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6章 海上贸易的巨大利润 (第2/2页)
。 这大炮绝对是攻城和守城的利器,1颗炮弹落在人群之中,5米之内的人畜非死即伤。 在大明武备志中有过记载,大明红夷大炮在宁远1战中,曾1炮战死炸伤7百人的记录。 这事真假不可考,但也足以说明,红夷大炮的威力。 而且清太祖老奴努尔哈赤,在辽东被红夷大炮炸伤1事,却是千真万确之事。 为了顺利把红夷大炮搬运上城头,登城的台阶上,铺满木头和草料作为垫子。 通过数百人的分成多个队5,小心翼翼的忙活了大半天功夫,十2门红夷大炮,顺利在东西城墙上架设了起来。 这个时候,几乎全城的百姓,以及守城的士兵,都知道登州送来了红夷大炮。 1时之间,举城军民都涌到东西城墙,目睹红夷大炮的神采。 “将军,是不是试射1发?”面对城头上将士们期盼的眼神,秦山有些卖弄的说道。 这次秦山带来的1百2十名士卒,在长山岛都经过几天的火炮发射培训。 被朱云飞委任为海上贸易船长的科尔斯马丁,从4月中旬开始起航,在朱云飞安排的水手,以及账房管事孙诚,孙泉兄弟协助下。 第1趟出海,历时3个月去了1趟高丽王国的仁川港,和扶桑岛国的9州岛。 运去了大明的丝绸、陶瓷、布匹等用品,1趟下来,足足净利润赚2十1万两银子。 7月下旬,马丁奉朱云飞命令,率领商船南下广州,运送白糖、生丝、瓷器前往马6甲,换取香料,胡椒等物资。 并让他想办法,从租赁在葡萄牙人手中,购买1批火器回来,以及招募1批工匠回来。 海上贸易有多赚钱,在明末只有葡萄牙和荷兰人知道。 因为这个时代的大明缺少白银,而扶桑、高丽有大量的银矿,银子价格低廉。 比如1匹生丝在大明出口3两银子,可运到扶桑、高丽价格直接翻了几倍。 再比如西洋的香料,胡椒在马6甲,马尼拉、巴达维亚地区,1两银子可以买到十斤,可在大明1两银子只能买到3斤。 这就是3倍的利润啊! 而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就是靠着这个地域差,依靠大明本土资源,赚的盆满钵满。 就拿这次朱云飞让科尔斯马丁购买的火器来说,2十4门红夷大炮,3百支燧发枪,两千颗炮弹。 5千发子弹,花费了8万两白银,而他们的实际造价成本,只有1万5千两银子。 而为了在东方赚钱,发战争财,占据夷州岛的荷兰人。 以及租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这些年,1直都在致力推销火器生意。 除了大明外,他们最大的买主就是扶桑岛国人。 扶桑最著名的幕府将军织田信长,之所以能够横扫扶桑各大名,就与荷兰人的火器买卖有分不开的关系。 同样大明在先帝,天启皇帝朱由校时期,就派出名臣徐光启,在葡萄牙人借住的澳门,学习并购买了几十门红夷大炮。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朱云飞作为1个穿越者,他深知明末是1个科技腾飞的时代,世界都在变革。 谁先开启工业革命,谁就将会屹立世界之巅。 反之,固步自封的国家,最终沦为历史上的满清,成为世界各国践踏欺辱的对象。 大明从万历年间到崇祯灭亡,西方航海家给大明带来了价值亿万白银的财富。 这笔数以万计的白银,本是华夏国人手中的财富。 但在清朝末年,因为割地赔款,这笔价值亿万两的白银,又回到了西方的强盗手中。 这不得不说是个巨大的讽刺。 东门城楼上,在全城军民期盼的目光中,秦山指挥5名士兵,1气呵成的完成了装弹,点火的cao作流程。 “咻!” 1道冒着火焰的球形爆炸弹,从城头飞射而出,落在千米之外炸响。 “轰隆隆!” 1声巨响爆炸而起,瞬间1股浓烟冲天而起,地面瞬间掀起1个巨大的土炕。 “威武!威武!威武!” 城头上的士卒,看到红夷大炮的爆炸威力,无不高举手中的兵器,扬声高喊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