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有擒将术 (第2/2页)
把横扫过来的绳索给一个不落的砍断,这是武力值b较高的武将。 绳索拦腰撞来,或者是像绊马索一样,贴着地掠过想把敌将一下给绊倒。 这时,敌将跳还是不跳呢。 原地跳了一下,躲过了卑鄙的朝小腿横撞的绳子,此时人在空中,要是又一根绳子当中撞来,无处借力,岂不一下就倒? 若是士兵们还事先训练过擒将战术,几十个士兵,拉着长长的绳索,左拦右围,绳索交替着朝敌将缠去,无人能逃脱此绳阵。 最後,纵敌将有盖世之勇,最终会是被几十根长长的的绳索,被士兵拉扯着绳索给捆的严严实实的。 武力值强大的将领,能砍断一堆绳索,可如果绳索多,足以活活累Si对方。 再不济,在敌将断掉百十根绳索的时间,甚至一群农夫拉着长绳,都能拖延一个凶悍的将领好长时间,这跟鸳鸯阵的狼铣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狼铣能把武技凶悍的倭寇给隔开,使其不能近身。 长长的绳索,也能远远的牵制住兵甲JiNg良武艺绝l的凶悍敌将。 如果想抓活的,又不想为了抓活的,让我军士兵束手束脚,以至多了很多Si伤,就可以用绳阵之法。 再不行,用绳阵之时,可以把捕兽夹也用上。 把捕兽夹掰好,朝敌将四周扔的满满的都是,然後,倒是往外逃啊?踩一步,咔嚓一声,就夹到脚丫子。 就算敌将一脚一个把夹子踢飞,不踩到夹子,可速度势必快不了。 而要说绕开从捕兽夹中间的缝隙走,当注意力放到脚下了,敌将防备冷箭的能力能剩下多少。 如果“绊人索”加上捕兽夹还不够,那就用绳套。把绳子绑一个圈,把绳套挥起来,然後看准之後,嗖的一下,往敌将头上飞去,一下不行就两下,再说绳套套不着人,套到敌人的兵器上,把敌人的兵器套着给拉扯掉也是一样的有用。 除此以外,绳套和绊马索一起配合,绊马索拦马腿,其余人把绳圈往马上骑士身上扔,说不定套着就把人扯下来了。 套索这玩意儿同样极其简单好用。 关羽只提了一个绊马索,鬼知道李孟羲扩展出了如此多的用法,李孟羲越说越兴奋。 李孟羲问,若日後要下令活捉敌将,切不可让我军士兵倒拿枪反拿刀用命去贴身跟敌将r0U搏以图生擒。 我军士卒,任何一人都不b敌将命贱,断不可用我将士去换什麽生擒敌将,哪怕其是敌军统帅也不行。 我军人命至重。 李孟羲此言,关羽刘备皆十分认可。两人都心里暗记,日後征战,切不可下什麽生擒敌将的军令,此令无疑是谋害我军士卒。 真要生擒敌将,也应是在保全我方士兵生命的情况下,用特定的战术——b如强弩朝敌将腿S,不致Si又能废掉敌将的战斗能力;b如扔套圈往敌将头上扔,栓住敌将脖子就是一个猛拽,把敌将拖个跟头,在地上拖个半Si,以无伤亡的前提生擒。 能举一而反三者,无过李孟羲。 李孟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擒将战术,此战术有对全军士卒进行鍼对X训练的必要。 擒将战术,关键在於绳子。 李孟羲脑补了一下近来所见过的麻绳皮绳等各种绳子,李孟羲认为,太细的绳子自然不行,太细的绳子不仅不结实,绳子如果太轻没点重量,套圈往敌军头上扔,不容易扔准,太飘。 因此,李孟羲认为,绳子以拇指粗细为佳。 随之而来一个问题,不说绊马索了,只是一个用来套敌将的绳圈,就至少得是四五米长的一根绳子吧,可要让士兵随身带这麽长的一根绳子,稍有不便。 带长绳子有所不便,而短的绳子,则稍有必要。 拿步人甲来说,步人甲就需要绳子来束甲,以後披甲率高了,士兵们可用短绳当做腰带,系在腰间以固定铠甲。 到时,绳子每人都有一条,在需要的时候,需要活捉敌将的时候,随意两三个士兵把束铠甲的腰带一解,一绑,足够长的套圈片刻就有,然後,一堆套圈眨眼就系成,然後,往敌将狗头上丢去。 除了抓将,战场上处理降兵的时候,也需要绳子把降兵双手从背後缠起来。 如果士兵们像带兵器一样,随身带着一两段绳索,那麽,每一个士兵,随时都可以把三两个敌军士兵给绑的毫无反抗能力。 很便利。 关羽说,渔网不长於捕将,李孟羲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李孟羲很清楚的知道,渔网抓人真的能用。 前世,武警们有一种很好用的抓捕工具,是跟榴弹枪一样,把做成Pa0弹的网朝敌军S去,二十米内,网Pa0弹打出去之後就变成了一张网,直接可让犯罪分子失去行动能力。 “关将军说渔网太轻,不堪用。那用石头坠住渔网四角,如此,岂不能抛网很远?”李孟羲说道。 关羽稍作沉思,觉得李孟羲此法可行。 “我也有一法,”李孟羲说了半天了,一旁的刘备按耐不住,cHa话道,“渔网或可如檑石一般,用於守城之用。”刘备看来是想了很久想出了这个方法,刘备说完,瞅瞅李孟羲,又看看关羽,等他两人对此战术做出评论。 渔网当石头用,并不如石头一般好用。 但至少,开发出了渔网的一个用途,在石头不够用的时候,渔网可以作为补充之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