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 (第1/1页)
“臣请劾皇后,洎景明四年中宫立,皇后之分,上侍天子以勤勉安政,下应皇嗣以承宗庙,皇后一罪,无规劝陛下;皇后二罪,未育皇嗣;皇后三罪,嫔御有失。” “后廷之内,皇后失德,无堪翚翟,神器不继,臣请陛下为长远计下诏择妃。” 众臣倒吸一口凉气,翰林学士无愧文人,当真极尽翰墨书香之气,风骨可堪竹比。 饶是嘴最不可饶人的御史中丞李来济明知皇后独宠,亦不敢弹劾半分。 毕竟东昌公主那颗大树便立在那儿,谁敢多言? 齐珩将翰林学士的话尽数听进,当翰林学士提到皇后三罪时,他的手掌已然不自觉地攥紧成拳。 翰林学士是他经筵日讲官,他知道那是直臣。 所以,他说不得。 齐珩喟然长叹:“卿之言,朕晓得了,内帏之事,不该放到廷议上来,改日再言罢。” 少年夫妻,本就情深,哪里容得下第三人?何况他方从立政殿出来,便与他说,要往他身边塞人。 齐珩如何都接受不得。 能推一日便是一日。 说罢,他给齐子仪递了眼色,齐子仪即刻会意,正欲提他事。 谁料翰林学士将手上的笏板轻置于地,叩首正色道:“古者圣哲之主,皆先立嗣而稳寰宇,此关国祚,廷议之内,请陛下允准。” 齐子仪不禁蹙眉。 齐珩淡笑道:“卿何故如此呢?” 翰林学士只回了四字:“为臣之分。” 齐珩冷笑,果真是极好的四字。 冬雪落至,立政殿内暖如春日,齐珩还未进门,便见那灯火映出的女子身影。 他透过直棂窗便可看见。 浅黄色的烛光,女子身影落在窗纸上,她单拄着头,倚在小案旁。 不知在思索什么。 齐珩低头笑了笑,他想要的,唯一要的,也不过如此。 起码有她在他身旁,他可以不去想枯燥的案牍,也不用去想恼人的国政。 就像,他也忘了,今晨不欢而散的早朝。 齐珩唇边带笑,推开殿门进了去。 第069章夕死可矣五 齐珩推开门,两名女史缓缓施礼,齐珩摆摆手,女史会意,将门紧阖上。 齐珩放轻了脚步,徐徐上前,见江锦书指腹沾着茶水,在小案上一笔一划地写着,齐珩凑近,瞧清了江锦书所书之字。 是“珩”。 齐珩微微一笑,道:“想我了?” 江锦书被齐珩的声音惊了一下,待缓过神来,她笑道:“我确是想你了。” 齐珩将她揽入怀中,他在她耳畔轻道:“让我抱一会儿。” 江锦书轻应了一声。 她知道,齐珩今日心情不佳。 她也知道齐珩因为她耽误了早朝。 他不言,她亦不语。 良久,他方笑道:“又快至除夕了。” 江锦书靠在他的肩上,她笑了笑:“是啊,过几日该安排下新岁的节礼了。” “明之要看看吗?”江锦书举起卷册,要给予齐珩。 齐珩点了点头,打开卷册,待瞧见外命妇镇国东昌公主与华阳公主两行时,齐珩点了点,道: “将华阳公主的节礼划为和姑母一样的罢。” 江锦书缓缓道:“姑祖辈分最尊,合该是相同的,只是阿娘是先帝加封的镇国公主,我亦已然是你的妻子,怎么论,阿娘的节礼,都该是最高的。” “锦书,今日廷议,他们想让我纳妃。”齐珩轻声道。 他不愿瞒她,却也不想让她得知今日在朝上臣工对她的攻讦之语。 “那明之,也是有意于此吗?”江锦书勉强笑道。 不及齐珩张口说话,江锦书又道: “你若纳妃,我不反对,但我只想你能答应我一件事,我生下嫡长子之前,任何人都不可以生下你的孩子。” 这是她最后的底线了。 起码,要保住她自己的体面与尊严。 齐珩一愣,随后紧紧握住她的手,忙道:“我说这个,不是要纳妃,我心有你,断再容不下另外的人,我只是想让你再给我些日子,我定会处理好一切。” “让华阳公主与姑母的节礼相同,是为了让他们安心。” 只有抬高了华阳公主,臣工们才会以为天子有意于王氏,这样便不会那般攻讦江锦书了。 齐珩如此说,江锦书便已知晓他的想法。 她双臂轻揽上齐珩的脖颈,愠怒道:“我还以为...你见异思迁,不要我了。” 齐珩揉了揉她的发髻,他浅笑道:“我永远都不会不要你的。” 江锦书轻声道:“永远,这两个字太过沉重。” 世间之事,瞬息万变,难以琢磨。 谁敢信誓旦旦地称永远? 她虽想与齐珩长长久久,却也不敢轻易将“永远”二字宣之于口。 “可我只想你一直在我身边。”齐珩抱紧了她。 江锦书笑了笑:“我一直就在你身边啊。” 只要他不背弃她,她便一直在他的身侧。 二人相拥良久,江锦书终是提及劝农之事,她道:“劝农的事如何了?进展可顺?” 齐珩摇头,道:“伯瑾一至剑南道,还未及清查剩田,便已遭五场刺杀,幸而他有些功夫在身,我又给他安排了几个好手,这方性命无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