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兵所见 (第2/2页)
要的是,所有木匠营的碗,鲁犁把命令执行了百分之百,鲁犁去转了一圈,把碗都收集过来,地上堆了一堆。 “碗在这儿,过来挑,缺几个拿几个,不准多拿。还有,拿碗的时候看看裂没裂,裂缝了就拿好的。” 伍长挑好了碗,有人在一边发筷子。 筷子是b窑更多的玩意儿,木匠们可能不会人人给自己做一只碗,但人人都给自己削了一双圆润光滑的好筷子。 筷子这玩意简单的很,木匠营一个木匠趁晚上的时间,能削二三十对筷子。 筷子虽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但是看这削的又细又圆溜的筷子,这不b用树枝吃饭舒服?伍长看筷子不错,要两双之後,又要了一双,准备自己使。 物资领完了,剩下的碗不多,都又还给木匠营了。 木匠们能自己把碗解决,至於近几天没碗,那就轮着吃饭,将就两天。 —— 去给新兵领东西的伍长,带着东西回到了先锋营,“来,接东西!” 说着,伍长把稿席丢给新兵,新兵忙伸手抱着。 伍长把碗也往稿席上丢,还有筷子,还有一双给新兵领来的草鞋。 一下多了一堆东西,东西虽都不值钱,但礼轻情意重。 伍长还在催赶紧把脚上鞋给换下来,穿双破鞋行军可是不行的。 新兵叫……嗯,姑且就叫他新兵甲吧,新兵甲把稿席竖在地上,然後就把脚上的破麻鞋换脱下,换上草鞋。 草鞋虽不甚合脚,新兵心头一热,人家伍长给了一双鞋,是不是按情理得多少给人家点钱。 就这样想着,然後新兵将手伸进x口m0了一会儿,m0出了一个五铢钱。 “伍长,这鞋多少钱,你看……” “别别别……别拿钱!”伍长慌忙四处看了下,一看,我的天,军法官还真板着脸来了! “钱拿起来!这鞋不是我的,是我领来的,怎能要你钱,钱收起来!”伍长吓的声音都快直了。 人高马大的军法官,也就是关羽麾下的几个专门砍人脑袋的刀斧手,刀斧手板着脸过来了,他扫了一眼新兵甲手中的草鞋和其手捏着的一枚钱,“怎麽回事?”刀斧手冷声问伍长。 “俺俺……没问他要钱,他非要给俺!”伍长急得有口莫辩。 刀斧手可是关羽亲自JiNg选的执法军士,都是由百夫长充任的,个个都是狠人,个个手中都有不止一条人命,一个个身上杀气腾腾的。 刀斧手把眼一瞪,明显不怎麽信伍长的话。 同伍的人看事情不对劲,忙帮伍长说项。 刀斧手不为所动,他问新兵甲,“伍长问你要钱了吗?” “没得没得!”新兵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这个场面,让新兵一脸紧张,“……是,是……俺自己想给的。” “嗯?”刀斧手闻言瞬间瞪向伍长。 伍长此时在心里骂这个榆木脑袋的新兵,什麽叫你想给的,你想给的,不还是给俺钱了。 越解释越说不清了。 最後,伍长拼命解释,新兵甲也说七说八的说了一通,然後终於解释清了。 这不是一起明目张胆违反军令之事。 “军中一应物资,全都不要钱。日後若有人明里暗里问你要钱要东西,且跟我等军法官说,好让俺们也立个军功。” 人高马大的刀斧手说完,拍了拍新兵甲的肩膀就走了。 1 刀斧手大爷走远,伍长无奈的指了指新兵甲,“你呀,差点被你害了!” 就在今晨,明说不让各什长伍长拿h巾降兵的甲,y送的也不能拿,可就有人明目张胆的收了人家送的甲。 执法军士认出来了,毕竟乡勇都是老人,军中有什麽甲都知道,一看就能看出来谁身上穿了不该穿的甲。 执法军士把人拉出来,那个什长还狡辩说是人y送的,他就收了。 当时,二将军cH0U了那人一百鞭子,可是皮鞭卯足了劲cH0U的,cH0U完那人快昏过去了。 然後那个什长,就滚去民夫营了。 伍长把这事讲给自己伍的新兵甲听,新兵甲听完,不由咂舌。 新兵无甚见识,也没读过啥书,他直感觉官军就是跟h巾军不一样,不仅不抢东西,还给东西,给东西算了吧,收东西也不敢收。 新兵於是就把自己的钱收起来了,伍长人不错,可不敢害了他。 让新兵甲郁闷的只有一件事,本来还有三枚钱的,不知道啥时候掉了,就剩一个了,不知掉哪里去了。 1 刀斧手临走的时候,告诉新兵,若是有谁敢问他要钱要东西,告诉他们刀斧手,也让他刀斧手立个军功。 众人没把这话放在心里,而刀斧手其实是认真的。 每抓住一个违犯军规之人,抓到人的刀斧手,都小立一功,以为“业绩”,然後累积到了之後,就可核算军功。 刀斧手们有这一条奇特的规定,是李孟羲军中要选刀斧手时,李孟羲跟关羽建议的。 其灵感来源於,有个暴君想筑造一座千年不垮的统万城,於是下令,城砖造好,让验工的人拿锥子往砖上钉,钉子钉不进砖里,砍验收的人的头,钉子要是钉进了城砖里,就砍砖匠的头。 於是,为了不被砍头,砖匠拼命把砖往结实了造;为了不被砍头,验工的人就不用力把锥子往砖上砸,质量次一点的砖,将无所遁形。 造统万城的暴君太残忍。 但这个故事,把一种极端的监察关系表现的明明白白。 因为极端,所以可以看的清晰明了。 关和羽刘备早前讨论在军中设立军法官的时候,李孟羲就想到历史上的统万城,於是就想到,立下一条军规,让执法军士根据抓捕的违纪违纪之徒来累积军功。 1 若无此激励之法,中华人善明哲保身,也擅长和稀泥,就算有执法权,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执法军士可能宁可当没看见,也不去得罪人。 而有了激励之法的同时,李孟羲还提出了末位淘汰制,就是每一旬,谁查出的的违法之事最少,革出执法军士之列。 这麽做,当然会使得有的执法军士为了多挣业绩,会处处挑刺,处处与士兵们为难。 但这正是李孟羲所想要的。 义军现在任何军律军规,都没被百分之百遵守。 就拿不能喝生水这一件事来说,李孟羲交代好多次了,还是有人见了水源直接就用手捧着喝了。 这要是让执法军士看见,人家就是要抓你添业绩,还能咋地? 李孟羲始终认为,纪律对一支军队的重要X无与lb。 军队中的和上下欺压这种很容易发生的事,李孟羲对其容忍程度为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