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四百七十四章 瓮城攻守术(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四章 瓮城攻守术(二) (第2/2页)

反而破了我军合围优势。

    看来,塞门刀车最适用之处,在於城门洞中,而非推出来堵着城门洞口,尤其不适用於我军集结瓮城之中,想绞杀敌军之时。

    既然,塞门刀车不妥,李孟羲思索一会儿,又有主意,他看着关羽道,“那,据马如何?据马可阻敌,又不至敌我相隔。隔据马,我军枪矛攒刺,不也能绞杀无数?”

    李孟羲这个点子说完,关羽略作思索,微微点头,“此法,妥也不妥。”

    “何为,妥也不妥?”模棱两可的答案,李孟羲迷茫了。

    关羽道,“若门洞之敌,乃轻甲无甲之士,我隔据马持枪攒刺,确可杀伤无数。

    然,若敌为重甲JiNg锐,此时,非重刀大斧贴近Si斗,徒长枪攒刺,杀伤了了。此时,据马反碍贴身Si斗。

    故,某说,凭据马绞杀,妥也不妥。”李孟羲点了点头,明白了,还是得因兵制宜。

    据马堵门,确实能阻拦敌人的同时,还不耽搁我军绞杀,但分情况,大多数情况,敌军披甲单位不多,哪怕是披甲单位,腿胳膊啥的,都露在外面,此时,我军一大群人隔着据马攒刺,还能绞杀一大群人。

    但,若是如步人甲士一般的重甲步卒涌上来,我军已无从容敌军之可能。

    纵无法杀伤重甲士,据马应该依然有用,李孟羲认为。

    据马拦路,敌军若想越过据马,得十数秒时间,这十数秒时间,足够我军风一般的撤出瓮城,然後啪一声关上城门。

    拿昨日攻城战事来说,h巾若以据马堵住瓮城,h巾纵然可能稍作抵抗就顷刻溃散,但,义军却没办法快速追杀过去,没办法趁势杀出瓮城,就因为据马拦路,过据马,b跳栏难得多。

    李孟羲觉得,据马可行,有据马堵门,围堵瓮城就稳妥的多,不至於一个溃散,就致瓮城轻失。

    後边,众人於瓮城之上,又谈到其他。

    因第一道城门之後,有瓮城,故而,破门队需要带攻城梯,昨日攻城,此处便疏忽了,张飞所率攻城队,一架梯子未带。

    李孟羲明白疏忽在哪,疏忽在战前未能彻底查明敌城详实。

    虽然攻城之前也用了半成品井阑支着根长竹竿,趋近城池查看,可於城前三十步查看,三十步远,离得远,看护城壕G0u只是一条线,未料到壕G0u会那麽深,以致对城墙的攻势大为受挫。

    同样是因为竹竿不够高,城门後的瓮城b城墙矮了一截,离三十步远,同样未能看到瓮城,因此,也就准备不充分,再屈攻势。

    看来,攻城需要足够详细的情报支持。

    就b如此次,井阑不够高,不能看清壕G0u和瓮城全貌,若当时遣重甲士冒险到城下,至壕G0u前,拿竹竿测出壕G0u深度,一看壕G0u太深,便能事先有所考量,有所准备,不至战时受挫。

    为探查详明,去测壕G0u深度的重甲士可能会Si个几人,但Si的这少许人,避免了攻城时更多的人Si。

    由此,井阑乃攻城不可或缺之物。

    半成品井阑,竖根竹竿,的确也能登高望远。

    但其一,竹竿并不足够高,高度并不完全满足侦查需要,第二,如今军中的竹竿是游骑商队买回来编竹篓的,日後行军,军中能不能有如此长的一根竹竿,还是两说。

    故而,若条件允许,还是应当做出足够高的井阑。井阑虽然是辅助型攻城器械,但其重要X,甚至b一般攻击型器械更重要。

    於攻城,李孟羲学到了一些经验,管他城门後有没有瓮城,破门队最好都要扛一些攻城梯。

    若门後没有瓮城,攻城梯丢了便是。

    若有瓮城,梯子直接派上用场。

    再者,攻城梯上架盾以为gUi甲攻城梯,也能提供遮掩防御。

    抬梯入城,万一敌军gUi缩城主府等处,有梯子立时可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