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八章 笔试  (第2/2页)
法。    这就是这两人放心的原因。    就算后面有人追查下来也不会什么问题,有人来问,那就回答是因为李启太优秀了,他们只是制定了一个优秀的人应有的考试标准,太学以往的规矩向来如此。    可没想到,李启是个银样镴枪头,这怎么能怪他呢?    至于闹出外交事故?    不会的。    又没死人,只是一个公子考试受伤了,落下了点后遗症而已,外交纠纷?    有种的巫神山开战啊。    唐国上次突袭死了三位三品大员,也没敢轻启战端,咽了口恶气。    巫神山不过折了一位公子,肯定也是要忍得下来的。    前因后果都布置的明明白白。    大家都是聪明人,不会干没脑子的蠢事,朝中也有大员支持此事,毕竟当初祝凤丹连斩三位三品,气的不少人咬牙切齿。    当初大巫云方制止李启来唐国,就是怕这种事情发生。    唐国规矩森严,来自规矩外的打击是不可能的,但规矩内的攻讦却是少不了的。    太学丞笑道:“这两重布置,别说后面的三生古镜了,单说前面的考题,就是柳君逸亲自来,也未必能破题……”    而李启这边,却对这一切浑然不觉。    他老老实实的答题,老老实实的考试。    至于这题目……    还挺有意思的,不算难,但也没有那么简单。    多半都是照本宣科的题,虽然有些截断和颠倒,让人有些混乱,不过这些古籍嘛……    基本上都读过。    在广阳,李启都记不清楚自己读过多少书了。    为了完成一场大祭,他直接在巫神山的藏书里埋头啃了半年多的书,各类隐秘典籍,各种深藏的古册,全都被他和兔子两个人翻出来研读,找出有用的地方。    九品之身,想要举行大祭,就非得如此不可,因为他没有哪怕一丁点的容错,出半点差错就是死。    而且读书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了。    李启没事就读书,哪怕是在百越返回巫神山的那段路途中,他每天也要仔细读六到七个小时的书。    在大鹿国的时候,一天有时候能读十个小时,一边走路一边读。    作为曾经的研究者,李启深知一点。    知识,就是力量。    而且他还有真知,读书是直接灌脑的,过目不忘,还带检索。    在这种习惯之下,这种单纯背书的题,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他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就直接答完题交卷了。    他觉得没问题,上头看着答题的两个人却发现问题大了。    “李丞?!这就是你出的难题!?”那神秘人急了。    不过进考场两刻钟,李启就已经答完题走人了。    几千考生,第一个出考场!    说好的绝世难题呢!    “别急,他说不定是答不出来只能放弃,待我去看看他的试卷。”太学丞心中惊疑不定,不敢置信李启的交卷速度,只能猜想他是完全不会,所以胡乱写一通交卷了事。    所以他连忙下去,看了看李启的试卷。    却见其中经义为纲,文句为目,纲举目张,文义自现,其上参用古今诸道之说,所记虽皆寥寥数言,而大旨不悖于圣贤,其醇正固,足见功力。    再往下看,关于实际的技能,其上纳百家之言,有龟策历象,精微方技,术数元妙,史书虫篆,乃至于丛脞声乐,锺律铿锵,农事、工事、医药、水利、百工百业皆有涉猎。    地理山经,玄文释典,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研究。    盖夫经艺之富,术法之专,博达之智,难以形容,还兼通众技,可谓问无不解,诸艺全习!    太学丞都看傻了。    怎么可能,世间怎可能有如此全才?!    实际上也确实不可能。    李启就是个纸上谈兵的家伙事,这些东西说的头头是道,实际上很多东西具体是啥样他都没见过。    譬如锤锻治铁之法,他写的是:“入火挥槌,泥滓成枵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胶结之后,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凡熟铁水火未济,其质未坚。乘其出火时,入清水淬之,水火交汇,铁便成钢,名曰健钢。”    说的好像很有道理,但他见都没见过什么叫‘取其神气为媒合’,关于铸铁的神气,摆在他面前他恐怕都不认识。    但无所谓。    这本来就是笔试,就是在纸上作答,纸上谈兵有何不可?    懂得多又不是坏事,李启又不是整天拿出去装逼,他就只是爱看书而已。    他的梦想,他的目标,便是阅览这个无尽诸天,看看这个精彩的世界到底长什么样子。    亲眼看成本太高,风险太大,还是等以后修为高了去看。    现在这个时间点,看看书,挺好。    可太学丞不知道。    他惊慌失措的看向李启的背影。    “别着急……别着急,三生古镜不是学识能弥补的,懂得再多也没用……”他自我安慰着自己。    但看了看手中的试卷,他心中又有些发颤了。    巫神山,真有如此厉害?    而此时此刻的李启却没有管这些事情,因为第一个走出了考场,他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    1    算是惯例吧,第一个出考场的都会被众人围观,很多人都会来采访,看看这次的题目难不难。    这个问题是纯粹是废话,但大家就是爱听。    李启则在一堆人的围观下,接过采音管:“咳咳,这次考试的题目呢,还是很简单的,希望大家都能放松情绪,沉着应对,充满信心,争取考出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旁边的媒体一脸无趣。    他们巴不得出来的是个狂生,出来就哭天喊地指责一下考官,或者透露点题目,最好是能诉说点冤屈什么的,搞点大新闻出来。    可惜没有,这小孩的官腔打的比他们还熟练。    李启说完,被失望的媒体们放走了。    他才懒得理这些人,在考场前领回自己的终端,麻熘的就赶去下一个考场了。    下一个考场……啊?在佛寺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