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 雨水倒灌中军帐 (第1/3页)
就在大雨滂沱之时,刘备的一个亲兵冒雨入帐,报说营中生乱。 李孟羲刘备关羽闻言,心中一凛然,不约而同的起身。 “羲儿,我和二弟前去看看,你留在此。”说完,刘备令亲兵守护中军帐,和关羽一起,二人撩帘出帐。 军中有乱,刘备担心有危险,故而不让李孟羲前去。 把亲兵留在中军帐,也是为照看李孟羲哥俩。 出了帐篷,雨水劈头盖脸的就往头上砸。 路过帅旗所立之处,刘备看着被雷劈中烧的只剩一杆秃杆的旗帜,心中微有戚戚。 雨中,走了半截。 刘备突然停下。 “云长。”刘备叫住二弟,语气神秘道,“怪也!某只闻,文祖仓颉造字之时,有【天降粟,鬼夜哭】。 可今夜,羲儿言说大兴教育,使天下应学应知之孩童,人人可学。 他每说一句,必来惊雷。待起语毕,雷声竟一声也无。” 说到诡异处,刘备神sE凝重,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嘀咕道,“一语动了天地鬼神。” “咱家羲儿,了不得啊!” 关羽也是心中凛然。 之前,雨还未下,李孟羲说大兴教育,话刚落,滚雷落地,燎燃帅旗。 待回帐中,如大哥所言,李孟羲每一言语,惊雷炸耳。 无论怎麽去想,都太凑巧了。 大雨滂沱,夜sE中雨声噼里啪啦,听狂风呜咽,如同鬼哭。 古人迷信,刘备觉得煞有其事,关羽也同样觉得。 两人心照不宣,都觉得,自家军师,可能真是圣人出世。 这麽一去联想,刘备觉得有点荒谬,又觉得心中揣揣。 往诡异处去想,李孟羲他不过九岁,试问,古往今来,有几人能年仅九岁就堪破天下大势,更兼兵法谋略JiNg深,一身学问屡屡惊人? 再加上,今夜之事,太过诡异……刘备不敢往下想了。 若能让全天下普及义务教育,此功b肩文祖仓颉,还真不为过。 仓颉造字,鬼为何夜哭? 因为有了文字,人,就能有智慧,人从此摆脱了愚昧,鬼神将从此开始慢慢不被人所畏惧。 全天下普及教育的开端起始之夜,鬼为何又哭? 因为,真理被遮掩黑夜中,有人来了,一切,将光明。 —— 暴雨中,民夫营,一群人不知怎麽地了,撕打成了一团声音混乱。 刘备和关羽过去,把人打开,“何事殴斗?”刘备忍着怒意,呵斥众人。 众民夫默不作声。 “说!何事殴斗!”刘备怒喝一声。 “帐篷里满了,这厮们非要往里挤,俺们说挤不下了,再挤帐篷要塌了,这厮说不让进就给掀了,都淋着。 将军,你说这厮们把帐篷弄坏,该不该揍他们?”满脸泥的民夫恨恨的告状。 天空突然一个一道闪电,闪电的亮光把刘玄德脸上照的Y晴不定。 刘备把火把朝旁一照,他看到了倒在雨中,被踩的不成样子的帐篷。 刘备大致明白冲突发生的缘故了。 因为帐篷不多,有人先跑进帐篷避雨了,後边的人就没挤进去。 已经进帐篷的人怕人多再把帐篷挤塌了,就不让进;而还没进帐篷的人,被雨淋的受不了,冲突顿时爆发。 要说责任,双方都有责任,里边的人不让外边的人往里再挤,这不对。 外边的人冲动之下,把帐篷给掀了,破坏军资,真严厉追究起来,得掉几个脑袋。 如今冲突发生,还有规矩不到的因素在内。 事先根本就没对下雨该如何进行避雨做出规定,没规定好是老弱先进帐避雨;还是把人分好,每个帐篷分一部分人,下雨了,同往一个帐篷避雨,就不会出现某些帐篷挤了太多人挤不下的情况。 还有,进帐篷的时候,也应有法度,应一个一个来,不应挤乱成一团争抢着都往里进以致慌乱中挤倒了帐篷,或者因为肢T碰撞而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总之,这起殴斗事件,是民夫们纪律松散和军中管理有缺陷以及缺乏特殊天气应对预案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一起而造成的。 刘玄德站在雨中,他目光扫过黑夜中模糊不清影影绰绰的一众人影,他厉声批评,“帐篷倒了,再支起来不就成了,用的着打成这样?帐篷坏了,不都得淋着? 把帐篷给我拾掇好!小仲,带他们去我大帐避雨。” 刘备交代手下的一个亲兵带这一群闹事的民夫去帅帐避雨,说完,带着人头也不回的继续巡营去了。 刘备到来的时候,殴斗的众人还一阵担心,生怕被军法惩治,可刘备不仅没有惩罚众人,反而看大家在雨中淋着,好心让大家去帅帐避雨,犯了错的一众民夫顿时感觉很不好意思,刚刚还打的满身泥水的彼此,这下也不计较什麽了,忙去一起去拾掇地上的坏掉的帐篷。 刘备脾气好,不代表他手下的亲兵脾气就好。 刘备走远,刘备的亲兵小仲气的对这一群殴斗的混账破口大骂,说帐篷本来就少,帐篷战兵还不够分呢,你们一群作Si的民夫把好好的帐篷给整坏,不想活了之类的。 刘备的这个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