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七章 《千字文》始编 (第1/2页)
汉字的常用字有多少?又或者,掌握多少汉字,才能满足基本的读写需要? 这个问题稍复杂,根据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要求也是不同的。 若是二十一世纪,那麽汉字常用词得包括,短信,网络,银行,堵车,等等。 若是在汉末,自然不需要这样的词汇。 汉末常用的,应该是书信,粮食,灾荒,水灾,等等。 不同身份的人常用的字也不同,那麽在军中,最常用的汉字应该是什麽? 这是个有必要思考的问题。 现在,李孟羲就在为此事眉头紧锁。 兴办教育,需要有教师,有学生,有教学场地,当然还要有教材。 军中教师有了,学生有了,教学场地也解决了,教材至今为止,没有。 李孟羲打算自己编一本教材,他的想法是,根据字T难易程度的不同,从易到难,从单T字,到多T字,把常用字全列出来,然後就可按需查找,看按怎样的顺序来教学。 既然是军中,军中常用到的字,自然跟别处有所不同。 第一,军中经常用到数量词,b如几百人,千斤粮食,三十里地,等等。 所以,优先学习的应该是数量词,和一些相关单位。 於是,李孟羲认真思考之後,把第一阶段课时要学的大致列出来了。 第一课的字,全是数量。 一二三四至十,然後个十百千万等。 然後是军中常用量词单位,斤,两,斗,袋,升,里,什,伍,伯,把,支,杆,面,对,队,列,排,匹,辆,车,等。 然後是那些常用的军备,刀枪剑戟,箭支,盾,戈,弓,弩,旗等。 再後,常用口令,对齐,对正,冲锋,埋伏,等。 接着是,方,圆,锥形,鹤翼之类,自然,这是阵型。 到下午,李孟羲用完了两卷全新的麻布卷,终於把教材编写工作告一段落了。 r0u了r0u酸痛的脖子,转头一看,车厢里,弟弟呼呼大睡。 李孟羲笑了笑。 然後,他开始数到底编出了多少字,从头到尾数完,数得有文字,两百四十五个。 两三百字不多,很多字还没往上写。 这两三百字,够教很长一段时间了。 该给这部教材起个什麽名字好呢?李孟羲m0着下巴想到。 常用汉字好几千还是有的,那不如就叫《千字文》吧。 想到这里,李孟羲提笔就在麻布卷上写下了【千字文】几个大字。 就这样,义军重要的一部教材,甚至是大汉最好的一部文字教材,就这样诞生了。 千字文上已写下的两百四十五个字,大致是刻意按字T从简到易,从单字到有偏旁部首的字,按这样的顺序排列的。 这就基本符合了学习的梯度递增规律。 教材问题勉强解决了一点。 有了文字表,还不够的。 象形法教学经过实践证明是极其有用的,教小砖学字,小砖半天学不会一个。 但是当给小砖讲了字T为什麽那样写之後,小砖记忆飞快。 象形法一法,能让文字学习效率,提高数倍。数倍学习效率,等於,降低了学习难度,减少了学习周期,从而也就等於降低了学习成本,能让天下多好几倍的读书人。 象形法很好用,可难的就是象形法。 能弄懂每一个文字的源流与演化过程,汉文字学的教授不一定能有此水平。 汉字的一二三,李孟羲弄懂了,并且讲的清楚。 教学效果也好,不一会儿就教会了小朋友们这三个字。 但是到了【四】这个字,李孟羲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个字是怎麽象形来的,给小朋友们也讲不明白,小朋友们一遍一遍问,好不尴尬。 到底,四是如何演化来的?李孟羲躺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