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6章 【人情世故】 (第2/5页)
可坏就坏在,有一个空降来的家伙,来头有点麻烦。 资历上,这人在教育集团别的地方的一个学校里也干过几年,对学校系统的一套规则和做事流程也足够熟悉。 学历也比刘打工人高。 最重要的是,这人据说还是教育集团的某个副总的一个亲戚! 虽然听说那位副总,在教育集团的大佬名单里也是排名比较靠后的一个。 虽然听说亲戚关系,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那种很远的亲戚。 但! 排名靠后的副总,它毕竟也是副总!是集团真正的核心管理层。 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它毕竟也是亲戚!总比刘打工人的背景要硬得多。 这下就难办了。 后来,刘打工人所在的部门老大,都态度暧昧了起来,明里暗里的,都暗示过刘打工人,让他放平常心。 听那话的意思:就算这次的职位不能给他,公司也不会忘记他在改制过程里做的贡献,也会给他安排别的足够分量的岗位…… 这话就不对味道了啊! 刘打工人虽然不是什么职场精英,但也算是老油条一个了。听就能听出味道来。 这特么的就是要被人摘桃子的意思啊。 要说贡献,说对这个工作的熟悉程度,刘打工人无疑是最能胜任和最合适的人选。 熟门熟路嘛! 放着一个熟门熟路的人不用,却另外安排别的岗位? 那是个什么意思? 何况,另外安排别的岗位——还能有好岗位么? 离开八中,回教育集团公司去?公司里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什么美差能空出来给他刘打工人? 留在学校里?学校里也没别的位置了啊。 比教务处副主任更好的位置? 有倒是有,比如管理后勤的。 或者管理学校对外产业经营的——比如游泳馆啊,餐厅啊等对外营业或者承包资产的。 都是肥差! 但这些位置,一早就被教育集团里的人瓜分掉了,能坐上那种肥差的,是真的背景硬的。 打听了一圈后,还送出了两条好烟,才算是得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消息。 据说上面的打算,是把自己调到江北新区那边另外一个准备和教育集团合作的,准备迎接改制的学校里去。 那岂不是等于自己要把在八中这两年熬过来的所有事情,重新再做一遍?! 何况,江北新区……那个地方也太远了吧! 1 老金陵人都有一种老观念,都觉得一过了长江,江北新区都不算是金陵城了,那算是乡下! 别说是2001年了,就算是再过二十年后,全金陵的房价,江北也是最低的。 好好的,自己熬完了资历,等到了胜利。 结果又要把自己调去一个更偏僻荒远的地方,再做几年开荒牛?! 这!!! 但,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个世界上的太多事情,其实归根结底,核心解决办法就两条: 要么忍! 要么滚! 主观上不想忍,可刘打工人能滚么? 1 他的工作经验都在八中,学历也不高。这几年结下的那一点子微薄的人脉和关系,也都在八中上下。 离开了八中,离开了教育集团,却社会上重新找个工作?能比现在更强么? 换个行业,等于从新从零开始做起! 自己都三十了啊! 还不如去江北当开荒牛呢。至少熟门熟路。 长叹了口气,刘打工人苦笑道:“别的其实都还好说。你哥我才三十岁,力气也有,吃苦也能吃一些的。去江北学校再熬两年资历也不是不行的。 就是……江北距离咱家实在太远了。这每天上下班根本不方便。每天光是路上来回就得两个多小时至少。 真要去了那儿,就只能住学校了。” “…………”刘慧咬牙道:“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啊!当初都暗示过你了这两年你也没少出力,论功行赏的时候了,来个空降兵把你顶掉,这不是耍人嘛! 要不,咱们再找找人?送点礼?” 1 “能找谁去?”刘打工人摇头:“当初咱爸给我安排这工作就是贴了脸了,人家才勉强收礼给了我一个饭碗。外面人都以为我是那位高层的人,其实咱们自己知道,人家和咱家没多大交情。 现在咱爸都不在了,我跟人家根本说不上话的。 何况,为我一个不相干的人,去和另外一个副总打擂,否掉人家一个亲戚? 图啥?就图我送的几瓶酒几条烟? 不能够啊! 至于找别人,我还认识谁?还有谁是能说得上话的?” 刘慧想了想:“老孙一直是个很公正的人啊,他如今又是副校长了。之前你们工作里接触的也多,不如找他说说……” “老孙……人是不错。但是他管不到教育集团的人事安排啊。他是学校里管教研工作的。 而且,从道理上讲,你想啊……改制后,等于教育集团把八中给收编了。 老孙算什么? 1 他算是‘被收编’人员之一啊! 就算是教育集团看重他的能里和才华,把他捧得高一点。 但,一个‘被收编’的人,开口去干涉教育集团的人事安排? 不合适的!” 兄妹两互相看了一眼,都忍不住叹了口气。 “事情已经这样了,也没什么办法。”刘打工人摇头:“就是以后我去江北工作,可能只能周末才能回家了。你一个人平时在家生活,要好好照顾自己。” 刘慧有点难受,低声道:“嗯……我知道了。” 兄妹两人聊到这里,情绪就都不太高了。 两人其实心中都装着事儿呢。 刘打工人是因为工作安排的事情闹心。 1 刘办事员,刘慧,则是因为前些日子刚失恋跟前男友分手了。 这兄妹两人其实感情很好。 刘打工人今年三十岁。meimei刘办事员小四岁,二十六。 爹妈走的早,当年刘办事员还在上高三呢,爹娘就都不在了。 可以说,后面几年大学生活到毕业后工作,都是当哥哥的刘打工人在照顾着meimei。 有那么一点相依为命的意思。 兄妹俩最近一块儿走背运,今晚这顿生日酒么,喝着喝着,居然喝出了几分愁云惨淡的味道来了。 两人都是老金陵人,又是年轻时候就没了父母,独立生活也不宽裕,也就没有学那种过生日要吃生日蛋糕的舶来习惯。 酒喝了三巡,就按照华夏的传统,刘慧去厨房煮了一小锅长寿面。也就是个意思——顺便也当今晚的主食了。 面条还没捞出锅呢,忽然家里的门铃就响了。 1 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