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章 潢巾劝架 (第1/3页)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义军带着大量俘虏回赶。 下午时,赶回营地。 留守的卢锺见大军回赶路,立刻令众军士搬开堵路的拒马。 营寨之中,早为关押俘虏留出了足够多的空地,串在长绳上的俘虏一队接一队被赶至第二俘虏营中。 清点人手,又是一阵麻烦。 花了三刻时间,俘虏清点得,有两千三百人。 这个数字很是惊人,义军出动同样的兵力,面对同样的敌人,上次才抓到几百人俘虏,这次两千多。 可想而知,为抓俘虏特意制定的配套围堵战术和特种工具,发挥了多大的用处。 和h巾第一战,因为未预料到h巾败退的状况,反应也慢,以致围堵到的溃兵不多。 有第一次教训之後,今日再与h巾作战,h巾溃败之後,步队立刻以围拢阵型向溃兵包围而去,没有一点迟疑,骑队支援也迅速,再加上鸣镝、马鞭、绳套、绊羊索这些抓捕工具的使用,更是让义军威慑能力和抓捕能力大为增强。 此一战,战场上缴获的兵器不少,有些是从h巾手里缴获的,有些则是清理战场时从战场上捡的,兵器刀矛弓弩各有,锄头剪刀斧头也有,至於h巾军中少部分披甲之士,则还未勒令其缷甲。 按招抚之流程,第一步,分粥,立刻开始。 义军回营之时,天还很早,离夜晚尚远,伙夫们就立刻支瓮煮粥。 小米粥煮熟之时,甜香之气飘荡满营,俘虏们眼睛瞄向粥棚处,眼中透着渴望。 论後勤能力,h巾不如刘备义军,物资不如刘备军充沛,义军之中,民夫能吃个五成饱,h巾军大多数人,勉强不饿Si。 粥熟了的时候,伙夫们往热粥中加上凉水,撤去柴火。 刘备又来了。 刘备如今已无有慷慨激昂,招抚之词,他说了太多遍了,都不用思索,话直接就能一字不漏的说出来,话不再是发自肺腑,脸上的笑也是挤出来的,一言一行,早有范本,刘备都感觉自己有些虚伪了。 一通义正言辞,先贬h巾,又陈俘虏过错,而後话音一缓,说俘虏本都良善,愿投义军者可上前领粥。 俘虏们都愿降,在战兵维持之下,一个个上前领粥。 分粥过程自不需再提,领粥之时,俘虏头有h巾,则去h巾,身有甲胄,则脱甲胄。 刚被俘就吃上了一大碗粥,俘虏心稍安。 天还早,分完粥之後,军医们过来,按既定之流程,挨个诊病。 俘虏们是有批次的,招抚也就也有批次。 第一批几百h巾俘虏,两日前抓到的,现在俘虏众人都在编草鞋,以期换粮。 刘备随後到来,继续收草鞋,俘虏拥挤争抢,都想挤前边。 刘备不管其他,专心收草鞋,不一会儿,一百双收完。 按既定流程,以草鞋博得信誉,有了信誉基础,往下应该就是从俘虏中遴选各类人才了。 关於遴选人才这一步骤,刘备曾和李孟羲讨论过,遴选人才该按什麽次序好,是先选匠人,还是先选骑兵弓弩人才,还是无论先选什麽没差别。 讨论的结果是,暂放下各类人才的权重不管,从俘虏中选人,应先选木工,而非是其他。 因为木工选走之後,立刻就能安排去木工营g活,立刻就能跟俘虏们说好有粮拿。 然而,如果选骑兵兵员,骑兵兵员选走,是当做储备兵员安置在後军之中,等於是闲养着,骑兵没办法拿到粮食,在俘虏营选骑兵的时候,也就不能明说有任何待遇。 挑木工的时候直接说做好一辆车,就赏五十斤粮,俘虏一听,踊跃而从。 挑骑兵的时候,却说先把人选走,以後可以任骑兵,没有说什麽奖赏,乾巴巴的,俘虏听到,反应不会太热烈。 因此,在收完草鞋已建立信誉这个阶段之後,先选何种人才,有可以深究的地方。 先选木工,然後当众人面,说木工的待遇,说十日赏一次粮,或者做完一辆板车,赏五十斤粮。 然後,俘虏们都知道,被挑走有好事,心里就有了计较。 接着,再挑骑兵时,虽骑兵没有任何待遇,但有木工前例在前,会骑术的人心里就有计较,木工都能得赏粮,会骑术的人不多,咱会骑术,以後好处还能少了,於是,会骑术的人就更愿意主动走出来。 有监於此,刘备就按当时商讨的对策,先大张旗鼓的通令道,招熟手木工,有工钱拿。 通令一下,但凡是会木工手艺的,踊跃而出。 挑的木工四十七人,由匠营主官鲁犁带着去考核去了。 说会木工,总不能凿子刨子都不会用吧。 鲁犁无其他本事,只是个普通木匠,正因是木匠,通晓木工手艺,要是谁一点木工活不会就想蒙混过关,绝无可能。 木工挑完,又挑医师,弓箭匠人,铁匠等。 义军对人才的态度,有着李孟羲的影子,李孟羲很重视匠人,连带着,军中就形成了匠人优先的规则。 医师挑了数人,由医营的医师带着领去伤兵营了,弓箭匠人铁匠等,也是重要人才,一时半会儿却没办法投入生产,只能安置到後军。 匠人挑完,则是另一部分的挑战兵过程。 第一优先次序,挑会骑术的人,挑得骑兵人员三十九人。 其中,刀疤脸和刀疤脸大哥也在。 刘备朝刀疤脸笑了笑,算是示意。 骑兵人员挑完,又挑当过猎户,善S之人,得二十有余。 剩下的,身强力壮的刀盾兵之类的,暂时就不挑了。 挑刀盾兵不用让俘虏们一个个自己出来,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