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清军撤围,进驻益都 (第1/2页)
1夜的逃命,从昌乐城突围出去的阿巴泰、鳌拜各路清军。 回到益都城外大营时,才发现1万3千人马,仅仅逃回来3百余人。 看着左右的残兵败将,原本就身受多处伤势的阿巴泰,又惊又怒之下,刚进入营地便1头栽下了马背。 “大将军……” “贝勒爷……” 左右众将1拥而上,纷纷上前喊道。 “医官,快叫医官。”李率泰抱起阿巴泰,探了探鼻息,见他还有呼吸,这才松了口气。 闻讯赶来的内大臣多尔济达尔罕,辅国将军务达海,也是1脸紧张的问道。 “大将军怎么样?” 军中医官检查之下,神情凝重的回道。 “大将军身受多处伤害,虽然都没有伤及要害,但因为失血过多,导致身体虚弱,恐怕1时不会好不了。” “怎么会这样?1万3千人马,为何败得如此彻底?”务达海神情严肃的盯着鳌拜,李国翰等人冷冷问道。 “我赶到的时候,大将军已经身陷重围,卑职也是奋力冲杀,才把大将军救回来。”鳌拜神色自若,昨夜1战,他问心无愧。 逃回来的李国翰、张大猷、李率泰众将则是1脸苦涩,说起来昨夜1战,败得1点不冤。 是他们轻敌大意,1头扎进埋伏重重的昌乐城中,这才导致陷入明军炮火陷阱之中。 从而军心大乱,士气衰竭,之后又被明军连番围追堵截。 这样的情况,要是不败才怪。 可这1切都是奉命大将军,饶余贝勒阿巴泰指挥的,他们这些将领,能说什么呢? 或者说他们敢说什么? 把责任推开阿巴泰吗? “卑职等有罪,请辅国将军责罚。”李率泰率先跪倒在地,众将纷纷跪地请罪道。 “这事暂且记下,待回京之后,又皇上和摄政王处置吧。”内大臣多尔济达尔罕看了眼务达海,淡淡的说道。 很明显这事,他和务达海都没有权处置。 阿巴泰是皇帝福临的伯父,摄政王多尔衮的兄长。 还轮不到他们这些下属治罪,而且严格说起来,他们这些人也同样有罪。 这还只是阿巴泰没有事,要是真死在了战场上,他们这些人虽然不至于殉葬,但罢官免职是免不了的。 “报,明军在清水河北岸扎营,架设红夷大炮。” 正在多尔济达尔罕,与务达海,鳌拜准备商议下1步怎么办时,1名带队的斥候牛录额真,匆匆来报道。 “来的这么快?”鳌拜吃了1惊,连忙说道:“2位大人,明军的红夷大炮,1旦在北岸架设起来,足以覆盖我们整个大营。” “当务之急,要么立即派兵跨河突击明军,趁明军立足未稳,击退他们。” “亦或者立即拔营,撤出益都。” 多尔济达尔罕皱眉看着鳌拜问道:“那么你可有把握,击退明军?” 面对达尔罕和务达海的目光,1向自信十足的鳌拜,头1次犹豫了。 想起昨夜在昌乐城下,朱云飞那无可匹敌的气势,他现在想想还有有些胆寒。 “朱云飞有霸王之力,武圣之威,我不及也。”鳌拜有些颓然的说道。 虽然他有满清第1巴图鲁的称号,也就是大清第1勇士。 但鳌拜却不是1个莽夫,相反此人不但深谙兵法韬略,还精通政治权术手段,这也是历史上,他为何能够成为康熙初年权臣的原因。 昨夜在战场之上,与朱云飞酣战3十个回合,在意识到打下去,会有性命危险时,他便当机立断,跳出战圈而逃了出来。 这就是他的魄力所在。 同样,此刻面临大军生死大事,他并没有急于表现自己。 而是选择实事求是的,说出了自己想法。 “现在大将军昏迷不醒,我军攻城多日,军心士气衰竭。”内大臣多尔济达尔罕思虑之下,缓缓说道。 “既然取胜不易,那就立即撤退,毕竟我军目的已经达到,久留此地,反而容易陷入明军包围之中。” “我立即去集合队5,准备撤回济南,与图尔格大人会合,再做打算。”务达海点头表示同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