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那_第五章 凤尾香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凤尾香罗 (第6/8页)

是一座的白瓷观音像。在她很小的时候,这座佛像就已摆在他的房间里。可幸只是掉在地上,没有摔碎。他捡起来细看,手指猝不及防被碎瓷的利口割开。

    瓷像的莲花底座上碎开一道裂纹,两半高低不平,再也没法平放。立在莲中的观音只好像跛了足那样倾着身子。他用纸巾盖住伤指,在桌上摆了一会。她又不信邪地接过来摆弄。

    “你小心。”

    “摔碎了啊。”最后她也是一样的结论。

    “还可以修好。”他道。

    “我不知道你信佛。”

    他摇头,“说不上信吧。常人求神拜佛,大抵都是有所乞求。这尊像是mama给我的,在你还很小的时候。她说我的心不宁静,神明的注视或许能让我好过一点。现在祂也离我而去了。”

    祂?她不知道,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神明是怎样形态的存在。是母亲的牵挂与祝愿,更加形而上的玄妙,还是皓首穷经也无法触到的彼岸,水天交际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线?

    答案消失了。

    他痛苦而镇定地望向她,暗暗咽下所有的耻与愧疚。无论她再问任何当年的事,他只是不说。

    1

    会修好?

    会修好的吧。

    “明天,我应该跟你去扫墓吗?”她问。

    他答:“不想去就在家休息吧。我不得不去。”

    “我是说……应该去吗?”她长叹一口气,终究没法将想说的话直说出口。

    她还是这个家的人吗?

    他皱着眉打量她,又露出安慰的假笑,挠了挠她的后脑勺,“你多心了。我们……”

    话语戛然而止。

    他想说,还是和从前一样?这是最好的办法,由他来说却太薄情。说不出口?

    她好像都明白了,也觉弯弯绕绕的,归结起来,终究是说不出口。

    五逃票

    她原说清晨时分就醒,好早些动身去火车站。许是昨夜太过疲倦,两个人不约而同睡到日上三竿。要不是被街道上的游行人群吵醒,还会继续睡下去。

    “游行的人杂碎了广场上的伟人像,说,从今往后是新的时代,国家的未来属于无数的年轻人,而不是偶像。他们要求改革,要求政治T制的自由化,废除审查、监听,建立言论自由。还有……怎么一下就记不得了,大概是‘劫富济贫’之类的话。”她向他带回外面的信息,手里握着厚厚一沓的报纸与传单,神采奕奕,就像nV侠满载而归提着猎物。

    但他对政治的话题意外冷感,眯着眼继续装睡,一会又自顾自说起胡话,明亡于东林党、明亡于嘉靖云云。她不懂那些历史,缠着他要解释。他纠缠不过,被赶着起床。

    “等会你也去上街看看吧。只要置身其中,就会被那种气氛感染。”

    “什么气氛?”他不屑回问,已然做好否定的打算。

    她分外认真地思索起来,“好难形容……这些事本就不是与我们无关,你走出去就能感觉到了。我也好想去参与。人的力量,就是聚少成多才壮大。”

    这话让他倍感不爽。仿佛在她眼中,他态度冷淡是出于孩子气的骄纵,人云亦云的陈词lAn调却是真理——这等毫无逻辑的空洞口号,早就被他批驳过无数次,现在竟然又要被迫反刍。他气得不想说一句话,只幽幽盯着她。她也较真地盯他。两个人针锋相对盯了许久,他又觉忍不住不说话,于是道:“人群不利于思考。”

    “反正你也只是想做不出来的数学题。人间可b做题复杂多了。”

    他戴上眼镜,洗漱过后,正打算不告而别,在走廊上又遇见老板娘。老板娘像和昨晚换了个人,分外热情地打招呼,问他妻子的风Sh是不是好些了。她昨晚给了个生姜外敷的偏方,试过的人都说管用。

    2

    他记得生姜的气味,“这……确实好多了。谢谢你。”

    老板娘微微颔首,投来欣慰的眼神。他也只好僵y地回以一笑,就像拍集T照时,摄影师教人齐声喊茄子。玻璃上映出他的倒影,本就不好的面sE因这假笑更臭了。

    她没看出他满面怨气吗?还是正因看出了,才故意说这番话,要他心软?

    原来他与那位nV士在旁人看来是夫妻?被旁人如此误会,无从解释,他忽然又感到与她亲近,仍旧转回房里来,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路上,他原还想着把话说清,她不该那样轻蔑他所重视的事物,来到她面前,又是无语凝噎。人与人本无需相互理解。

    他只问她:“还是决定走?”

    “这座城市已经没有我待的地方了。”

    她望着梳妆镜别上最后一枚发卡。

    游行让街市变成幻梦的场景。万人空巷,沸反盈天,“有志者事竟成”的激昂情绪像是倒翻的酒瓶,不断用气味昭示自己的存在。满面墙的小广告一夜之间被涂抹g净,覆盖以俏皮的讽刺或张狂的涂鸦。人群中多是年轻的面孔,有的还未脱稚气。认识另一个陌生人变得无b容易。只是一本读过的书——你读过李泽厚?你竟然也读过——就能让失落的灵魂遥远相连,为同一景愿而奋斗的他们志同道合。

    格格不入的生疏感像一只不合时宜的面具,镶在脸上,他反而感到轻松自在,与她手牵手漫步于熙攘的人cHa0,模样像极了恋人。她没有说话,眼神沉醉地望向四周,悄悄地依着他的肩。他眺过无数人的脑后,望见天地清远,意识到自由原是广漠的孤独,无关他物。

    2

    他们正走过市中心那座臭名昭着的烂尾楼。空有残骸的水泥钢筋,野蛮地矗立道旁,高耸入云,无人管问,像城市病变的瘤。钤的父亲说,那座工地上曾经砸Si了人。其中一个Si者的jiejie是块y骨头,不依不饶讨要说法,聚众上访,静坐示威,说她家红三代,爷爷是长征时期就跟党走的老革命,丈夫是越南战场的退伍老兵,在新中国就没碰上过这么没天理的事。情况闹得人尽皆知,工程也被迫搁置。再后来政府领导换届,新官上任,这就彻底变成收拾不了的烂摊子。开发立项时宣称的时代新地标,最后就是这副模样。

    “完全看不出眉目啊。”她似懂非懂地点头,注意力仍在人群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