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笼络人心,画下大饼 (第1/2页)
正当朱云飞思虑着,陈显际几人究竟是何意是,却见吴韩起、黄锡衮等1干人,竟然联袂而来。 不等朱云飞开口,众人早已经笑容满面,纷纷拱手作揖了起来。 “朱将军,我等前来祝贺您来了,祝贺您和帐下将士,英勇奋战,取得的空前大捷啊。” 姜写里发自内心的开口说道。 “姜公所言有理,朱将军指挥若定,身先士卒,古今名将亦不过如此。”宋应亨也是有感而发道。 “诸公,这些时日来,我等可是有目共睹,全靠朱总兵的运筹帷幄,才有今日的大捷,我等应该向朝廷上书。” “向陛下报喜,为朱总兵请功才是。” 宋玫扬声高喊之下,众人纷纷附和道。 “朱总兵居功至伟,歼敌过万,足以封侯拜将。” …… 面对众人的恭维,朱云飞淡淡1笑,拱手道:“诸位言重了,莱阳大捷,首先是大明的胜利。” “更是托了陛下之福,若没有陛下天威所在,我等臣子如何号召军民,上下1心,共抗建奴?” 朱云飞这1话1出,在座的众人,无不是心头1惊。 各人的表情和眼神,无不是透着惊异和复杂之色。 “果真是后生可畏啊。” 对于朱云飞这个年纪,竟有如此清晰的思维,姜写里也是暗暗感到吃惊。 宋应亨和赵士骥对视1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宋应亨如今年过5十岁,这两年他在莱阳丁忧不假,但还有1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和赵士骥都1直认为。 如今大明朝堂,看似1团和气,可实际却是乌烟瘴气。 皇帝对朝臣充满猜忌与不信任,文武百官相互倾轧,争权夺利,大4敛财,整个大明朝廷,已然是暗流涌动。 为了不卷入这波云诡异的朝廷乱局之中,赵士骥也是接身体不适,家有老母要侍奉,而请求致仕。 这些天来,朱云飞在城中所作所为,都是在收买人心,对莱阳官绅士族,先是打压,后又逼迫出钱、出粮、出人买命。 这1桩桩事情,细思之下,宋应亨和赵士骥2人,多少有些反应了过来。 很显然,他们这些人啊,1开始就被朱云飞算计了。 再想想,眼前朱云飞,不过2十出头的年纪,还是1个他们这些文官士子,瞧不起的武夫。 可人家却把他们玩弄于手掌,利用百姓舆论,逼迫他们这些人,乖乖的交出了几代人积攒的财富。 还把家族子弟,尽数送到帐下效力。 如今,莱阳各大官绅家族,都已经绑上了朱云飞的战车。 在如今的大胜之下,那些士族子弟家族,谁都能分到1杯羹。 现在大家都巴不得把朱云飞供起来,之前的不愉快在利益面前,根本不叫1个事。 不看宋玫,现在都恨不得扑在朱云飞脚下,紧紧的抱住这条大腿。 面对朱云飞波澜不惊,毫不居功自傲心态,还把首功归功给了皇帝。 人群中的黄锡衮则是充满崇拜之情。 宋玫则是双目放光,大有奇货可居的心思。 吴韩起则是心中窃喜,对于自己当初的英明选择,振奋不已。 “朱将军所言甚是,莱阳大捷,皆赖陛下洪福不假,但朱将军的功绩,相信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宋玫立即出言附和道:“陛下英明神武,将军如此大功,定会重重封赏。” “我等不才,今后还需仰仗将军,多多提携才是。” “宋大人所言有理,今后还得多仰仗朱将军了。”众人纷纷作揖恭维附和。 “诸位大人,此言差矣,我朱云飞1介武夫,诸公不是进士,就是举人,岂能提携诸公?” 朱云飞淡淡1笑,平静的1句话,让众人1时都有些尴尬。 然而,朱云飞的话语并没有结束。 “还是那句话,今日的功劳,不是我朱云飞1个人的,而是在座诸公共同的。” “还有曾军门的,若没有曾军民坐镇登州,居中调停,我与将士们,也不可能安心在前方奋战。” “所以本将军不但会向陛下上折子,也会跟曾军门给诸位大人叙功。” 朱云飞说到这里,顿了顿,看了眼众人。 见大家都注视着自己,显然是对自己的话语,表示满意和感兴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