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八章 尊长之风 (第2/2页)
是名士风骨吗? 可看这老人模样,破衣烂衫,身形佝偻,言语粗俗,哪里会像个名士。 普罗大众,也有有趣人物,李孟羲觉得极有意思。 屠夫们老老实实的排着队,老老实实的到老人跟前领r0U,老人嘴里依然骂骂咧咧的,老人每切一块零碎,不管是牛肝牛肺什麽的,每切一块,都拿在手里认真掂量了一下,觉得重了,就再割一刀,觉得轻了,就添一点,像是怕分不好一样。 老人分r0U的时候做的很公平,没一个人有意见。 谁让众人之中,就这个老汉年纪最大呢。 老人分完了r0U,像是成就感十足,站在r0U筐旁,负手而立,不知想起了什麽。 “老叔,”李孟羲叫到,“还有你自己个的r0U,别忘了拿。”李孟羲笑着提醒。 老人愣了下,转头看了李孟羲一眼,“嘿!”老汉乐呵呵的朝李孟羲笑了。 随後,老人很热络的主动过来找李孟羲聊了起来。 谈话间李孟羲了解到,老人是冀州人,就是河间人士,h巾未乱前,老人家境还算殷实,在县里有一个r0U铺,r0U铺里雇佣了七八个帮工,生意虽不如前两年好,但还算过得去。 可等h巾乱兵一起,劫掠过境,一切都毁了。 说起h巾攻破县城时Si在兵乱中的一家人,老人咬牙切齿。 情绪发泄完,老人叹气,又说到以前。 老人姓屠,屠户的屠,单名一个信字。 老人说起家事,说祖上五代都是屠户,因为先人为人厚道,从不缺斤少两,有了好口碑,买卖越做越大,家道因此兴盛,诚信二字,便成了家风传承了下来。 做生意,靠的什麽?不就是诚信二字。 为了不让祖上四代积攒下来的口碑坏在自己手里,屠信C持屠户一行二三十年,每卖一斤r0U,都是称了又称,生怕缺了谁的,以致砸了声誉。 老人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狠狠地指责了方才偷偷多拿r0U的年轻後生,手脚不乾净,g屠户这行当,怎麽能g的长远。 老人家还是X情中人,李孟羲笑了笑,问,“老伯,你说要是宰头战马?得用多少功夫?半天够麽?” “呀!”老人瞪大眼睛,一拍脑袋,寻思了片刻,一脸郑重,“老汉还没宰过马!” “无妨!”李孟羲笑了,“我是这样想的。以後咱跟人打仗,一仗下来,不知得有多少战马战Si,要是没有足够的屠宰匠,急切间哪里能料理完马屍?所以我想,把屠户们单编一营,以备不时之需。此营就由老人家你来管着,老人家以为如何?” 老人又愣了下,“敢情好!敢情好!”老人乐呵呵的笑了。 如同木工技艺JiNg湛的匠营副官鲁犁,和一开始被李孟羲误认为是巫医的田卜一样,李孟羲在军中发掘出了第三个人才。 对技术有关的部分,李孟羲选管理人员的标准是,谁技术力最强,就选谁来管。 熟悉技术细节,怎麽也算是个内行,内行管内行,差不到哪去。 至於说技术力强的人,管理G0u通能力不一定强,那无妨,规章制度就完成了九成的管理工作,只要按制度办事,最差也是及格。 就b如木匠营里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工作分配,有谁有了好的想法反馈出来可以换粮,以及每晚紮营之後,每个木匠小队场地的划分等等,都已有了相应的规章条例。 就那麽十几条条例,每一条都是李孟羲深思熟虑後才的成果。 鲁犁人呆呆的,若说管理能力,鲁犁的管理能力是b较弱的,可只要好好执行十几条条例,就足以把木匠营管理的差不多了。 同样,李孟羲决定让屠宰技术最过y的老人屠信来管理屠宰队,哪怕老人因为能力或是X格等原因,一开始管理不好屠宰队,但随後,等规章制度一条条建立起来之後,屠宰队会越来越有序。 木讷无b的鲁犁能管好木匠营近百人,屠信老人就也能管好。 那边,被分好的r0U,骨头,内脏啥的,刘备的亲兵把东西都抬走了,应该是刘备对Si掉的两头牲口有自己的打算。 一副牛肠和一副骡子的肠子,没人要。 李孟羲让人帮忙把肠子装起来装在篓里,然後,李孟羲让人帮着抱着筐子准备找人把肠子洗乾净,两幅肠,再怎麽说也有十好几斤r0U呢。 肠子李孟羲也嫌脏,他不想自己亲自洗,於是就去找任劳任怨的车夫老铁。 今日不用行军,一日无事,他们辎重队的乡勇看守车马的同时,百无聊赖的聚在一起不咸不淡的天南地北的聊着。 “铁叔!”李孟羲叫着人群中的老铁。 老铁停止跟人闲谈,走了过来,“军师找俺何事?” “铁叔,想让你帮个忙,咱们去找有水的地方,把这两副肠淘洗乾净,给煮煮吃了。” 老铁接过筐子,往筐里看了一眼,沾着泥巴的肠子搅和成了一堆,有点恶心,这玩意儿能吃的吗? 老铁心有疑问,却没问出来。 按老铁对李孟羲的了解,每次只要来找,肯定是有正经事情做,断无没有闲得无聊折腾人的情况。 昨日紮营,水源地离紮营地七里远,老铁还记得路怎麽走。 为了保险起见,李孟羲招来了游骑,让游骑跟着,以备不测。 李孟羲要跟着去,弟弟也要跟着。 李孟羲就让骑兵捎带一下小砖,他本人则没有骑马,而是和老铁一样,踩着泥地去往水源地赶。 1 不上马的原因是,李孟羲觉得让老铁拎着一筐腥臭的肠子在後边跟着走,而自己三人却在马上悠哉,有些不尊重人。 所以,弟弟被载在马上无所谓,出於尊重,李孟羲就走着好了。 反而是老铁见李孟羲在趟着泥走的艰难,说了几次,让李孟羲上马去,大家还能去的快点。 李孟羲不想上马。 “军师,你要不把鞋脱了,鞋给我我给你拿着,这麽劲走着快。”老铁见李孟羲鞋子不停的被泥粘掉,把手里的筐子换了只手,提议李孟羲把鞋子拿掉,赤脚走的更快。 说起来,李孟羲跟汉末土生土长的古代人民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古人下雨或是g活的时候,会b较习惯赤脚走路,李孟羲则不太习惯光脚。 老铁说的有道理,光脚走路,的确b穿鞋走路更方便,并且昨夜,李孟羲已经想通了赤脚走路的优势在哪,一是T毛不发达的动物即人类,人的皮肤b较光滑,不容易被泥粘上;二是,纵然粘上泥,脚掌活动的时候,形变量大,很容易把泥甩掉,而要是鞋子,走动时鞋形变量小了很多,不容易把泥甩掉,就是这样。 李孟羲脱了鞋子,赤脚走在地上,老铁要帮忙拿,李孟羲拒绝了老铁的好意,自己有手有脚,不用别人帮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