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宋小饭馆 第27节  (第2/2页)
便往食铺去。    “青团,二桌端三份木莲冻来!”    人还未进,便听到了小娘子清脆的声音,心情又好了些许,抬脚踏了进去:“乔娘子,那木莲冻也与我一碗。”    见是他,乔妹儿点点头,收了桌上盘子后,便赶紧从后头取了一份过来,“许大夫今日回来得早?”    “夏日暑热,羊蹄在外读书我不放心,早些回来看看他也好。”实在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许秋石只能选择睁眼说瞎话。    乔妹儿也没多想,只介绍今日新菜色:“午食有炸藕盒,脆爽鲜甜,配了凉饮是极好去暑的,许大夫可要来一份。”    炸藕盒?    往日倒是不曾吃过的,看来乔娘子又做新菜了。    许秋石心中期待,只矜持点头:“来一份罢。”而后又添了一句:“那木莲冻可否给我浇三勺甜浆?”    他没想占便宜的,真的。    但实在是爱吃甜,想着下个月便有肥美的蟹上市,到时再托人弄些白蟹过来敲晕送给乔娘子就是了。    乔妹儿有些无奈,那么多糖,你一个当大夫的不知道会坏牙吗?    勤刷牙要是有用,上辈子的牙医们也不会赚得盆满钵满了。    到底是忍不住多了一句嘴:“许大夫,这糖吃多了不好,你才十七,总不想年纪轻轻的就一口黑牙吧?”    再严重一点,说不定会年纪轻轻的满嘴漏风牙呢?    她真不是舍不得那点子的糖!    宋朝的糖业其实很棒了,价格也不贵,犯不上的。    许秋石:“……”    他当然知道糖吃多了不好,但这属于幼时养成的习惯,现在很难改掉。不过想想日后佳人若是想与他一起闲话家常——    彼时,佳人红唇轻启,贝齿若隐若现,而他……左遮右掩,却是满嘴黑洞?    想想就绝望!    许秋石打了个哆嗦,眉头拧得更紧了:“乔娘子说得有理,那糖便不放了,甜浆也不要。”    左右他这些年吃的多,往后便是少吃甚至不吃,也没什么妨碍。    乔妹儿:“……”    倒也不必如此。    又觉得可能是自己的描述把人吓坏了,她想了想,舀了一勺蜂蜜进去,好歹能增个味儿。    待口中尝到那不同以往的甜蜜,许秋石只觉心上似有蔷薇花开,蜜香袭人。    又轻蔑的看了一眼在座的或是认真用饭或是对乔娘子别有用心的年轻郎君,心道——    呵,你们也只能吃到甜浆!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掉落不定数量红包哦!明天的更新还是0点,明天更新也会掉落红包哦!    【文内某些言论仅代表文内渣男想法,不代表作者哈!】    12——出自《宋刑统》里面关于略卖人口的律法规定。    宋朝人贩子还是很猖獗的,但是国家打击的力度也够强,逮住基本就是个死。    包拯:字希仁,如今的开封府府尹【58岁】    推官:府尹忙得很,不可能事事过问,所以基本上的案件处理都是交给推官来负责。    都知:宋宦官官职名,梁怀吉已爬到宦官高位,称为梁都知。    小姐:花楼中女子的称呼。    行首:美丨妓    班头:衙役一般分三班,每班的领头称为【班头】。    咱们金莲妹子的小叔子武二郎,曾也任了【都头】一职,刨除军职的可能性,联系武二郎维护治安的本职工作,其实这个【都头】便是【班头】的尊称,衙役的头头,好听一些罢辽。    宋朝公堂上,好像并没有跪地听审的,一般都是认罪后,才要跪地。    明承业是个读书郎嘛,平常时候称呼明郎君,现在明生这个称呼已经算是客气了。    晚生:读书人在长辈或者官员面前的自称,面见君王可自称学生,就是他可能没这个机会了。    长生牌:为活人所求,一般都是为所求之人祈求福寿的。    李弘致【李家嫡长子】,李弘远是其庶弟,可称呼他为二哥,也可称呼名字。    对于称呼开头就说过了,这里针对李二娘子二姐的称呼,其实相当于【二姐儿】,家中二姑娘的意思。    同理,三姐便是三姐儿/三姑娘的意思。    粽子总类,取自《千古食趣》,端午粽子篇。    木莲冻其实是木莲果的籽儿在水里洗出来的,木莲果也称凉粉果。    冠军侯:就是霍去病呀!    勇武哥就不用说了吧?辛弃疾呀!这人老能打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