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婚迎亲 (第2/3页)
长长的鞭炮声响彻武亲王府门外,李枢瑾的迎亲队伍正式出发。 武亲王府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从武亲王府一直绵延两里多。 打头的是李枢瑾,他身着大红色喜服,金绣蟒纹,胸前戴着大红色绣球,昂首挺胸坐在一匹神清骨峻的高头大马上,更衬得他面如冠玉、姿容胜雪、贵气天成。 李枢瑾后面是他的好友陶柒、高黎等八人,八位公子外貌皆是仪表堂堂、风流倜傥,皆身着绛紫色锦袍,同样骑着形象矫健俊美的千里马。 在大旭男子迎亲,新郎身后要有好友助阵,陶柒等人一早便预定了此位置,今日同他一起去接亲。 陶柒等人后面是旗、锣、伞、扇,皆着红衣,锣鼓喧天,置于红缎绣花八人抬的花轿之前,花轿后跟着迎亲随从。 整个迎亲队伍共计200人,取意二人同心,百年好合。 大锣大鼓响彻京都城,迎亲队伍浩浩荡荡,步伐整齐,从武亲王府到唐家原只隔几个巷子,李枢瑾却要从武王府的巷口绕着京都城的吉巷一直绕道城外再进城。 一路敲敲打打,声势浩大,他们控制着步速在午时附近到达唐府。 唐家。 唐母将一碟红烧鱼递给已然身着凤冠霞帔的唐媱,温声说道:“糖宝,吃一口。” “嗯。”唐媱接过筷子,在一条红烧鱼的头、腹、尾三处各夹了一口,又慢条斯理夹了几口红烧rou和白米饭,感觉腹中饱了方才住口。 这是大旭的传统,女子出嫁上轿之前的上轿饭,有一条红烧鱼、一碗红烧rou、一碗白米饭,寓意红红火火、年年有鱼。 红烧鱼要头尾皆吃,寓意有头有尾,夫妻一心一意,白头到老。 唐母望着唐媱细嚼慢咽的样子不自觉红了眼睛,忙拿出帕子摸了摸眼泪,笑道:“娘亲这是高兴。” “娘亲。”唐媱放下手中的碗筷,一把抱住唐母的腰,脸颊贴着唐母的胸前轻蹭,眼泪也刷刷落了下来。 唐母揽着她的肩头,伸出温润的手掌摸了摸唐母的发顶,柔声安慰道:“别哭,别哭,娘的糖宝,大喜日子不许哭。” 说着她又劝了唐媱两句,让百合为细细为唐媱补妆,望着唐媱花姿月貌、貌若春晓的精致容颜,唐母心中一阵甜一阵酸,这是她最疼爱的女儿,如今将要嫁作他人妇。 唐母转身摸了摸眼角的清泪,岔开了话题问道:“什么时间了?” 一旁的丁香细细得回她:“将近午时了。” “娘亲,您先去正院吧。”唐媱听了后抬眸温声对唐母说道,武亲王府商议的从唐府出发的吉时是午时三刻,李枢瑾需在唐府拜了唐家父母后才能见唐媱。 唐母思忖了一会儿,点头应下,她又朝前抱了一下唐媱,才应道:“好。” 说着,唐母便离开了唐媱的闺房,朝着前院走去。 唐母走后,丁香和百合又细细得帮唐媱整理仪容和着装,苏苏凑到唐媱跟前娇俏道:“唐jiejie,紧张吗?” “不紧张。”唐媱朝她温柔一笑,看着她圆鼓鼓瞪着的眼睛剪水秋瞳划过笑意。 苏苏眼睛瞪得更大了些,水灵灵得望着唐媱道:“唐jiejie真不紧张,我都紧张了。” 她刚才站在原地手心冒汗,和唐媱说话心也是“砰砰砰”得跳,她对于唐媱说得不紧张觉得不可思议。 唐媱倒是没有骗她,她是真得不紧张,因为这一世已经经历过,尽管各种仪式较之今天简陋了些,可能是这一世她心如止水没有期待吧。 苏苏倒是真怕她紧张,凑到她跟前跟她温声细语聊一些贴己话,逗她开心。 “咚!”“噼里啪啦!”一阵锣鼓喧天之声骤然响起。 “唐jiejie,他们到了。”苏苏蓦然瞪大眼睛,朝着唐媱轻语。 唐媱听着外头震天的锣鼓声和鞭炮声,心跳终于快了几分,双手不自觉交互攥住指尖,轻轻点头目光茫然喃了一句:“这就到了。” 语气轻飘,一瞬消失在空中,听不出是怅然还是欣喜。 “丁香,把红盖头给你家小姐盖上。”苏苏唇角笑盈盈轻声喊着一旁的丁香。 唐府门口,李枢瑾下马理了理仪容着装,昂首阔步朝着唐府正厅走去,礼赞人、陶柒等人随后。 武亲王府管家则在唐府门外巷口分发红包,每一个在场观礼凑热闹之人皆有。 “好大的红包。” “新郎真是俊美!” “这迎亲队伍真是排场!” “红包每人都有,好大的手笔……” 唐府门口凑热闹的百姓窃窃私语,说是夸赞武亲王府礼节周全、阔绰,言语中多是惊羡、赞叹之意,门口唐府的几位小厮听着不觉挺直了腰杆,这是武亲王府对他们小姐的尊重和重视。 “岳父,岳母。”李枢瑾对着正厅的唐父唐母恭敬揖礼问好,眸光灿然,容光焕发。 李枢瑾和唐父唐母在正厅客套了两刻时间,然后李枢瑾拜别唐父唐母朝着唐媱的院中走去。 “唐媱。”李枢瑾看着床上盖着红盖头,身着正红色凤冠霞帔的唐媱轻轻唤了声,目光怔怔,语气轻喃。 唐媱隐在红盖头下的眸光低垂,轻轻应了声:“嗯。” 李枢瑾凝视着唐媱露出盖头外细腻的下巴间,目光痴痴缱绻,让陶柒苏苏等人捂着嘴笑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