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八零章 王府司马  (第2/2页)
勇士,竟能与我麾下大将旗鼓相当。”    杨铭正要答话,宇文述抢先道:“史万宝今年已经三十九,身上旧伤太多,若是年轻五岁,你那手下不值一提。”    契必喀图冷笑道:“我们铁勒人摔跤,是不看年纪的,怎么?你们大隋还分年龄?年轻人只能跟年轻人打?”    宇文述笑道:“我中原人士,向来敬老让幼,年轻人和年纪大的相争,在我们这叫欺负人,不懂礼,是会被人唾弃的。”    “我们铁勒正好相反,年纪大的才是欺负人,因为他经验丰富,”契必喀图说道。    宇文述笑道:“这就是贵国与我大隋的区别,我们是礼仪之邦。”    看台上的两人针锋相对,校场上的两人继续开打。    摔跤一共四个回合,是以被摔倒次数,以及被摔出圈的次数来论输赢的。    圈子是石灰画成的,直径是十米。    裁判是大隋这边的,出身军府的一个老头,鲜卑人。    看台上的观众们,性质颇高,完全被场内的形势吸引了注意力,一颗心都在为史万宝揪着。    四个回合,两人竟然打了个平手,谁也不能奈何谁。    第一项不分胜负,那就开始第二项,杨铭随手一翻,翻到了射箭。    射箭又分两项,一是射靶,一是射物。    于是箭靶被人抬了上来,距离为五十步,只看中红,不看中靶,这也是与铁勒商讨之后定的新规矩。    按照大隋的度量衡,一步为五尺,一尺相当于后世的30厘米,也就是说,一步是1.5米,五十步那就是75米。    度是长短,量是容积,衡是轻重。    三十步,是校场最常见的射箭距离,超出这个距离,准头就会越来越差,今天这样的高手对决,才定为五十步。    大隋尊的是周礼,在周礼中,射击是六艺之一,世家子弟都会学,叫做“年十五学射御”。    而大隋的射击比较复杂,分五种:白失、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失是射透箭靶,箭靶上空白没有箭失,就叫白失。    参连就是连射,一共四箭,一口气射出,也叫连珠箭。    剡注就是直射,不准抛射。    襄尺是规范射击动作,叫做臂直入箭,手平八稳。    井仪是指四箭射靶,中靶的四箭井然有序,不能乱。    铁勒人射箭可不管那么多,他们只论中不中,所以大隋为了照顾他们的习惯,改的非常简单。    中靶都不算了,抛射直射都不论,以中红次数论胜负。    射箭的讲究颇多,呼吸、风向、力道等,都得拿捏好了。    一人十箭,十次机会。    这种时候,场内非常安静,大家虽然瞧不起铁勒人,但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乱出声,影响人家的射击。    史万岁这边,十箭全部中靶,六红。    浑罗伏也是十箭上靶,五红,史万宝略胜一筹。    接下来就是射活物,活物是一头鹿,射手可以挪动脚步距离射击,如果鹿能走到你面前,你一箭射中,也是你的本事。    但显然不会让你这么轻松。    鹿进场之后,会跟着进来十名驱鹿人,这些人会满场追逐着鹿跑,并且以弓弦音扰乱鹿耳,使得猎物精神紧张,等到其稍有动静便会奔走跳跃的时候,两人才能开始射击。    驱鹿人弹着手里的弓弦,嘴里响着哨音,一直等到那头鹿不停奔走后,快速离场。    随即锣声一响,两人开始射击。    还是每人十支箭。    这一项就比较消耗耐心了,因为谁也知道,不动的物体好射,所以史万宝两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出手,而是箭失上弦在场内来回游动着。    鹿是有视野盲区的,就是正前方和正后方,他们俩在挪,人家鹿也在挪。    嗖的一声,浑罗伏率先射出一箭,没中,弦音一响,那头鹿便已极快的速度跳离了原地,动作非常之快。    两人就这么跟鹿耗着,箭失一发一发的射出。    最后,史万宝以箭筒内的最后一箭成功命中,校场顿时沸腾。    摔跤平,射击胜,第三项是武艺。    兵器架上什么武器都有,包括突厥人擅用的兵器,他们俩可以随便挑,也可以只用自己的随身兵器。    浑罗伏带了马索,双短矛和匕首,史万宝拿了一把陌刀。    然后,浑罗伏死了,基本也是刚一接触,也就几个照面,就被史万宝一刀砍断了脖子。    一身武艺终究是传至大名鼎鼎的史万岁,要是第一项翻出的就是武艺,他们俩的比拼早就结束了。    杨铭直接封史万宝为秦王府司马,顶替庞牛。    宇文述脸都绿了,这特么校场上还能招募手下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