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於起义了_第六十四章 刘擎封冠军将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刘擎封冠军将军 (第1/2页)

    幷州鲜卑大军压境,兖州两个朝廷正在争夺地盘,打得不可开交,各地州郡已经开始不听朝廷号令,这便是雒yAn朝廷如今面临的问题。

    也是董卓直观的感受。

    朝堂之上,日日因为兖州战事吵得不可开交,因为久攻不下,甚至已经有人提议要换掉徐荣。

    董卓自然不会理会那些文官说辞,听得烦了,他便不去上朝,自己躲在府中,倒也图个清静。

    直到幷州的军报传来。

    渤海王赴任幷州,鲜卑大军闻讯而退。

    大彩啊!

    董卓看了军报拍案叫绝,渤海王出马,一个顶俩,这下狠狠的扇了那些多嘴反对渤海王的人了。

    不费一兵一卒,便退了外族大军,渤海王这是何等的威名与气魄!

    “田景,速速备车,咱要上朝!”

    主簿田景还好奇,怎麽大将军好几日未去上朝,今日倒有兴致了。

    “董公,今日无重要议事,无需亲往。”田景解释道。

    “他们无事,咱有事!渤海王打了那些迂腐者的脸,咱也要去打一打,过过瘾!哈哈哈!快去!”

    “好嘞!”

    田景连忙离开。

    朝堂之上,正有大臣正在诉说今年旱情,并建议陛下开坛祭天,祈祷降雨,否则,恐怕粮食会大大减产,许多百姓要饿肚子。

    顿时有一众文官相互附和,而武官们则若无其事的看着慷慨激昂的文官们。

    董卓不在这里,几乎没有人讨论武事,即便讨论了,董卓不在,最後还是白搭。

    “大将军到!”

    殿外突然传来了一声通报。

    董卓来了,文武官员顿时醒了醒神,文官自觉的闭上了嘴,而武官们开始兴奋起来,轮到他们的场子了。

    董卓虽身形雍胖,但依旧步伐矫健,很快来到殿前。

    “臣董卓,叩见陛下。”

    “大将军请起!”刘协十分熟练的应了一句。

    董卓起身,左顾右盼,看看文武众臣,亮了亮嗓子,厉声道:“启禀陛下,幷州军报,渤海王赴任幷州牧之後,不废一兵一卒,鲜卑大军闻其威名而仓惶退兵,幷州之危,已解!”

    董卓一言,顿时引起一片譁然。

    不废一兵一卒,就能令鲜卑大军退兵?这种事,几乎闻所未闻。

    要知道大汉边陲,苦外族侵扰久矣,特别是幷州,先帝之时,五原郡与雁门郡就是长年驻守大军的,而这一切,好像都在渤海王赴任雁门郡太守之後,改变了。

    “渤海王名镇边陲,实乃大汉之幸!陛下之幸!”

    “陛下,渤海王再立大功,当重赏之,并犒赏三军,以壮我大汉军威!”

    脑筋活络的文官们开始表功,为渤海王请到功,可是一份不小的人情。

    “陛下,大将军举荐渤海王有功,亦当赏!”贾诩也难得的在朝堂上开了一回口。

    董卓一听,顿时大悦,心道还是文和好,处处为自己思虑。

    然後贾诩的话又引起一阵跟随与附和。

    b起刘擎,眼前的董卓,他们更愿意结交。

    刘协一听顿时犯难了,渤海王已经是王了,还能怎麽封赏呢?他不由得侧头望了望垂帘。

    垂帘後的太皇太后,此时也陷入了沉思,心想这个渤海王当真了得,竟能做到这一步。

    与他人的赞许不同,她感受到的,是压力,压得他有些愣神。

    “太皇太后?”刘协轻声问道。

    董太皇太后从发愣中回神,道:“渤海王已为人臣之极,陛下可赏赐些金银珠宝,美人什麽的。”

    刘协听完对大臣道:“关於赏赐,诸位可有建议?”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边是渤海王,一边是幷州牧,该如何封呢?

    这时,太尉杨彪上奏道:“陛下,渤海王少年英才,用兵如神,无往不利,有冠军侯风范,不如封其为冠军将军。”

    “太尉所言及时,咱也赞成!”董卓望着杨彪笑道。

    “可。”太皇太后轻声应道,因为这无疑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并无职权。

    刘协有模有样的点点头,组织了一下语言。

    “渤海王刘擎震慑鲜卑大军,护我大汉北境安定,加封其为冠军将军,假节钺,再从库中赏金一万,绢帛千匹……”刘协再顿了顿,nV人,赏nV人该怎麽说?

    於是他又偏斜了脑袋,问起了太皇太后。

    董太皇太后轻声回道:“陛下要麽赏赐奴婢百千人,要麽赐一婚,渤海王身份高贵,若要赐婚,nV子出身,要九卿之上。”

    刘协听懂了,又好想没全懂,好在他是一个聪明人,於是开口问众臣:“朕yu再赐渤海王一份姻缘,诸位公卿,族中可有及笄之nV?”

    刘协此话一出,群臣譁然议论,将注意力都放在了三公九卿之上,好奇,羡慕,嫉妒,毫无疑问,这是一次绝佳的结交渤海王的机会。

    杨彪叹了口气,可惜他没有nV儿,然後他开始联想,弘农杨氏之中,是否有合适的人。

    就连董卓,也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孙nV董白,可惜小白年纪太小了!陛下说了要年已及笄才行。

    侍中王允低头不语,浮想联翩,他倒是想到了貂蝉,可是他如今的官位,太低啦。

    大臣们议论纷纷,但有两个人却面sE奇怪,一直沉默,一人是蔡邕,一人是荀爽。

    他俩有个共同点:都是刘擎的岳丈。

    满朝文武诈诈唬唬,要乾的事竟然是要抢他们nV婿!

    两人对视一眼,原本是两个埋头做文章的大家,几乎不问朝政,今日朝议,却牵扯到了私事。

    荀爽一寻思,於是朗声道:“陛下,诸位大臣!渤海王已立治书御史蔡邕之nV蔡琰为後,臣以为所推不及此nV者,不如不推。”

    荀爽一言,几乎令一半的人闭上了嘴巴,蔡琰的名声,他们还是听过过的,不仅拥有绝sE之姿,其文才更是能令许多士人汗颜。

    杨彪一听,怒目视之,这一一句话,几乎将自己的机会都堵Si了,他可没有听闻族中有特别出sE的nV子,他身为前任颍川太守,怎会不知荀爽自己的nV儿也嫁给了刘擎,而且他还知道荀爽之nV也b不上蔡昭姬,现在却来提这样的要求,心中直骂“不要脸的老东西!”

    荀爽一言,原本有些小透明的蔡邕顿时成了焦点人物,大家这才知道,原本渤海王王后,竟然是蔡邕之nV!

    恍惚有一种大佬竟在我面前的错觉!

    一来二去,没有结论,董卓想了想,还是乾脆作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