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 (第1/1页)
当初有多麽自信满满,此刻的我就有多麽焦虑。 我坐在书桌前,盯着电脑萤幕,那片空白的文件像是一面无情的镜子,映照出我内心的空洞与混乱。 我回忆着当初信誓旦旦接下这个责任的自己,现在却连一个字都挤不出来。若是能回到过去,我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堵住自己的嘴——究竟是哪来的自信,让我接下下半年活动的主要负责人? 烦躁地叹了口气,我果断阖上笔电,觉得再继续待在书房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无助,於是,我起身走向客厅,随手打开电视,瘫倒在沙发上,漫无目的地按着遥控器换台。 政党倒台、影后出轨、家暴事件……一条条新闻标题闪过,我却连一秒的兴趣都提不起来,手指无意识地继续按着遥控器,直到某个频道x1引了我的注意——一个关於犯罪案件分析的节目,然而,还没等我看清内容,画面便进入广告。 百无聊赖之际,我拿出手机,熟练地点进游戏,花了五分钟快速完成每日任务後,回到主画面。 屏幕上显示着那间熟悉的虚拟咖啡厅,空荡荡的,没有一个来客。我盯着画面,不禁喃喃自语:「祁晨,你可不可以帮我写方案?」 游戏里的祁晨,是一位陶土创作家,同时也是大学的兼任教授。优雅的指尖轻轻划过泥土,能塑造出细腻且富有灵魂的作品,而笔下的理论更是严谨且富有深度。 这样的他,若是来帮我写方案,应该是轻而易举吧? 可这念头才刚浮现,我便忍不住苦笑出声。怎麽可能呢? 他终究只是游戏里的人物,与我隔着一层冰冷的萤幕。而现实中的方案,还是得由我亲手去完成。 就在我退出游戏的同时,电视节目回到了正题,但我却没再关注,而是随手继续转台。画面一闪,一个模糊的背影映入眼帘,萤幕下方的字幕清楚地标示:「新晋创作家即将举办展览。」 我下意识停下转台的动作。 这位创作家的作品以陶土为主,这让我不禁想到祁晨。明明是个总是冷漠寡言的人,却能用双手捏造出带有温度的作品。节目主持人开始介绍这位创作家的背景,说他年仅二十五岁,却已在艺术界崭露头角,作品售价高得难以想像。 我的心不自觉揪紧了。 二十五岁,举世闻名;而我,二十七岁,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社工。曾经,我也怀抱着改变世界的梦想,可现实一次次将我的热情磨灭,将我的理想消耗殆尽。 人b人,气Si人。 眼泪不知何时涌上眼眶,我低下头,不愿再看电视。背景音成了模糊的嗡鸣,而我则沉浸在对自我的苛责与不满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 如果……邀请这位创作家来我们机构,教导孩子们陶土创作呢?他会答应吗? 这个想法突如其来,却让我开始思考可行X。我拿起笔和纸,在上面列出几点可能的诱因: 我们的机构隶属公部门,与我们合作,等同於与政府合作。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来自弱势家庭的孩子,这也是一种公益行为。 可以传递陶土创作的价值与温度。 写着写着,我的笔停了下来。这些理由,真的能够说服他吗? 怀抱着忐忑与不安,我打开电脑,开始撰写邀请邮件。不仅写给这位创作家的经纪人,我也同时搜寻了几位从事陶土创作的老师,一并发出邀请。 邮件的最後,我加上了一句备注:「由於我们是社福机构,经费有限,因此指导费恐怕无法达到老师的预期,还请见谅。」 寄出邮件後,我瞬间後悔了。 他一定不会答应吧?这种突兀的邀约,光是想到他们可能读到邮件後露出的困惑表情,我就觉得尴尬得想钻进地洞。 但更矛盾的是——如果他真的答应了呢? 心跳不受控制地加快,我抱着抱枕,眼神游移不定。 拒绝很尴尬,答应……好像更尴尬? 清晨的yAn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落在床边,温暖却刺眼。我皱了皱眉,还未清醒,手机的闹铃便适时地响了起来,将我从迷迷糊糊的状态中拉回现实。 我伸手在床边m0索,关掉了那恼人的声音,却没有立即起身。被窝的温暖让人沉溺,我只想再赖一会儿。 即便眼睛还未完全睁开,我的手已经自动自发地拿起手机,习惯X地滑开萤幕,检视是否有新讯息。 几封未读邮件的通知跳了出来,我的视线迅速掠过那些陶土老师的回覆,最後停在一封来自「Levis」那位创作家的信件上。 心跳,莫名地加快了一拍。 他……会答应吗? 我屏住呼x1,手指在点击邮件的那一瞬间竟有些颤抖。邮件迅速展开,一行行黑sE的文字映入眼帘—— 「非常谢谢贵机构的邀请,但由於Levis本人的工作繁忙,因此无法参与,敬请见谅。」 拒绝。 视线缓慢地从那几个字上移开,落在信件的末尾。他们还贴心地附上了几位其他陶土老师的联络方式,甚至简短地介绍了对方的教学经验,看起来不仅是有备而来,还显得相当周到。 这是多麽客气又T面的拒绝啊。 我盯着那封邮件看了许久,彷佛在等待某种奇蹟发生,期待它的内容能够在我不注意的时候改变,但当然,这种事情不会发生。我叹了口气,指尖在键盘上踌躇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简单地回覆:「非常感谢老师的回信,希望未来有机会可以合作。」 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我却感觉心里像是被什麽cH0U空了一块,空荡荡的。 其实早就猜到了这样的结果,对吧?这麽大牌的艺术家,怎麽可能会因为一封毫无x1引力的邀约而拨冗参与? 但知道是一回事,亲眼看到「拒绝」两个字,却又是另一回事。 即便已经努力让自己不去在意,但在接下来的梳洗、换衣、出门的过程里,我的心情依旧无法摆脱那GU沉甸甸的失落感。 搭上公车後,我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思绪依然停留在那封邮件上。yAn光依旧灿烂,城市依旧喧嚣,可我的心却像是被罩上了一层灰蒙蒙的薄雾,怎麽也挥之不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