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园的故事_第二十七章 秦璘缀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秦璘缀记 (第2/2页)

,有种不可名状的感动。

    你能理解吗?

    饭后,他提醒我拿着花。

    我没有忘,只是不好意思自作多情地拿着,就假装忘记。

    结账时,他用的卡,不是手机。这很大人——大人喜欢刷信用卡。

    服务员送我们到电梯口。

    我拿着花,躲在他身后,不好意思看别人的脸。

    停车场。

    他从后面座位上拿出一条厚厚的格子围巾,搭在我肩上。

    心脏又开始不均匀地跳动了。

    -外面太冷,要戴着。他边说,边给我围,还打了个我不会打的结。

    -有手套吗?

    我摇头。

    -手伸出来。他从车门边,拿出一副黑色的皮手套。

    我还是第一次戴皮手套,暖和又服帖,还很帅,像黑社会老大。

    -好了,我们走吧。

    -等一等。我把左边的手套摘下来,递给他:你也要戴一支。

    路上,没有牵手。

    广场上好多人。

    抽陀螺的老人,一人能应付好几个,鞭子发出嗖嗖风声,在看不清的瞬间——啪!像放鞭炮一样。有些陀螺会发光,会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在边上骑车,他们时时刻刻盯紧,不让孩子靠近那些危险的陀螺。

    花坛旁边,有吹萨克斯的老人,几个围在一起:哆咪—唻——他们自备音响,声音可以和旁边的广场舞音乐抗衡。

    跳广场舞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领队的竟是个大爷,跳得很有活力。后面有几个年轻女孩,跳不太熟,但也很认真。

    广场边上,有滑旱冰的。两排锥形筒,一道青年们自己玩,另一道留来教小朋友。

    抬头——发光风筝。

    有个老人,正在收风筝。小孩子们,玩小风筝,他们跌跌撞撞地跑,家长跟在后面追。

    那些黑压压的树枝上,挂着好多断线风筝。等下几场春雨,新叶窜出来,就看不见了。

    有个很矮的小孩,我看不出几岁,在和爸爸踢足球。我看了好久,等他们把球踢到我脚边。我也想踢一脚。但是他们越踢越远,踢到沙坑,就去刨沙子了。

    我小时候喜欢玩沙子。现在也喜欢。我不去。会把他的手套围巾弄脏。

    卖风筝的大妈兜兜转转,转悠到我们面前。

    -风筝、风筝,买一个风筝吧,好飞得很!她看出我眷恋的目光,就堵在我们前面不走了。

    他看着我:挑一个?

    我就选。

    大妈很热情,拿出一大堆,给我介绍。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买的人最多。她指着天上:你看,那飞的就是我手上的这个,刚卖出去的。

    我挑了一个长长的,会发光的。

    不远处,有个男子在玩竹蜻蜓。玩得不亦乐乎。我都看他玩十几遍了,他还不停下来。

    -请问……这个在哪里买的?

    他说:哦,你要卖呀?那眼神,好像不相信我这么大个人会玩竹蜻蜓一样。明明他自己刚刚就玩得很开心。他去草坪边那来一个红布袋:挑吧。

    绿色的、会发光的竹蜻蜓,十元。

    荧光棒,一块钱一支。他给我打电筒,我一根一根选,每种颜色都不一样才好。

    我和他坐在玻璃灯前,金字塔一样的玻璃灯前。

    我把荧光棒一根一根撇亮。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他和我一起撇。他的总比我的亮。

    -是蓝色!

    很稀有的蓝白色。一般荧光棒都是绿色的。

    -给你。

    他把蓝白色的荧光圈戴在我手上。

    我也把我手里的荧光圈给他戴上:五个翡翠手镯,价值连城。

    我们一起笑。

    1

    荧光棒可以连成很大的圈圈,当项链、呼啦圈;还可以一环扣一环,甩来甩去。我摆弄了很久,直到把一支弄坏,满身、满地都是荧光粉。

    幸好没沾在围巾上。

    现在我的桌上,有十八支荧光棒。一支坏了,一支给了他

    一捧玫瑰。

    一本《灯塔》。还有一本,给了他

    一支风筝。

    一个竹蜻蜓。

    一叠从医院带回来的检查报告。

    2019.12.31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