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4,云外笙歌岐薛醉,月中台榭后妃眠 (第2/4页)
人第一次使唤,六局四司虽不至于此时就赶着奉承,但毕竟好处给够了,也很快制了出来。 宫中旧人格局已定,按等伺候就是了,四个新人却是全然陌生的面貌,不知日后造化如何,从上至下盯着他们的眼睛不少,把他们的事儿都看得透彻,再细微的地方也瞒不过这种眼睛。譬如四人的衣物自然是才人的等级,颜色都是些浅碧轻黄,如嫩柳般清新却不尊贵的颜色,也并没有什么别出心裁的花样。 毕竟是拜见皇后呢,温恭谨慎是最好的。 到了请安之日,宫中各处都是卯时便开始有了动静。皇后宽和,体谅嫔妃,请安之时夏日便定在辰初一刻,妃嫔们便按照自己距离的远近定好了起床的时间,纷纷地盥洗,梳妆,用过早膳,往皇后宫里来。 因宫中人少,四个才人便是第一次请安,也大略根据衣饰分得出是印象中的谁。贵妃淑妃身份仅次于皇后,因此来得也是嫔妃中最迟,四个才人跟着主位轿辇而来,便也看全了这满宫嫔妃。 贵妃淑妃甫一出现,皇后蓬莱殿正殿之前,便响起柔声细语的问安寒暄声。此时多少看得出点人缘好坏,众人自然先对贵妃行礼,贵妃也只是略一点头,应答一两声,旁人也不多言语,只淑妃问了两句胎相可好,身体如何的话。随后人群便像是水流一般,向着淑妃那边流去。 淑妃笑盈盈与人对答,跟在身后两个才人也被隐隐约约扫了无数眼,却没人多问什么。毕竟这是在皇后殿前,行礼问候也算了,若是认真拉起家常,那算怎么回事? 天气凉爽,太阳还没彻底升起来,站在庭院里呼吸空气,倒也觉得舒服,气氛又和睦,没有几个才人原先料想的唇枪舌剑,指桑骂槐,阴阳怪气,倒是宁静得很,闲话几句,倒也不觉得等待令人不耐。 其实皇后从来不让嫔妃在外苦等干熬,冬夏两季都是叫人请进去纳凉,烤火,喝茶闲话等待的。但因蓬莱殿花木繁多,是宫中最盛,天气好的时候,众人倒也愿意在庭院里说说话,看看景。 少顷,皇后身边女官便过来相请,众人次第入内。 四个才人现在还没有插话参与的资格,便默不作声,只悄悄打量整个蓬莱殿。 蓬莱殿作为这位被称万岁的皇后居所,自然有其富丽繁华的一面。只是这也不是纯然的奢靡无度,而是一种屹立不倒的气势,一种沉定端凝的姿态。无论是错落有致,繁盛丰茂的花木,还是安静各司其职,整肃非常的女官宫人,都透着一股盛宠,皇后,天下之母应有的气定神闲。 就连在这里伺候的宫人,也有一种凝定整肃的气,个个进止守礼而优雅,姿态恭敬而舒展,丝毫不令人觉得逼仄,猥琐,打理得干净整洁,穿不同等级的服饰,分毫不乱,面上的笑容温柔,真切,又不过度热情。前来请众人入内的女官,更是言谈带着几丝文气,答几个高位嫔妃的话,亦是滴水不漏,谁也不曾慢待,更不曾误了事,顺便也引着众人依序进入。 入内后,四人便见蓬莱殿正殿内,上面是皇后的坐席,设着屏风,羽扇,香炉,几案,瓶花,下首则左右设了十六个坐席,次第有不同等级的座褥,几案,陈设,显然是给四妃,九嫔等嫔妃所备。 才人轮到的自然是最后的,且还不能立时入座,得先静静站了,恭候皇后升座。 正殿后隐隐传来人声,显然是皇后凤驾近了,殿中便无一人声,都在静静等候。四个才人从选秀开始到结束,就没有见过帝后中的任何一人,但在宫外他们也听了许多真假难辨的传言,都是皇后如何贤德,帝后如何恩爱的话,心里其实对皇后颇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与忐忑。 都是大家出身,见识不凡,读书识字的才人,以常理论断,皇后有如斯地位,如此荣耀,要不然是确实为天下第一等贤德聪慧之人,要不然便有古往今来难得一见的宠爱,要不然便是手段极高,无人可以争锋。皇后或许不会把他们当一回事,可是他们却不敢把这次见面当一回事。 片刻后,只闻水晶帘幕微微作响,两个宫人从旁分开,面容肃穆端正的年长尚宫前导,宫人簇拥中,盛装华服,簪珥鲜明,明眸顾盼,颜如渥丹的皇后缓缓步出。 他一手放在小腹处,显露出隆起的弧度,面上神情柔和,眼中含着端庄得体的笑意,扶着宫人之手,在一众整齐且柔和的问安声中走到正位之上,含笑点了点头:“平身吧,都坐。” 除了四个才人要等着专门行礼外,其余众人便纷纷道谢,款款落座。 瑞香端坐在上,看向尚仪女官,微微颔首示意,尚仪便站在阶下,以清亮悦耳的声音道:“皇后陛下宣卢才人,杨才人,王才人,常才人近前。” 四人悉悉索索,低头垂目,缓步上前,在尚仪唱礼下一齐大礼参拜。 觐见皇后的礼仪早就被教过的,贵妃和淑妃也曾叫人提点,四人出身毕竟不错,此刻便稳稳当当地近了前,再度行礼。 瑞香和他们没有什么好说的,但不得不提心里还是有些好奇,到了眼前,自然也是要看清的,便柔声道:“不必拘谨,抬起头来说话。” 四人都是经历过残酷礼选的,闻言便缓慢而端庄地抬头,目光仍谨慎地向下看,只按照宫中和家里所教,不会令贵人觉得不敬的方式,以余光观察。 离得近了,便越发觉得皇后身上有一种慑人的气息,且容貌比远看那模糊的感觉更清晰地美丽。算来他也是三十过了的人,却丝毫不见颓势,仍旧盛开,明光照人。似乎也唯有如此美人,才能二十岁出嫁,幸运地遇上未婚夫君由藩王为皇帝,自己也成了皇后,又荣宠不衰,生育皇帝一大半的子嗣,直至今日。 礼选既然以才德为要,选取的人便不是以容貌优胜,平心而论,十五六的年纪,又是入宫,不可能不美,但皇帝宫中谁不是有盛极一时的美貌?他们也恰如身上的衣衫,有三春嫩柳的清新,却少了美艳丽色。 瑞香在几人脸上看了一番,便含笑夸赞道:“贵妃,淑妃,贤妃,当真是辛苦了。” 贵妃和淑妃都躬身谦逊道仰赖帝后恩德,并非自己之功——贤妃没能来,瑞香也不让他来,好好养着就是了,何必为此奔波? 瑞香便叫人拿了两个锦盒出来,由宫人送到二妃面前:“拿去玩吧,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稀罕——我也不知道,如今竟然时兴起这种小如米粒的珍珠来,不过难得的是晶莹剔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