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剧场清明回忆篇 (第1/2页)
滁州·观棋书院内 姜吉几次瞄向姜禧,偏偏姜禧倚着脑袋盯着窗外神游太虚,心思早就飞了,自然没注意到姜吉的那些小动作。 趁着夫子转身之际,他飞快地丢了个纸条扔到姜禧桌上,打着手语比比画画,“看呐,快看。” 这个纸条打断了姜禧的出神,她慢吞吞地拆开,只见里面歪歪扭扭的写着,“欲与梁家赛马近郊赛马,来否?” 姜禧瘪了瘪嘴,她不耐和二叔家那两个小子相处。说是亲戚也不算是,梁二叔是姜老太爷挚友之子,挚友离世幼子尚小,姜老太爷重情义,就把孩子收来养着了。梁二叔成家后也搬了出去,只是每年都会找个时间来相聚。 姜禧摇了摇头。她才不去,姜吉是个闲不住的,和那个梁彬凑在一起不是蹴鞠就是赛马,样样都要比,无趣的很。 “啪、啪、啪”,是夫子的戒尺敲了三下。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春日风光大好,守在屋里岂不浪费?都出去走走,寒食节归来后,将这几日见闻感受写成日志上交于我。” 夫子抿了口茶,刻意抻长了点时间才开口道,“行了,各自散去吧。” 散了学,教室中一时乱哄哄的。姜吉早在夫子话音落下时就翻窗跑了。姜禧也根本没什么书本可收拾,拖拖拉拉的眼睛一直斜着前方。 裴玉檀一身碧色云锦春衫端坐在前,慢条斯理的归拢笔墨。微风吹起少年脸颊两侧垂落的碎发,平白又给这书生意气中添了几分神采。 室内人走了一大半,裴玉檀才悠悠起身往外走。姜禧紧随其后跟上去,“檀哥儿也回家嘛?一起走吧。” “不回,梁文与我去近郊踏青”。裴玉檀走在前面语气闲散,头也不回的扔下句话。 “啊?你也去啊”,姜禧在心里骂了姜吉一句,早说裴玉檀会去,她早就答应了,非要扯什么赛马。 说话间到了书院门口,梁文站在树下见人出来了,快步迎上,“这般巧竟一道出来了,劳烦禧meimei帮我把玉祥斋的青团带回家中,我与裴兄踏春小聚就直接走了。” 梁文文绉绉的辑了一礼,将青团塞进姜禧手中,拉起裴玉檀的袖子便准备走。 裴玉檀不着痕迹的避过,走了几步察觉姜禧并没有跟上,又顿住脚步,“姜姑娘不去吗?” “哦,禧meimei是不去的,咱们走吧。” 姜禧有些纠结。梁文是个书呆子,每次来都会缠着裴玉檀聊那些四书五经,她听不懂也插不进话,偏偏那个梁文还要问问她什么看法,她每次答得驴唇不对马嘴,惹人哄笑。 许是没听见回应,裴玉檀回眸望向姜禧。 他眼波流转,唇角勾起一抹浅浅笑意,只是这笑意却未达眼底,“前几日姜姑娘催着我画纸鸢,我还以为是姑娘要带去近郊玩耍,原来并无此意啊。” 姜禧作为裴玉檀头号爱慕者,第一时间就觉出他这话不对劲。 “去…去啊,我回去拿纸鸢,顺便把青团送回去。”前几日软磨硬泡让裴玉檀画了个金鱼纸鸢,放纸鸢姜禧不感兴趣,但画纸鸢却要花费裴玉檀一下午。 她陪在一旁一会儿磨墨,一会儿递笔,实在帮不上忙了,趁着裴玉檀腾不出手时,又喂了几块鲜果进人嘴里。 她就是想和裴玉檀呆在一起,什么纸鸢她早不知道塞哪去了。 见她答的勉强,裴玉檀收了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愉,淡淡撇了姜禧一眼,又与梁文并肩走去,“那就一起回一趟吧,我让家中准备些吃食,午饭就在远郊的青坡上吃,更有野趣。梁兄意下如何?” “甚好啊,再带上几壶好酒,咱们流觞曲水,岂不快哉?”梁文简直喜上眉梢,裴玉檀文采极高,每每与他相谈都大有收获。不过他甚少应约,没想到这次这般顺利! 三人相约来到远郊。 这处其实只是一个小坡,每到四月天暖了,春草初生,放眼望去铺了满地嫩绿。坡下是条小溪流,这小坡地势低洼,四面又环山,春雪初融之际,各处山泉雪水便汇聚于此。 有山有水又视线开阔,每到春日便常有人来此处踏青郊游。 梁文兴冲冲的在溪边搭帐子,摆案桌,忙得不亦乐乎。 裴玉檀和姜禧靠坐在树下,面前地方放着一个燕子纸鸢。 “呵..呵呵,那个,你画的那个,我收藏起来了,拿出来玩耍,一旦脏了坏了的,多可惜啊。”姜禧额前三道黑线,尴尬开口。 裴玉檀画的纸鸢刚才在家中翻个底掉也没找到,到底塞哪儿去了,她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 裴玉檀恍若未闻,脸扭向一旁,手里捡了根草棍,一下下敲在身侧的野花上。 姜禧拿起地上的燕子纸鸢,凑到裴玉檀身边,“你瞧,这个画工和你比真是差远了。线条又粗、描色又不均,就算飞走了也不心疼,对吧?” 裴玉檀依旧不想理人,过了半响才没好气的开口,“哼,还比什么画工好不好,反正不也都得扔掉。” “没扔呀,我真是放起来了,就是…就是不记得放哪了。”姜禧一时结巴,见他一下下抽在那野花上,打得花瓣零落,想来少年该是气极了。 “裴兄,禧meimei,快来。” 二人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