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室退休生活_第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节 (第1/2页)

    有韩老太爷做榜样,其余的人也动手夹了一块。韩家族大人多,分了一轮下来,坛子里的rou也都见底了。

    韩闵是个心善的,他偷偷把坛子放在自己的脚边,打算等会儿给小妹拌饭吃。

    太上皇的福气够大的了,他们韩家从天子的手指缝里蹭上一星半点,也许一辈子都受用无穷了。

    怀着这样的心思,往日里最爱大口吃rou的男人们都小口地吃着,比娘们还斯文几分。他们以虔诚地态度对待每一口狼rou,仿佛这是上天的恩赐一般。

    这是普通的rou吗?

    不,这是神圣的rou啊!

    嗯,花椒和茱萸等香料的混合香气,让舌尖上升起点点麻辣的痛感,不会太刺激,但却让人胃口大开。柴火和卤汤把狼rou的蛋白质都熬化了,只剩下独特的风味。这是一种带有原始野性的美味,不同于肥美嫩滑的羊rou,想象着狼生前厮杀的场景,众人吃得更兴奋了。

    等结束这顿晚饭后,韩闵悄悄地捧着坛子,回到了他们这一房居住的院子里。

    “小妹,刚才你们下去,都吃饱了吗?”他朝院子里玩耍的小女孩招招手。

    韩小妹最喜欢三哥了,她小步跑了过来,摸了摸肚子,想要撒娇,“没呢,我想吃rourou,好吃的rourou!”

    阿娘说爹爹和哥哥们都在议事,不能过去打扰他们。可是她分明闻到了rou香味,比家里做的rourou还要好吃,馋人得紧。她把小脑袋埋在三哥的肩膀上,他衣服上都是那股味儿。

    韩闵最了解这只小馋猫了,他向小厨房要来一碟软乎乎的蒸饼,又让侍女用茶炉把坛子里的狼rou带汤热上一热。

    多亏韩家没有用汤拌饭吃的习惯,所以他才能把卤汤盖着的那片狼rou留了下来,偷偷与小妹分享。

    一刻钟后,烫口的大片rou被侍女捞了出来,她小心翼翼地把蒸饼破开,然后把卤rou切碎,塞到绵软的蒸饼里做馅儿。

    怕光吃饼有点干,韩闵还在rou馅里浇了一勺味鲜香浓的卤汤。

    “好吃吧?”他得意地笑了笑,“我也是向叔公学来的做法。”

    韩小妹捧着哥哥给她做的饼,一脸满足。她的小嘴上都沾着rou丝,可爱极了,“叔公是谁?这个rou也是他做的吗?”

    韩闵:“额……叔公就是叔公,住在刘家村里,他会做好多好吃的菜。”

    韩小妹:“好啊,我要去找叔公玩,让他给我做好多好吃的!”

    韩闵:“哦……”

    小妹的志向真是远大啊,就连陛下也不敢要求太上皇给他做菜吃。

    小女孩人小胃口也不大,吃了半块大唐版rou夹馍,就蹦蹦跳跳地走了。韩闵吃着meimei剩下的半块饼,想起同去刘家村打猎的崔二和王秉。

    不知道他们的卤rou都吃完了吗?

    他们知道“叔公”就是太上皇吗?

    他们听到真相那一刻,表情一定是相当精彩吧……

    崔家

    崔二拿着一个奶黄包,在堂弟崔行功的面前走过,气势嚣张极了。哼,他不在国子监读书,也吃到了国子监同款的包子!

    他大大地咬上一口,甜香的面食味儿和蛋奶香味融为一体,比城里卖的樱桃酥酪还美味几分。软绵绵的奶馅流动着,入口极化,香味浓郁。

    “你吃的是什么?”果不其然,崔行功拦住了堂哥崔二,“国子监竟有人敢做代购?真不要脸啊。”

    确认过眼神,这和国子监里卖的奶黄包一模一样。

    国子监学生原则第一条:拒绝代购,从我做起。要是学生都把小卖部的吃食拿去倒卖,那他们吃什么呀。

    “奶黄包啊,骂谁不要脸呢?”崔二挺直了腰板,“我准备进货包子和烧麦,拿到迎风楼去卖!”

    崔行功狐疑地看了崔二一眼,这大傻子莫不是被人骗了?小卖部是太上皇后的产业,太上皇后会放着国子监的钱不赚,去卖给外面的酒楼吗?

    那也太蠢了!

    自己单干吃独食,该多好啊。

    崔二以为堂弟被自己震惊了,他打开了话匣子,喋喋不休地说:“我在刘家村看到了做吃食的作坊,那里的包子和烧麦就是供给国子监的小卖部。那间小作坊是叔婆开的,她人生得极美,性子也好,我准备月底再过去一趟,谈生意呢……”

    “什么?是一个貌美的女子?”

    崔行功打断了崔二的话,据他所知,在国子监里开小卖部的太上皇后,相貌比他见过的世家贵女都要美艳……

    崔二竖起了大拇指:“是啊,京兆尹韩大人也去拜访那一对夫妻,对男主人声称二叔。话说那韩家的叔公真是好福气啊,一把年纪还得了如此美人,正怀着孩子,当真是我辈楷模!”

    崔行功:“……”

    我大概猜到那对夫妻是谁了,我这堂哥,大概真是个大傻子吧。

    第43章

    清晨

    天蒙蒙亮,刘五娘和婆婆就沿着刘家村附近的大山,去到了山的另一头的村子——大山村。

    她早逝的丈夫都是大山村的人,适逢忌日,她就向萧依依请了个假期,说要回大山村祭拜一下。两人之前的相处并无不满,只是前夫福薄病逝。说起刚结婚的那段日子,前夫体贴温柔,五娘的心里还是有几分怀念的。

    “现在年景好了,可惜他却不在了。”年轻的妇人被着个背篓,里面正装着一个小娃娃,“多金,还认得这条路不?你就是在大山村里生下的。”

    小娃娃一脸迷惘,显然都是认不得的。

    他还吃着奶的时候就被抱去了刘家村,大山村是什么?梳着冲天辫的小娃娃听都没听说过。

    五娘的婆婆也心疼自家早逝的儿子,她人老力气小,但也坚持背了一背篓的吃食点心。不多,便是几个包子和烧卖罢了,还是今早刚蒸出来的,冒着热气呢。这是农场给员工发的福利,她和五娘都不舍得吃,打算祭祀的时让儿子和自家老头“尝尝”。

    老婆子想起在大山村里的一些事儿,眉头略微皱起。隔壁一房的人好不讲理,以她儿子早逝为由,把分给他们家的田地和屋子都占去了,只留下一间破柴房,说给他们祖孙几人住!

    那怎么行?这分明是欺负他们家里男人都死了!

    虽说老婆子看五娘这个儿媳妇不太顺眼,但对于家里唯一的小孙孙,她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没了房子和田地,她们的多金靠什么养大?喝风长大吗?

    若不是艰难至此,她也不至于腆着老脸,跟着去儿媳妇娘家的刘家村过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