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法音记_四、腐安能弃子逃(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四、腐安能弃子逃(一) (第2/2页)

风老残烛之年,但若能为国家尽一份心,纵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也因此臣恳请陛下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臣自当竭尽所能,以报陛下厚恩。」

    李昂赶紧道:「相爷此事万万不可,若是相爷离开了朕的身边,那日後国家大事,朕又该向谁谘询呢?」

    ?「目前臣知朝中有王涯、牛僧孺二人,为人贤良方正,陛下可亲之信之,朝中大事尽可委任此二人。」

    「皇上,裴相爷此去河朔,臣推荐仇士良为监军,负责协助军务大事,此人在我手下已久,向来是我的得力助手,相信此去一定能提供裴相爷众多帮助,另外在朝政方面臣心目中有一理想人选,此人名李训,他原任职於我府内,此人博学多闻、JiNg於医学、诗赋、经学、天文、历算,若能进入朝廷中枢,相信能为陛下分忧解劳。」王守澄道:

    「是吗?既然如此,便准了两位Ai卿的奏吧!」虽心知此事必有王守澄Y谋在其中,但仍带点无奈的望着眼下众臣,李昂道:

    夜晚,紫宸殿内烛火昏暗,映照着两人的容颜Y影不定,那正是皇帝李昂与宰相裴度,白日的尊卑严谨的君臣,此时在黑夜的帷幕中卸下了层层武装,此时,不过是一个神情疲惫的中年男子、与一名垂垂老矣的长者的对话。

    「裴卿,这周围的人都是朕自王爷府上带来的,他们都跟在朕的身边已有许久,都是朕信任不过的人,你尽管放心,不用担心我们君臣的对话会传到王守澄耳里,眼下你就要离开朕的身边前往河朔了,今晚就让咱们不拘礼节,秉烛夜谈吧!今天在朝堂之上,说实话,真不愿意你离开朕的身边前往河朔,这王守澄不过是一介内臣罢了,平日自认辅佐朕登基有功,时时藉机g涉政务,王守澄表面推举你,实际上不过只是想要拔除他在朝廷的心腹之患罢了,若是朕能掌握g0ng中大权,何需受制於人呢!可恨的是朕却也无法阻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裴卿离开朕的身边。」

    「皇上对臣的一片厚Ai,令臣感动不已,臣真的万Si也无法报答皇帝陛下的恩情,请皇上放心,这次征战河朔,也是臣自己意愿,河朔向来反反覆覆,此次Za0F,一则是欺我大唐新君即位、另一则也是藉此试探朝廷对河朔的态度,若是一味畏战示弱,只怕战争会愈演愈烈,尤其这些将领骄横不法已久,朝廷更应当采取严厉的措施,方能收阻吓之效,只是此去河朔,臣只担心……」

    「裴卿有事不妨明言。」

    「仇士良乃是王守澄的手下,此次担任监军,对臣的决策影响颇大,万一暗中g结藩镇,假借监军之名g涉军政,恐怕会延误军机,导致臣无法顺利讨贼、兴复大唐,此乃臣忧虑之一,另外王守澄所推荐的李训,此人实为其爪牙,目的是要将他的势力渗透在朝堂之中,用来箝制陛下,此乃臣忧虑之二,陛下亦不可轻信此人。」

    「裴卿所言朕心中也知晓,朕自会小心此人,只是这仇士良暗中受命於王守澄,如今g0ng中军权尽属内臣,朕初登基许多政事上实在使不上力,裴卿又该如何防范呢?」

    说到此,君臣两人不深深一叹,这一叹可有千钧般的重量,冰冻三尺自非一日之寒,宦官专权之事由来以久,尤其眼下g0ng中军权尽掌握在太监手中,更是令李昂如鲠在喉。两人又谈话了一阵,不知不觉漏鼓移,晨钟报晓,李昂道:「也希望裴卿务必保重身T,平安归来,朕的身边真的少不了裴卿这样忠心耿耿的大臣。」

    旬日之後,待各地军队集调完毕,备好数十万的军备辎重後,裴度便在宣政殿前誓师出征了,回想十多年前自己方是强仕之年,当年在长安街道上经历藩镇刺杀,身受重伤跌落水G0u间九Si一生,却仍是力主对藩镇用兵,主动请缨,出发之际还流泪发誓,若讨贼不成,誓不回京,经历大小数十战终於讨平河朔,使藩镇入朝请和,他一身可说是以己身为长城,守卫了大唐的安危,如今已是白发皤皤,两鬓更是增添几缕风霜,望着这曾经守护、扶危过的偌大长安城,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行过笔直的朱雀大道,眼见旌旗如云蔽空,军容壮盛,此去,又要踏上漫漫的征途了,在这些士兵之中,有多少倚门而望的妻子、两鬓繁霜的父母、嗷嗷待哺的稚子,在等候着他们回去呢?而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会战Si沙场?而他,又是否能再见到这重峦叠嶂的朱红屋瓦,一想至此,眼前不禁迷蒙了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