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毕竟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第2/2页)
“我跟你讲哦。我爸妈对我的成绩都没什么实感。他们两在我升高中的时候都觉得我能考上高中就非常不错了……我当时一个劲得说要去X中,他们两个半信半疑的带我来跑教务处……” 我看着莫弈,说着说着又停下了。 “我……” 刚发出一个音节,莫弈就打断了我的话,他抬起右手,手心朝上,放着一枚胸针。 我停了下来,看着他不说话。 “爱让一个人盲目,也让一个人失去理智……” 我停止了呼吸。他在,说什么? “如果初见让人惊讶,那并不算什么,人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次惊叹的人和事。第二次遇见之后,我才相信世界上确有命运二字。 “如果是命运让我们交织,如果是时间的指针引领我们再次相遇,那么……” 摩天轮再次来到顶点。 “我相信你所说的命运。”我听见自己这么回答。 “那么以后的日子,就要多多麻烦你了,我的男朋友。” “我喜欢这个称呼。以后的日子也要多多麻烦你了,我的女朋友。” 07 后来呢? 压着分数线进了未大想去的专业。 开学当天他一身志愿者服准时在校门口出现。父母还夸这个小伙子人挺好,干活麻利,节省了不少找班级摊位的时间。 你应了两声“谢谢学长”,不敢告诉父母面前这位就是你女儿对象。 “院宿舍地理位置不错,离哪里都近。楼下还有一个打印店和咖啡店。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他手里推着小推车,回答着父母的问题。 “那学长你呢?”我装作若无其事地开口。 “在对面那栋宿舍,地理位置也好。” 我“哦~”了一声。 mama侧过头看了我一眼。 有莫弈这个已经在学校生活了一年的人告诉食堂哪里的饭菜最值得一试,教室的分布,校外有哪些好逛的,学校有哪些创意活动。我适应良好,更何况有他在。 和莫弈不同,我只参加了本专业的专业协会,经常在负责的活动里和莫弈交接班。 课程交错的瞬间,我们甚至会偷偷陪着对方上专业的大水课。有一次心理课,我撺掇着他上课发言,把课本翻到知识点的那页、答案事先告诉他。他站起来,侃侃而谈。 心理课老师曾经是我们系主任,现在又升官成了院级领导。她对于莫弈的回答很是满意,“这位同学报一下你的姓名学号,给你加分。” 1 莫弈不慌不忙报出了我的姓名学号。 “听起来像女孩子的名字啊。” “对的老师,高中也经常有人这么说。”莫弈面不改色。 「好装,但很帅,我喜欢。」 当然,在他的课上,我更是照着他提供的课本内容畅所欲言。完了再报上他的大名。 “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啊。但是莫弈同学,这我就要说你了。这个问题要自己回答了才能加分的呀。” 我低头看向莫弈:认识你? 他站起来,“老师我也觉得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 我:“老师,不可以回答了问题之后给别人加分的吗?” “你们两个当然可以。坐吧。” 1 “好的,谢谢老师。” 我:认识? M:你们现在的系主任,是他爱人。 我:……那我岂不是。 M:可以把这个分加到你们系主任带的专业课上。 我:哇噻【玫瑰】我们莫学长说得太对啦【玫瑰】那我以后协会的工作也由你来替我和我们系主任交接吧。 M:莫? 莫弈的生日在九月末,正好赶上十一长假前两天。 周五结束午课,两个人高高兴兴出门去打麻将顺便海底捞。 玩法是点炮或自摸的人下桌,有时候一屋子能有八九个人。 1 我连着赢了三把,换下去三个不同的人,“哼哼,看来寿星今日的手气没我好蛮。” “学妹的运气向来很好,我也不差。” 坐我两边看牌的人先忍不住了,“怎么说?” “因为只有我和她没下桌。而且,她选了我作她对象,你们没有。” 旁边人想不到莫弈能说出这种话来,连“咦”都还没发出声。 我翻开一张,把牌一推。 “十三幺自摸。我下桌了,换人。” 旁边看牌的人立刻顶上。 麻将机发出洗牌的噪音,我顺势坐到莫弈旁边,把头靠在他肩上。 “说的很好,爱听,现在学妹要奖励你好运气了,”我握住莫弈的手,“把我的运气,和莫弈的连接起来吧!” 1 对家一边嫌弃我们两个在玩什么把戏一边飞快地码牌。 “幼稚,鄙视。” 码牌结束,继承我位置的庄家打出第一张牌。 莫弈把牌一推,“不好意思,刚好就差这张。” “换人,下一个来。” 海底捞结束已是夜深,我坐在小电驴的后座上开着导航指引莫弈回宿舍。 这个点还有不少大学生在外面。 “莫弈——” 我搂着他的腰。 “你当初是怎么对我一见钟情的,我想听。” 1 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初中那年游泳考试的培训场馆。有一个女孩游得比大多数男孩还要快。只可惜她的泳镜似乎不适配女孩的度数,她笑起来眯着眼睛,坐在泳池台边为同伴掐表计时。 后来发现,那个女孩成了他的学妹。在廊下相撞又在同一个教室相遇。 你高二那年还掀起过一阵热潮,当时整个学校的人都在凌晨五点到教室早读,我那个时候看着你早起了一段时间,后来又睡到正常时间起了。 你打趣说,原来那个时候我们莫学长也会早起啊。 莫弈自言自语地回答。起来过一段时间。幸好没有持续太久,不然就真的要撑不住在生物课上补觉了。 他又说,那你呢? “怎么喜欢上你的吗?不告诉你,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毕竟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