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回势如破竹乘胜追击,疾如雷电独断专行 (第1/1页)
魏玄这一次出征,带了二十万兵马、五百把铜火铳、一百辆Pa0车,准备的粮草足够大军支撑半年,因此信心满满,成竹在x。 途径河间地界,因着这是常福寿的老家,在他的一力逢迎下,魏玄心血来cHa0,命军队在城外驻扎,白龙鱼服,T察民情。 常福寿进g0ng做太监时,做梦都想不到能有光宗耀祖的一天,兴奋得红光满面,再想到这次跟着魏玄平定叛乱,没准真能像g儿子常孝说的“青史留名”,服侍得越发尽心。 他把魏玄迎到自己的私宅里,使几个早就安排好的奴仆扮成百姓,进来陪着说话。 身强T壮的“农户”声称今年的收成好得出奇,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当当;肥头大耳的“商人”满口生意经,说他开的布庄一年净赚上万两银子;慈眉善目的“卖花婆婆”直夸河间知府Ai民如子,到了天寒地冻的时候,又是施粥又是赠衣,她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见到这么一心为民的父母官…… 人人都在称颂太平盛世,魏玄根本听不到别的声音。 陆恒冷眼旁观,因着在江宝嫦身边耳濡目染,一眼就识破了“商人”话语中的漏洞,却没有贸然开口。 天sE渐晚,魏玄拥着常福寿献上的两个美人逍遥作乐,他守在门外,对屋里的y声浪语听而不闻,手握剑柄,闭目养神。 常福寿知道陆恒如今是魏玄跟前的红人,不敢怠慢,笑着请他到旁边的屋子里休息:“小陆大人,老奴也给你准备了两位美人,虽说都是庸脂俗粉,上不得台面,偶尔尝一尝乡间野食,也有几分趣味,你说是不是?” 陆恒虽不肯随波逐流,却也给他面子,圆滑地道:“咱们是自己人,公公不必客气。按理说,我不该拒绝公公的好意,可我家娘子善妒,临行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不许我在外面拈花惹草,还派了个小厮跟着我,我实在不敢违逆她的意思。” 常福寿没想到江宝嫦看起来八面玲珑,背地里却是只河东狮,更没想到陆恒看起来年少有为,背地里却是个惧内的怂包,g笑两声,道:“既然如此,老奴也不好勉强,小陆大人请自便。” 魏玄被美sE绊住脚步,在河间连住了五日,才带着那两位美人登上龙辇,拔营北上。 兵士们在城外挨冻受累,他们效忠的圣上却在城内沉迷酒sE,难免生出怨言,因着军法严明,一时之间倒没有闹出什么乱子。 到了被金莲宗占领的广宁府外,魏玄任命陆恒为先锋将军,拨出五千骑兵,令他先行上前刺探敌情。 陆恒带兵来到城下,看到城门紧闭,城墙上有七八个光着脑袋、身穿茶褐sE僧衣的男子探头探脑,立刻拉满长弓,朝着他们的方向连发三箭。 只听“咕咚”几声,三名中箭的反贼摔了个倒栽葱,重重跌在马前,脑袋像熟透的西瓜一样爆开,脑浆和血水四处喷溅。 伴随着雷鸣般的叫好声,墙上众人变成缩头乌gUi,再不敢露头。 陆恒命Pa0兵将城门轰出一个大洞,带骑兵冲进城中,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他避开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将目标对准那些身穿僧衣的金莲宗信徒,又让天生大嗓门的金戈充当传令官,沿路高喊“首恶必办,胁从不问,蒙蔽无罪,反戈有功”。 不多时,信徒们Si的Si,伤的伤,反水的反水,投降的投降,乱成一锅粥。 陆恒从官衙拎出一个身穿黑sE僧衣和红sE袈裟的老和尚,通过信徒的指认,确定他是此地的首领。 陆恒拔剑架在老和尚的脖子上,审问道:“金莲宗在广宁驻扎了多少人?囤积了多少兵器和粮草?你是受何人指使?” 老和尚面无惧sE,目含悲悯,叹道:“天地不仁,大劫在遇,你们这些鱼r0U百姓、屡造杀业的狗官,总有一天会遭到报应……” 话音未落,他毫不犹豫地歪头撞向剑刃,倒进血泊里。 陆恒皱了皱眉,挥去心底的不安,割下老和尚的头颅,将一半骑兵留在这里打扫战场,带着另一半兵力回去复命。 前面的二十一年,他杀过的人,两个巴掌就数得过来。 可他今天杀了多少个,压根数不清,里面有没有误入歧途、罪不至Si的可怜之人,有没有拖家带口、不得不反的无奈之人,更是无从甄别。 他年纪轻,根基浅,单靠魏玄的宠信不足以服众,不得不使出雷霆手段,至于心里的忧惧、彷徨与不忍,只能留到独自一人时慢慢排解。 陆恒擦去手中的W血,轻轻抚m0剑穗上的珍珠。 他想,又该清洗剑穗了。 如果有时间,或许还可以给江宝嫦写一封长长的家书。 陆恒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了广宁,令魏玄龙颜大悦。 陆恒迟疑地道:“陛下,从之前的军报上看,金莲宗纠结的信徒将近三万,加上跟着他们Za0F的灾民,少说也有四五万人。可微臣今日进城的时候,并没有遭遇多少抵抗,粗略点了一点,城中的反贼最多只有几百人,这其中是不是有诈?” “军报可能有假,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朕早就说过,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你也太多疑了些。”魏玄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咱们在此地休整两日,前往金州。” 大军尚未到达金州,几个金莲宗信徒便联手杀掉他们的首领,打开城门投降。 魏玄越发得意,经不住常福寿的阿谀奉承,大手一挥,从军饷中拨出两成,交由新任命的知府赈灾恤民,换来一把歌颂圣上仁德的万民伞。 到了最后一个叛乱之地——义州,金莲宗更是一击即溃。 一切顺利得不可思议。 魏玄在义州又得了两个美人,大宴群臣,欢饮达旦,喝得大醉时,揶揄坐在身边的陆恒:“陆恒,你不是说有诈吗?哪里有诈?你们年轻人就是喜欢草木皆兵,自作聪明。” 他又道:“朕出征的时候,方先生拦在g0ng门口,非要陪朕同行。朕不愿带他出来,就是不喜欢他唠唠叨叨、大惊小怪的样子,听说你做了他的关门弟子,你可别学他那些毛病,给朕添不自在。” 魏玄如此作态,一是为了敲打陆恒,挫一挫他的锐气,免得他恃宠而骄,二是为了消减那些老将们的嫉妒和不平。 陆恒从小便受尽冷眼,擅于隐忍,听着诸多前辈的讥笑声,面不改sE地道:“陛下教训得是,微臣知错了。” 天亮之时,陆恒恭恭敬敬地把魏玄送进内室歇息,正打算离开院子,迎面撞上本应该驻守边关的陈扶陈老将军。 “老将军,您怎么来了?”他上一回陪着方宏伯办差时,跟陈扶借过兵,算是旧相识,因此一见面便十分亲热,“是不是边关出了什么岔子?” “没有,没有,这两个月以来,完颜烈虽然带着金兵攻打过几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他们的军备又跟不上,不足为虑。”陈扶对陆恒的印象极好,爽朗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这次过来,是打算劝陛下早日回京。陛下身为万民之主,应该以大局为重,不宜亲涉险境,更没必要和那起子茹毛饮血的野人计较。” 陆恒沉默片刻,实话实说道:“老将军,恕我直言,陛下只怕听不进您的劝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