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游骑商队快马轻车 (第2/2页)
此时,李孟羲已经意识到了,商队不仅要进行商业行为,还有外交工作要做。 再这麽一扩展一联想,就想到了需要有专门的外交人才负责采买队之事。 同时,也想到了,司马懿适合外交,而张飞不能去买东西,张飞脾气暴躁,容易出事。 同样,还想到了与之相关的军规应如何。 还想到,若趋至城下求购军粮,等三刻为宜,三刻无有响应,我军可去也。 最後,聪明的李孟羲便又想到,采购车队的问题。 至此,采购车队架构趋於完美。 最终版本的采购队,应是—— 三个游骑,带着一个空马车,游骑带旗帜,不露刀枪,其中应该有一骑是外交人才,宠辱不惊,而且JiNg通商务。 若半路遇到乡人,立刻停在道中,由队长下马走过去,跟人交谈,然後,先给钱,再往带路。 若是没有遇到乡人,直接撞见村落。 此时,就由一个游骑,带着马车,去到村落交涉,而余下游骑,在远处等候。 而若是,遇到城池。 “外交官”直接到城下,朝城头说明来意。 万一城头之人是个混人,被骂了,被骂了就算了,直接走,别回骂,多生事端。 而要是城头守兵说等通禀上官,那就等,如果等的超过三刻,那说明城中主官左右为难,强人所难不美,我等自去。 而若是,此城卖给我军粮食,便用马车,每辆马车,只拉半车粮。 若回程无事,马车拉着粮,只需几刻,就能追上我大军步队。 而若有事,若有一车车轮损坏,则把这辆车上的粮食分於其他的车,坏车弃於原地,而後继续上路。 完美! 一切皆好,唯独没有实行的条件,军中缺马,连板车也缺,迫不得已,只能腾出两辆板车,让两名骑兵暂时转为车夫,跟着游骑商队离队搜寻村落去。 完整形态的游骑商队,依然是每队四人,不同的是,其中三人依然是骑兵,第四人变成了车夫,战马拉着一辆空板车,板车上放着一个篓子,篓子里装了半篓钱,然後,骑兵与马车混编的游商队伍,继续旅行着自己的职责。 在游骑采买车队组建後的第二天,九月初四,在下午,两支小商队继续去寻找村落,约莫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有一支商队回来了。 骑兵们回来时,个个喜气洋洋的。 去时空荡荡的马车上,回来的时候,多了两大捆麦秸,车上还有锯子一把,车上丢着两个不大不小的瓦罐,三坛酒,一根柴刀,最重要的是,买到了一只小猪仔儿。 虽说,买东西不是给自己买的,但是花钱买东西总是会让人开心的,游骑们之所以满脸开心,就是如此。 一只小猪仔儿,黑底白条,胖嘟嘟的,被四脚攒蹄的绑着,直哼哼。 游骑还怕李孟羲怪罪猪买的小,便问,“军师,这猪成吧?” 游骑队长小心翼翼的问。 “成!”李孟羲开心的点了点头,“好极了!”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游骑队长就放心了。 早知道,把那村小猪全买了得了。 是李孟羲没交代清,李孟羲跟刘备说的是,猪狗羊,不管大小,都买,买来一是杀了给伤兵营分r0U,二是要做肠缝合术。 然後,刘备向游骑商队传达的时候,话说的简单了,说买猪狗羊,大小无论这句话给省了。 道听途说的原理就是这样,信息传递过程中,会逐步丢失信息,造成信息失真。 李孟羲还未意识到到这一点。 口头命令传达时容易出差错,在军中,军令传错可麻烦大了,所以,应该能明文军令就明文军令。 可要让军中百分之八十的军令,全都用明文来传达,则需要军中士卒识字率达到一定程度。 此时,李孟羲还未意识到,军令传达这一点相关,这要等後边,他遇到事之後,再去改进和思考了。 不过有一点,李孟羲虽然还未意识到口头军令的问题,但他已在军中开展了扫盲制度,真到要在军中全面实行明文军令时到那时,一切应当水到渠成了。 小猪仔儿,活蹦乱跳。 弟弟喜欢的不行,非要抱车上来玩。 李孟羲嫌弃小猪脏,不让弟弟进车,让他出去坐车头去。 看着在弟弟怀里哼哼唧唧想逃跑的小猪仔儿,李孟羲眉头紧皱,他m0着下巴,寻思了片刻,猪这麽小,如果开膛破肚,就算手术成功了,但是猪太小,失血过多直接就Si了。 那养着? 养大了再杀? “要不,把它阉了?”李孟羲m0着下巴想着。 想起了,汉代没有阉猪术的。 所以猪r0U又腥又Sa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