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三百七十四章 旗帜系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四章 旗帜系统 (第1/2页)

    军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够醒目,近处的士兵眼一眼能看到,远处战场後方的传令兵也能一眼从乱糟糟的厮杀战场看到军旗在哪。

    若是从旗帜醒目这一点来看,如果旗帜颜sE和士兵衣服颜sE一模一样,那麽士兵的衣服的颜sE就是颜sEW染了。

    人的眼睛有视觉停留效果,如果军旗和军服都是红sE,步卒埋头厮杀,左右前後都是袍泽的红sE军服,突然听到撤退的命令,步卒忙抬头去看营旗在哪,营旗也是红sE,一瞬间眼睛没从四周的红sE军服的的环境中缓过神来,很可能一下看不到红sE的营旗。

    这麽一耽搁,步卒迟疑了一下,就是一两秒钟,要是每个步卒都这麽迟疑了一下,慢了一两秒,对军队整T的反应速度影响就大了。

    这只是一种情况。站在後方传令兵的角度来看,军旗的颜sE若是跟军服颜sE一样,远看就是一团糟,不容易看清军旗的位置。

    所以,军旗似乎不该跟士兵军服的颜sE一样。

    可似乎,军旗颜sE跟士兵军服颜sE一样,也有好处。

    视觉有留存效应,长时间看红颜sE东西,再抬头看一个红sE的旗帜,大脑兴奋度不够,很可能一时半会儿就把军旗给忽略掉了,急切间找不到军旗。

    留存效应能模糊视觉,可同样会产生惯X。

    b如一群穿红衣的步卒在阵上厮杀,身边都是同样穿红衣的袍泽,眼睛已经看了红颜sE许久,突然下令撤军,脑袋转了一半,突然看见一面红旗,因为看红颜sE太久,大脑还未开始思考,下意识的就朝红sE军旗靠过去,然後,走错方向了。

    红sE军旗,是弓弩营的军旗,因为弓弩营军服是绿sE,所以用红旗作为区分。

    步卒的军旗是绿sE的,应该跟着绿旗走才对。

    可见,军旗跟军服一个颜sE,有好处也有坏处。

    军旗不跟军服一个颜sE,同样有好处有坏处。

    旗服同sE的好处有,厮杀之中,突然有军令,不管是撤退,还是让跟着军旗冲锋,大脑未思考之前,看到和袍泽衣服颜sE相同的旗子,下意识的就跟上去了。

    战阵厮杀,刀来枪往的,大脑空白,哪里能去想复杂的事。所以旗服同sE,有利於战阵之中,快速号令士卒。

    而缺点就是,可能会眼盲,一秒半秒间,找不到军旗;还有就是,在後方和远处看,旗服如果同sE,後方指挥官远看看不清楚阵中旗号在哪。

    同理旗服不同sE的优缺点有——

    优点是,旗帜远观会很明显,站在远处看,也一目了然。同时士卒猛然抬头看军旗,不会眼盲,一下就能看到。

    而缺点是,眼睛看了很长时间的红sE,再抬头一看其他颜sE,有那麽一时半会儿,得反应一下,不如同sE军旗那样,大脑还未思考,身T就能跟上去。

    优缺点,李孟羲明了了。

    那麽是否可以把旗服同sE,旗服不同sE,两种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而除去各自的缺点呢?

    李孟羲眉头紧皱绞尽脑汁想了好久,眉头舒展开了。

    方法有了。

    可以让军旗,既有和军服同样颜sE的部分,又有颜sE和军服差异很大的部分,让後方观阵的传令兵一眼就能看的到。

    解决的方法是,用步卒营举例,步卒穿红sE军服,那麽百人队的大旗,旗杆用红sE油漆漆一遍,并且军旗旗面在一圈的部分,用一圈宽的红sE布料来缝,中间旗面的百分之八十的面积,用和红sE差异很大的其他颜sE作为旗面的主要颜sE。

    於是,在後方观阵的人能一眼看出颜sE区分明显的旗面。

    而在军中厮杀的士兵,突然接到军令要跟军旗冲锋,忙抬头看军旗在哪,按视觉从上到下的顺序,先是看到红sE的旗杆,这时可能眼盲,一时未能看到,也可能是看到红sE旗杆,下意识就跟上去了。

    然後稍後,眼睛看到的旗面,旗面边缘很宽的区域也是红sE的,这就给大脑一个熟悉的信号,厮杀的头脑混乱的士卒,自然就跟着有红边的军旗走了。

    又因为,军旗不是纯粹的红sE的,内里的大块面积是其他颜sE,於是,眼睛盯着红sE看了许久的步卒,突然抬头去看军旗,不至於眼盲把军旗略过去了。

    完美。

    一面旗,有不同的颜sE,既可以避免眼盲看不到军旗,也可以利用人的下意识行为,令士卒下意识的就跟着红旗杆红旗边的军旗走。

    刘备问,军旗用於标识,当以醒目为要,军旗和军服颜sE一样,是否不妥。

    李孟羲把这个问题想了又想,想到了答案,军旗的颜sE可以跟军服的颜sE既相同,又足够醒目——只用让军旗有两种颜sE就把问题解决了。

    要说,军旗四边的宽布够不够显眼,能不能起到作用?完全够了。

    一个百人队放战场上,就那麽一块地方,占地大也不过方圆十米,宽三四厘米的布带就已经足够显眼了。

    由旗帜延伸出来的这麽多问题,都已讨论出了结果。

    李孟羲r0u着鬓角,感觉鬓角隐隐发痛,他现在终於T会到了,想东西想的脑壳疼是种怎样的T会了。

    李孟羲突然想起,一面旗,有两种颜sE,并且旗子边缘一种颜sE,旗面正中是另一种区分很明显的颜sE,这种旗李孟羲想起其实不久前见到过。

    那是文安县城破城不久後,在辎重队,李孟羲看到了一面破破烂烂的汉军旗,不同於一般十人队长度跟枪差不多的枪旗,那面军旗旗面很大,少说得是百人队,甚至千人队的队旗。

    当时李孟羲觉得那面军旗旗帜边缘一圈黑sE,和内里大片红颜sE,有些不搭,很不协调,李孟羲觉得不好看。

    当时不知道为什麽军旗是那样,也没往下想。

    军旗有关的问题,原来汉代的兵法家,甚至更早的兵法家们,原来也早就想过了。

    可惜,兵法家们只有兵法军略传世,後世考古中,从汉军塞中经常能挖掘出汉军旗,然而,军旗的样式为何设计成那般样式,其详则未见着於史书之中。

    纵遍观两千年之史料,找不到任何有一处有详细记载军旗样式为何如此设计,设计又出自怎样的考虑。

    中华自古轻理论,重实用,设计军旗的思路,没有记载下来,顶多只有军旗的式样曾记载在武经总要之类的兵书之中。

    还有,春秋时期,兵家先贤就已经把方阵圆阵锥阵鱼鳞阵雁行阵等诸多阵型的形式确定下来了。

    这些阵法范式很科学实用,是无价之瑰宝。

    可依然只有最後的结果留下来了,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