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三章 花椒叶就是两面针 (第1/2页)
九月,二十日。 自斥候联络法协调之後第三日。 大军前行之时,终於在大道一旁,看到了一处土堆。 “走,去看看。”李孟羲开心说道。 游骑商队还有李孟羲,来到路口,看到土堆像是被人踢了一脚的模样,土堆半塌,在离土堆几步远,路口另一边,可看到地上留着一个明显的洞,是旗帜cHa地上时留下的, 此时,旗帜不见了,由此可以看出,布条,树枝,土堆,此三重保险法,还是有用的。 旗帜被路过的乡人顺走了,土堆被小朋友踢了一脚,但土堆还是成功留在了路口。 在土堆旁,泥土地上,用刀痕刻画的地图好好的留在那里。 地图是一根长线,长跟尺子差不多长,三二十公分。 从下往上看,依次是,左边一条长线,李孟羲抬头,顺着路往远看,他看到了,路往前走不远,就有一个往左的路口。 奥,第一个路口就往左拐。 再低头看图,地图上,往上,继续是分别是左边六个短线,右边四个短线,这意味着,左拐之後继续走,数着,过右边四个路口,左边六个路口,不用拐弯。 然後,又是右一长线,这是又往右拐了。 然後又是许多短线…… 李孟羲数了下,这一段直线,画的长短线段,四十多条。 也就是,这麽一小截线,标识出了四十多个路口的漫长距离。 问,游骑看明白没。 游骑商队队长说看明白了。 再让商队队长复述一下,商队队长看着图,说的路况都对,往哪里拐,第几个路口拐,一点不差。 “拿笔,画下来。”李孟羲建议,“反正这麽些个路口,我是记不住。” 游骑商队队长为难,没有笔墨。 没有笔墨,不用笔墨也行。 发给游骑商队几匹布,再几块木炭,画几个印子,轻松把他地图复刻下来。 三日前的夜晚方才和斥候将领马弓手张飞商量好联络法,张飞再把联络法传授给所有斥候,再到斥候们碰到村落之後,认真选择一番之後,把十里之内的村落信息,留下标记。 直到三日後,游骑商队才得到这迟滞的情报助力。 自这一天开始,游骑商队的采买效率,开始了爆发。 自第一个斥候遗留的标记开始,有几十骑斥候的情报支援,有多的来不及选择的村落指向,游骑商队不用再去花费时间自己去找了,游骑商队成了运输队,所做的只是按一幅幅地图所指,直接去目标村落,把钱把物资买回来就是。 这一天,游骑往来极频繁,一会儿回来一趟,一会儿回来一趟。 大军这日行了四十多里,两个游骑商队,分左右各自采买,左队采买十六次,右队采买二十次。 就这一日,买回好坏不一的板车,十二辆。 y木,斧头锯子,锄头铁锹等,更是几十近百不等。 J鸭有二十多,羊一只,半大的猪一只。 麦秸更是一买,就是一车。 麦秸不占重量,往往是,先把紧要的东西买了之後,最後,再买麦秸。 往往,因为游骑商队出手阔绰,乡人多得厚利,到最後游骑商队要买麦秸,乡人不要钱,麦秸免费送。 今日最意外的收获,当属花椒树。 李孟羲心心念念的花椒树,终於买到了。 花椒树带着土被买回来了。 李孟羲看着叶子带针,叶下长着小花椒籽的熟悉的小树,他开心极了,立刻就去找来一个坏木桶,扛着一把铁锹,跟着出去采集的民夫们,找土准备种花椒。 铁锹很长,李孟羲笨拙的用撬挖土的时候,民夫看不下去了,一个老大爷,拿过铁锹,匡匡就给挖了一桶土。 当弄清李孟羲是要种花椒时,大爷说,“这不成,种东西得散土,y巴蛋子不行。” 老人所说的松土,是指松散的土,y巴蛋子,是y土块。 这一点儿,李孟羲有所了解。 大概是,土壤松软,有利於植物根系呼x1。 老人还说,用桶种东西,倒是还成,种的时候,得先往桶里装半桶土,这时把花椒放进去,然後,再放半桶土。 李孟羲一想,老人家说的有道理啊。 这是为了让花椒根j被土包围的更好。 要是直接把花椒放木桶里,可想而知,花椒根底下,就接触不到土。 而要是花椒处於土的正中央,上下左右就都是土,哪一个利於根系生长,不言而喻。 花椒树种了之後,李孟羲带着弟弟去弄来水,狠浇了些水。 有花椒了,鱼汤终於能好吃了。 李孟羲摘了两把新鲜的花椒叶和花椒籽,拿着去找伙夫,让今晚煮鱼的时候,放上。 花椒叶子有点好玩,因为有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