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三百一十章 第一个口令,【立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章 第一个口令,【立正】 (第1/2页)

    连越过三队,李孟羲不管背後众多失望的眼神,他走到了第四队之前。

    第四队就是,既不是住在县城,又不是小吏,还不是小商贩之类的“其他”人群。

    能自己承认自己啥也不是的人,至少是算的是老实的。

    於是,李孟羲就在这啥也不是的第四队,开始挑人。

    nV人不要,年龄太大的不要,太瘦弱的也不要,太矮的也不要,嗯,脸白的也不要,越黑越好。

    就照着这样的标准,李孟羲记着秋,一个一个的,选足四十个青壮。

    余人解散。

    四十个青壮茫然的站在原地,解散的众多民夫,都围了过来。

    李孟羲身高是劣势,站远一点儿还好,站的近的话,他得抬着头,才能看到大人们的脸。

    时间久了,李孟羲觉得这麽长年累月的下来,脖子要得颈椎病了。

    数了一遍四十个人数目对,“好了,诸位便是某选出的兵。日後便以诸位为始,习练阵略,等诸位熟悉阵略之後,我便向玄德公举荐诸位为十夫长,练训全军。”

    “诸位出去就是当军官的,可得用心。”

    李孟羲一把甜枣撒出去了,这选中的四十人,皆面露喜sE。

    就在新兵们欢喜不已之时,李孟羲在想该如何展开最开始的训练。

    直到事情临近,李孟羲才突然发现,虽然前世经历过好多次军训,自以为也懂训练,但贸然要去训练别人,并无多少头绪。

    场地也不行。

    民夫营挤的都是人,都没个下脚的地方。

    而且一会儿天黑了,得布置场地。

    李孟羲先把人带走,到处找地儿,在营寨边上,找到了一块还算平坦的地。

    然後又叫来鲁犁,鲁犁他们木匠营这段时间做的cHa火把的架子,可算又派上用场了。

    木匠们依照李孟羲的吩咐,在空地上,方棱四正的钉了一圈cHa着火把的木桩,把中间围起来一块正方形的空地。

    李孟羲瞅着火把柱,他也不知道,一会儿天黑,火把的光能照亮场地不。

    很早之前,当知道火把往营寨一圈一cHa有稳定军心和防止炸营的作用之後,李孟羲就特意下令,把松木都留着,专门用於火把柱用。

    鲁犁他们把劈好的细松木条,一根根cHa在火把架上。

    不一会儿,忙碌完了。

    天未黑,暂时不用点火。

    场地布置好了,李孟羲准备开始练兵。

    在李孟羲布置火把架时,那四十个叫过来的青壮坐了一地。

    李孟羲过来了,看见他来,b较有眼sE的青壮连忙站了起来,而其他人看见有人站起,稀稀拉拉的陆续起身。

    来到民夫们面前,目光扫过站的乱七八糟的众人。第一步,该下达怎样的口令来着,李孟羲眉头微皱。

    对了,训练之初,要做的不是下达口令,而是教授口令,教会士兵们口令的含义,并说明口令下达後,该做出如何反应。

    想明白该怎麽做之後,李孟羲於是清了清嗓子,往前站了两步,毫不怯场的看着前面的青壮,“现在,听我口令。

    第一个,【立正】口令。

    当听到我下达【立正】口令之时,昂头挺x,眼睛目视前方,双腿紧并,双手贴於两腿外侧,双脚跟对齐,起,脚掌分开四十五度……额。”

    说着说着,李孟羲突然停下不说了,他看到青壮们全都一脸茫然。

    好像,不太容易解释的清。

    李孟羲不由挠头。

    “这样,第一排蹲下。”李孟羲又下达了一个命令,青壮们依然茫然,对命令不明所以。

    当然会这样,蹲下还没学过,突然下达蹲下的命令,青壮们得反应一会儿这很正常。

    训练b想象中的难。

    “你们第一排坐下来,别挡住後边的人看了。”李孟羲只好先让第一排人坐下,也不要求其动作标准了。

    青壮这才明白过了李孟羲说的什麽,第一排人蔘差不齐的就坐了下来。

    没了第一排遮挡,後边的人能看的更清楚一点。

    李孟羲朝队列中间稍走了走,然後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他立正住,站的板正,开始了示范教学,“眼都看过来,看我怎麽做。”

    说着,李孟羲原地踏步走着,“像我正这麽走着,当听到口令,【立——正】!”

    口令落,李孟羲啪的一声脚掌落地,身T瞬间一停,定住不动了。

    “看懂没有?当立正口令下达,脚掌落地有声,身T紧绷,站立如枪,头抬起,目视前方,脖子直起,挺x收腹,肩往两边张。

    双腿要并拢,不能有缝隙,双脚脚跟靠紧,脚掌分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