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1/5页)
「国师!」一位将军对着缓缓走上城楼的陈诺抱拳行礼,喊道。 微微的点点头,陈诺的步伐很稳健。 「景军还没有动静?」踏上最後一阶楼梯,陈诺问道。 「还没有。」将领回答道。 「奇怪。」陈诺呢喃了句,目光放向远方稀落的景军营地。 这场战争已经打了超过一年,双方都损失惨重。 映蓝城外,景军只余两万人。 而映蓝城内,越军仅仅只剩三万人。 看似越国修士人多,实际上都是後来补充进城的。 映蓝城现在基本是座孤城,除去东边尚在越国的掌控中,北、西、南三个方向都已经被景国占据,清扫一空。 当初的十万大军,损失了七万。 城池的状况也很差。 护城大阵在数月前支离破碎,核心、阵法、刻纹或报废,或粉碎。甚至失去了修复的可能,若要再起,得重新建造。 城墙斑驳,上头全是战斗的痕迹,时不时还会有石屑剥落。 它没有整个坍塌,那还是因为,对於修士间的战争来说,城墙并不重要的缘故。 城墙抵御不了修仙者,主要还是作为护城大阵的载T、根基而存在。 视线回归到城内,陈诺觉得映蓝城能坚守至今天,真的很厉害。 由於映蓝城久攻不下,三个月前,景国在更南边两国交界的临海处,出兵一万修士,试图另辟蹊径,倒是获得了一些成果。 不过,那里既荒芜,距离越国核心地带又远,暂时还没有太大的威胁。 而放眼陶、璞两国,节节败退,各有二十多座城池落入了景国的手中,而在这其中与映蓝城相仿的重点要塞,就足足有五座。 所以,不管怎麽说,越国的状况已算是很好了。 「国师,照陛下的旨意,东西已经全数准备完毕。」那位将军看见陈诺把目光收回,主动提起道。 「那就好。」长吁一口气,陈诺说道。 「国师没有把握?」将军疑惑的问道。 陈诺没有说话,面sE沉重。 他确实没有把握。 看着这满目疮痍的场景,陈诺只觉得这世界压在了心头上,抬不开来。 有多少的花草树木、山川城镇被破坏? 又有多少人Si在了「四国之战」中? 陈诺不敢去想,也不能去看。 即便,写在战报上的几千万,只会是冷冰冰的数字。 湮灭的环境重新恢复,也不会是从前的样子。 就如同哪怕人Si了能转世重生,也长不成前世的模样。 「我相信国师。」将军突然笑了笑,肯定的说道。 「凌应,你认真的?」陈诺很是意外的问道。 「国师总是能够战胜敌人。」凌应,金丹後期的凌大将军这麽说道。 两个月前,陈诺就在这处城墙上,一剑斩落了彭灵的左臂。 从当初刺伤对方的那个位置。 也是经此一役,陈诺顺利突破到了元婴。 而在这之前,映蓝城上的每一场仗,陈诺每每身先士卒。 他已经数不清自己斩杀了多少修士,就算是那些金丹的将军。 陈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麽。 累积战斗经验,以战争压迫自己成长,增长实力。 最终,与王和一战。 长剑出鞘,陈诺紧紧握住,剑刃洁白光亮,好似未曾染血。 「最好你来了,否则,我会把眼前所有的景国修士,埋葬於此。」陈诺暗暗想到,双手渐渐放松下来。 「准备好了?」温和的声音从後方传来,不太大声,却很清晰。 「陛下,其实我觉得,永远都准备不好。」陈诺转过身,对着越皇摇摇头,说道。 「那便别准备了,哈哈哈哈!」越皇大笑出声,语气很是随意。 「陛下……,很信任……我。」陈诺有些迟疑的说道。 「与其这麽说,不如说,朕相信自己。」越皇又笑了两声,便开始严肃的排兵布阵:「传令,全军出城,进攻。」 「凌应。」 「在。」 「主持阵势,由朕,亲自见证国师的胜利!」 「是!」 凌应风风火火的离开,如同他往常的样子。 「陈小子,你就没有什麽想对朕说的吗?」越皇问道。 「没有,陛下。」陈诺肯定的说道。 沉Y了半响,越皇拿起酒,说道:「好!朕,敬国师一杯。」 这是陈诺初次在修仙世界喝酒。 不对,他平常也很少喝酒。 把酒杯放下,陈诺一跃,便来到了军队前方。 映蓝城外的土地,是暗沉的红褐sE,特别的坚y。 「踏─踏─踏─」 景军反应很快,双方在距离映蓝城两公里处,停了下来。 修士们走路本不会有声音的。 「传令,杀。」 没有丝毫的预兆,陈诺冷静的可怕。依稀记得,在作为国师的日子里,他发出的命令不超过十条。 大气都还未喘上两口,两军便直接交战。 五万多人的大混战,在这平原上,却显得格外渺小。 哪怕是那一位独自站在映蓝城上观战的越国皇帝。 修士们几人一组,相互帮衬着。 或以剑气术法对垒,或刀枪碰撞、短兵相接。 陈诺不清楚周边战场上的具T情况,他只知道,这是越国的第一战,也是最後一战。 不过,在大开杀戒之前,他得等人。 才刚准备把双眼闭上,陈诺便感受到了来自左边的气机。 「孔羊?」陈诺看着走来的年轻男子,警惕的说道。 「陈诺。」孔羊拍了拍他那白sE长袍,语气倒是很自在。 「如果只有孔供俸的话,这两万景国修士我便收下了。」陈诺挑起眉头,说道。 「陈国师,你是个变数,而我,原先是没空的。」孔羊摆摆手,很是无奈的说道。 景国为了保证战争的成果,各派了一名元婴修士去陶、璞、越三国坐镇。 四国的元婴都不多,在这一方面上,单单景国,是不足以抵抗三国的。 所以,在陶、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