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第1/1页)
离开了朔州城,与赵匡胤和王彦超道别後,马车箱内坐着的是赵匡济、高怀德、郭崇威与董遵诲,驾车的则是後辈小生的杨光义。 旅途上从未少过赵匡胤偕同一起的高怀德,看起来神情有些落寞地说: 「为了避人耳目,我们也来改个名吧,我想好了我就姓在山西很多人都姓的刘,叫刘守忠吧。」 同样是後晋的官僚子弟的董遵诲,也同意了此议地跟着说: 「我也跟着舅舅姓刘,反正我平时跟他就像是亲兄弟一样,再加上最近又很高兴地认识了杨小兄弟,也敬佩着他的为人和聪明才智,又是当朝宰相的名门之後,所以我就取名叫作刘庆义吧。」 「那我…」赵匡济想了半天想不出来,也想跟着改名的他,最後只好学着董遵诲的口吻说着: 「我最近也很敬佩王彦超王英雄的为人,他在我跟匡胤最克难的时侯还资助了我们五十两,所以我和他都是姓王,算是它的远方舅舅,名字就叫王政忠吧,听起来b较‘正宗’的样子,也是自山西来的。」 它趁王彦忠不在这里时,才大胆地说与他同姓,不然以它的身分和实际年龄来看的话,当王彦超的祖宗都还嫌不够。 「那我…也已经改了名了,那假如别的人问起我是从哪来的话,我就会说我是朔州旁边的应县人,也就是我当初在那边耕田、被郭威挖掘到的地方…。」现在已是叫作郭崇威的杜崇,跟着也有些落寞地更改着。 郭崇威一边说着,一边不断地抚m0、掂了掂赵匡胤临行前,塞给他的一只狼牙bAng,并且赵匡胤还教了他自己所悟出的‘盘龙bAng’bAng法。 题外话:往後只要是每次听到有人提到了‘盘龙bAng法’这个名,赵匡济王政忠、光乘都会觉得很怂土,而直摇头。 而杨光义虽然在前头听着他们的改名主张,但他知道自己目前还不用改名,想着其实杨光义这个名字也不错,简单又好记得。 「这次我们先是去找我的父亲高行周,去他那里待着先,才能跟着朝廷和大军的行动,知道如何能够相对作出必要的回应。」高怀德刘守忠对他们提出来跟之前不同的计划,但其中不难看出他的归心似箭,担忧着自己的老爸。 「那这样也没什麽用处啊,现在高老爹和被人认为的杜威是呈敌对的关系,不可能混的进去杜威的营帐里,挟持他的。」赵匡济王政忠也跟着提出了其中的难题。 「更何况是去高姐夫和归德军的所在地宋州的路上,也必须要经过杜威和天雄军所在之处的邯郸城,以及晋帝所在的汴梁开封城之间,是不太容易躲过十万的叛军和八万的铁鹞军的耳目的。更何况,时间上面也可能来不及。」懂得地方地理位置的董遵诲刘庆义,虽然知道可能会使高怀德听了不愉快,但他还是坚持将正确的事实讲述出来。 当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 「我倒是有个法子,不晓得你们愿不愿意听我说?」初次跟他们一同进行军事会议的郭崇威问道。 「请说吧。」赵匡济王政忠与高怀德刘守忠和董遵诲刘庆义,面面相觑後道。 郭崇威开始说着: 「目前杜威肯定是利用着耶律德光的名义率军南下,而且并没有动用到契丹军的一兵一卒。原本自契丹国出兵号称的那四十万,其实只有三十万的大军,也只有作为前锋部队、以李雄为领导的八万铁鹞骑兵有出动而已,其它的二十二万大军则原封不动的待在契丹国境内。」 他T1aN了T1aN嘴唇又道: 「也就是说,他们原本的计划就是要以杜威的那十几万的晋军叛军为底线主力,和八万先锋的契丹铁鹞骑兵,一起将兵力只有一半的晋国给扳倒。」 「你不是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那R0UT内沉睡着,怎麽知道得怎麽多呢?」赵匡济他们不约而同地一齐问着他。 郭崇威吞了吞口口水道: 「哈哈,俺跟它们在暗处接触多了,不知不觉地都已跟着它们的思考模式了,而它们大部份的时间也确实都是跟那牛R0UT相互交流着,那R0UT就像是个传话筒、情报的中继站一样,所以我所知甚多。」 这下子大家听了都乐了,郭崇威则继续说着: 「所以我们可以趁双方还正在对垒的时侯,临摹小高的父亲高行周的笔迹写信给杜威,假意要派使者前去投奔杜威,我等便乔装使者混进杜威的营帐,到时侯就近将杜威给挟持住,接着由相貌跟他一模一样的我来取代他,再由我去发号假司令将十万的晋叛军,归还给晋朝不就得了。」 高怀德刘守忠突然接下了他的话,继续补充、分析道: 「那到时侯耶律德光的计划就完全被我们给破坏了,到了那个时候就只有李雄的八万骑兵要对付,再回到了晋帝手上的接近十万与从叛变回归的十多万晋军,总共是二十万b上八万李雄的铁鹞军,定可夺回优势。」 赵匡济则是b他们其他人还清楚了解––– 不管是叫杜威,还是被称为郭威,它怀疑他可能都是安古軚这一异星人,所化身成为的人偶。因为它怀疑事前破坏掉的安古軚的只不过是个R0UT,安古軚本尊的中枢神经当时并不存在於那躯T内。 况且安古軚是代替耶律德光安巴坚来执行耶律德光的计划的,所以也可说为它就是耶律德光,而且是不会轻易地就此放弃的。 赵匡济也分析着最怀的情况是:他们失败被杀或是被俘虏了;或者是晋出帝在那之前就被迫投降了,那只好拼命去挟持杜威形T的安古軚再用它去取回优势了,那到时侯十万大军到底是属於哪一方势力的,就很难去预估了 虽然觉得并不是很妥当,但是赵匡济觉得如今也只好如此了: 「好吧,我们就按照这个计划执行吧,想不到这里地球还有你这般智慧超然的神人,对於我们来说真是可喜可贺。」 高怀德刘守忠和董遵诲刘庆义也附声同意。 郭崇威则道: 「一个人假如被圈禁了将近二十年,无法自由行动和思考,那他最终所剩下来的已经不是智慧了,而是一GU气,用另一种方式来说明的话,也就是说–––我火了!」 「嗯。」赵匡济等都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那接下来先写信到杜威那边去吧,然後我们就按计划行事,毕竟总该做个了断了。」这是赵匡济最後下的结尾。 而这场在马车上举行的密会,就是後来着名於後世的–––“马车会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