸如会有人一脚踩空的情况。 李孟羲令攻城士们沿着梯子来回走几趟看看,到底速度能有多快,又多大可能,会有人出意外。 攻城士遵令踩着梯子一个接一个冲到G0u对面去。 “快!快!” 李孟羲在边上玩命的催,“再快点!再快!” 攻城士们被催的不行,只能不停提速。 这样,过了一会儿,期间,的确是有人会踩空失足陷下去。 然後,後边的人躲之不及,要麽撞了上去,要麽就不得不往旁边跳了下去。 这让李孟羲皱眉。 踩梯子过壕,不同於过真正的木桥,过梯子的时候,得一气跑到头,不能骤停,一旦骤停,就必然失衡。 现在这壕里乾乾净净,实战的时候,壕里可能有尖的木头桩子,掉下去人就没了。 因而,过梯的时候,应该一个一个过,这样就不至於有人万一脚下没踩准,又或者突然中箭造成的骤停,而害的後边数人掉落长梯。 可如此以来,一个过完,再过另一个,速度就太慢了,似乎又成了添油战术。 看来,如果有条件,还是尽可能的把木桥做的有板有底为好。这样万一前边有人骤停,後边人也能轻松稳住,不至於一个没踩稳,就掉了下去。 这边,李孟羲在想东西,那边,攻城士们仍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