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涸逢润_燕窝红白鸭子苏脍、雪菜排骨炖笋和鲢鱼头火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燕窝红白鸭子苏脍、雪菜排骨炖笋和鲢鱼头火锅 (第1/1页)

    在意大利文里,提拉米苏有“带我走”的含义,带走的不只是美味,还有爱和幸福。

    从叶清润来他家送菜谱到叶清润离开时,沈逢衣做了很多次提拉米苏。西点的确是他的软肋,无论配方怎么调整,都还不如按叶清润原配方上做出来的好吃。

    冰箱里堆满了试验品,沈逢衣挑了个味道还不错的,准备送给唐沛霖。

    唐沛霖最近忙江苏农博会忙的不亦乐乎,他被邀请去南京担当美食区顾问,全程参与筹备和主持工作。

    ……

    收到叶清润走后第二天发过来的微信时,沈逢衣正在给老妈做燕窝红白鸭子苏脍。

    上次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燕窝,老妈不爱吃甜的,老沈在外面出差,刚好沈逢衣回家,就顺便给老妈做点爱吃的,顺便拍自己自媒体上新一期的视频素材。

    燕窝红白鸭子苏脍出自《清宫御膳》,是一道清代的宫廷御膳,相当于现代的国宴,沈逢衣翻到的时候就觉得喜欢吃鸭子的老妈会满意。

    原料很简单,就烤鸭、白卤鸭、燕窝三样,但做法可一点也不简单——先用吊炉烤只鸭;再用南方白卤的方法卤只鸭,南白北红,卤汤留用;燕窝要用白卤鸭汤蒸制20分钟后滤出鸭汤,如此反复蒸制三次才行;最后用白卤鸭汤制作芡汁,浇在燕窝和鸭rou上。

    叶清润微信发过来的第一条消息是张在遂昌进山采高山白马玉笋的照片,高海拔的白马山玉笋在盛夏时节方才登场,人们上山摘杨梅时采笋,所以“白马山玉笋”又谐音称“杨梅笋”。

    照片里有只手被玫红色的杨梅染的通红。就算这样沈逢衣也认出是叶清润无疑。

    收到叶清润第一条微信那天,他回复说:“遂昌我还没去过,有啥好吃的多发点过来!”

    这是他能想到的表达“保持联系”意思最婉转的说法。

    然后,就有了接下来的这些照片。

    三层楼火锅、雪菜排骨炖白马玉笋、焦滩鲢鱼头火锅、风炉姜母鸡、香藤炖土猪脚、黄米粿……

    每张照片后边都有做法和口味的描述:

    红彤彤的炭火烧得哔啵作响,三层楼火锅的底部深埋一层遂昌高山大萝卜,一个就能铺满一整锅,萝卜浸着从上往下流淌的rou香味,慢慢煨透出浓香;第二层是煎过的农家盐卤豆腐,巧妙化解猪rou的油腻浓重;第三层是新鲜猪五花rou和新鲜猪血,佐以大葱、生姜等辅料,用三角风炉锅烹饪,每一层都能挖掘出不一样的风味。

    新鲜的高山白马玉笋像观音玉指,山泉水浸染中长大的笋切片后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脆嫩无比,鲜甜美味,辅以排骨的鲜香和雪菜的咸香,十分诱人。汤滚盛出,放至遂昌特色风炉之上,炭火的烘烤将雪菜的酸味融入汤水之中,汤汁浇入米饭,酸辣爽口,一口菜一口汤一口米饭,下饭神器。

    来自乌溪江里的生态鲢鱼头,脑袋特大,先炸至金黄再炖,炖煮后外酥里嫩,与当地的农家豆腐、薄荷叶、嫩水黄瓜、土豆炖煮而成,加上蒜苗调味,吃完再来一碗nongnong的鲜汤,微辣又不失鲜美。

    独特牛奶香气香藤的加入,减轻了猪蹄原本的厚重肥腻……

    不同于大部分江浙菜系的清淡精致婉约含蓄,可能因为山脉众多,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处山间的遂昌,混合了乡野豪迈之气,自成一派美食体系。

    ——

    沈逢衣突然发现他对叶清润的过去了解太少了,他自己上学毕业参加工作跳槽几家公司,工作两年多后自由职业,这是很多年轻人都经历过的,多么普遍。

    但叶清润也经历过这些吗?学厨是非常辛苦的过程,尤其像叶清润这样被师傅手把手带出来的,也许当沈逢衣他们聚会娱乐的时候,叶清润的业余时间就是练习切土豆片土豆丝,练习颠锅,学着配菜,学着掌握火候。

    沈逢衣终于有些明白跟叶清润共处的时候,那种消不去的距离感从何而来,叶清润离群索居的性格又从何而来。

    ——他们原本是两个世界的人,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因为缘分才冥冥之中相遇。

    隔天,沈逢衣到厨具新品推荐会现场。来的人很多,还有媒体。他在台上演示,下面不断有人用相机或手机拍照,时不时亮起闪光灯,晃着他的眼睛。沈逢衣强忍不适,面带微笑。

    他把烤好的牛rou连着酒汤倒进铸铁锅里,煮沸后放入黄油煎过的口蘑,胡萝卜和洋葱,盖上盖小火焖二十分钟左右。

    这二十分钟时间里主持人开始介绍品牌以及制作工艺,传热均衡,可以把原料的味道发挥到极致等等。

    她介绍完这些,锅里的牛rou也好了,锅盖掀开,惊叹吸气声此起彼伏。之所以选择红酒烩牛rou,就是因为这个香味绝对能把全场震住,rou香酒香菜香,经过沈逢衣的处理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主持人在身后向沈逢衣竖起大拇指,沈逢衣笑笑,退到场边。

    他刚站定,就被到场嘉宾围住,都要向他取经这道菜的烹饪诀窍。他拣着重点说,深灰色西装裤的屁股口袋里手机振了两下,有新的微信消息进来。

    自从跟叶清润互通微信开始,沈逢衣就习惯把手机放在屁股口袋,这样能马上感觉到。

    有个女嘉宾正在问他,“要买什么样的牛rou比较适合做这道菜?牛腩可以吗?”

    沈逢衣抬手往下压一压,示意稍等,背过身去看了眼手机。

    微信来自叶清润,还是照片。

    不过这次不是吃的,是一盆盆姹紫嫣红的鲜花和葱葱郁郁的绿植。

    沈逢衣大部分都认识,甚至还有几盆比较少见的网红观叶植物:鳟鱼、烟花、五彩蜗牛、牛仔舞秋海棠。

    他转回身,先回答那个女嘉宾的问题,“牛腩可以,半肥半瘦的rou炖出来最有味。牛腱子更好,禁炖。”

    说完他点头对大家笑了下,“不好意思”,他分开人群,走到僻静的角落里去了。

    而与此同时的叶清润,正站在五百里之外遂昌县一家花店门口。

    花店老板指着那几盆花说,“你买这个没错,红双喜,香味浓,或者黄金庆典,开的时候有淡淡的茶香味和草莓香气。”

    叶清润闻了,明明是一样的花,但不知为何,味道就是没有那个人家里的香。

    什么时候开始想买花的?

    昨天,还是前天。

    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小县城租房住,每天回去都太清静,习惯了一个人的他竟然开始有些不适应了起来。

    沈逢衣家的南向小阳台留给他很深的印象,忍不住自己也要买一盆。

    到附近的花卉市场一问,却再也找不到在沈逢衣家里闻到的味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