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太子日记 (第1/1页)
元真十三年正月初十 【寅虎本命年凶难多,母后去天清寺为我祈福,坛法大师赠予通透玉石,我本不喜这些叮当玩意,可这一块却看着不同寻常,普通却又难得顺眼,便留下了。】 元真十三年正月廿五 【今日本是寻单将军练骑射武艺,却在营前遇一流浪少年,少年衣衫褴褛灰头土脸,那双眼却灵气十足,总觉得在何处见过,便开口把人带回了宫。】 元真十三年二月初五 【少年已随我入宫多日,从那日说饿了以后,再也不曾开口说话,难道是这东宫让他觉得陌生害怕?】 元真十三年二月廿六 【他开口说话了!今日清明举行祭祀大典,一早母后就催促我,过于心急竟然忘了带上那护身玉石,等返回东宫时碰巧见那少年拿着我写的书法,欲开口询问可耽搁了时辰定会被父皇母后责罚,正当我转身离去时,听到那少年喃喃自语道:清明。】 元真十三年四月初五 【清明聪明伶俐,即便只是旁听,对太傅传授的课业也颇有见解,作为我的伴读倒是委屈了他。】 元真十四年正月初一 【新年伊始,敬神祭祖,焚金拈香。一整日都脚不沾地奔波于各个宫殿,天色昏暗才回东宫,却未见清明,找了一圈竟倒头睡在书房里,外头天寒地冻屋里也无暖炉,清明从头到脚都是冰凉,只见手臂压着的薄纸上写满了为我祈福的话语,低头一看脚边是竹蓖编制的灯架。】 元真十六年二月初十 【昨日在清明面前耍了酒疯,实在是丢人现眼,虽说我与清明也算两小无猜亲密无间,可毕竟我是当朝太子……】 元真十六年,三月初三。 【太傅上了年纪,授课时常常就在藤椅上打起鼾,我见屋外桃花纷然落了一地,便拉着清明逃学,他自然是摇头不肯,我威胁他要是不去,我便抱着他去,再不去我扛着也成。 清明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还是妥协了。桃花林下我们二人不亦乐乎,只不过我再不敢偷尝酒喝,要是再失态……】 元真十八年,六月初六 【大暑伏夏,烈日炎炎。母后与父皇都移去了夏宫避暑,可夏宫近荷塘多聚蚊虫,清明细皮嫩rou易招蚊虫叮咬,自然是不能过去遭罪,好在东宫地窖常年储藏寒冰才得以消暑。 午后闷雷作响,风雨欲来,刘公公送来莲蓬,说是父皇特意送来解馋,从前都是熬炖煮熟后才食用,我看这莲蓬十分新鲜,便直接徒手剥了递给清明。谁曾想不过半个时辰,清明浑身发了红疹瘙痒难耐。一道惊雷后雨势磅礴,传了太医却迟迟不来,想必是被暴雨耽搁下了。我接来热水想替清明擦拭身子,他却死攥着衣服不肯脱下,满脸涨红不知是疹热难当还是……】 元真十八年,八月十五。 【中秋佳节,花好月圆。清明虽不曾表现出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可总在佳节落寞不已。 我原想哄他吃点酒,却不曾想自己也醉了三分,清明身上酒香浓郁,倒是比那桃花酒还要醉人。 月色朦胧秋意缠人,原想扶着清明回屋休息,脚下发软没踩稳,抱着清明摔在了庭院里。 昏昏沉沉下呼吸缠绵,酒热上了头,不知为何……】 元真十八年,十月初九。 【更深露重,我本想留清明在殿内,可无论我怎么劝都不肯,最后似乎是听他喃喃不能如此什么云泥之别。】 元真十八年,腊月二十八 【今日挨了批,父皇说我近些时日怠慢了功课,也许久不去单将军那讨教武术。可顾清明他老是躲着我,简直是莫名其妙!】 元真十九年,二月十五。 【桃花又开了,我与清明虽已和好,但我仍不知他那时为何与我置气。】 元真十九年,三月初三。 【母后今日前来,告知我明年及冠,丞相之女是太子妃最佳人选。我瞥了身边的清明一眼,他竟然毫不在意!】 元真十九年,三月初四。 【顾清明又闹别扭了!今日我让他替我研磨,可他置若罔闻,根本不搭理我!我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我又哪犯着他!简直比那姑娘的心思还难猜!等等…… 难道…… 难道说清明他倾心于我?! 怎会如此!!! 不过…… 也是,毕竟我有恩于他,又处处呵护着他,我从未见他对哪个公主郡主多瞧过一眼,我还以为是他未曾开窍! 原来喜欢之人是我!】 元真十九年,六月初六。 【他为什么靠着我的肩膀!他是不是想让我抱他?】 元真十九年,八月二十五。 【他为什么光着脚在寝殿!他是不是想上我的塌?】 元真二十年,正月十五。 【他为什么不好好穿衣服!他是不是想让我芳心大乱?】 元真二十年,三月初八 【他为什么听到立妃之事如此心烦意乱!他是不是想让我只宠他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