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与洪承畴见面 (第1/2页)
崇祯14年4月中旬 再过一天,洪承畴就要去蓟镇了,这里是防守最薄弱的地方。 这次,总算有惊无险,顺利地把危险留给了周国舅,洪承畴一声感慨! 他心里很清楚,硬碰硬,大明官军绝对占不了便宜; 崇祯11年后,洪承畴便担任蓟辽总督;除了内阁首辅外,这个官职是大明朝最引人注目的职位。 从天启年间开始,大多数的重要消息,包括好消息,特别是坏消息都来自这个地方; 从天启年间开始,朝廷几乎一半以上的开支,都源于蓟辽防线。 这次,防守宣府镇、蓟州,一直到山海关,总体上来说,洪承畴是非常有信心的。 宣府有杨国柱,后面还有密云总兵唐通; 蓟州有白广恩和朱国栋两位总兵; 山海关有马科和王廷臣; 目前,修理重要关口的60万银两到位,六位总兵的军饷也发了60万银两。有了这些银两,事情应该好办,军心也可用。 防守长城,也属于以逸待劳,所以洪承畴很放心。 傍晚时候,客栈里,他接到了周铉的邀请,明日中午去望月楼吃饭。 他既纳闷,又欣喜;毕竟,结识一位朝廷新贵是件好事情! 在朝堂上,洪承畴可是见识过周铉的厉害; 周铉竟然当着皇上和满朝文武的面,抨击各路官员,甚至连内阁成员都敢抨击。 第二天中午,望月楼的包房里,周铉单独见到了这个明末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这次约洪承畴见面,周铉内心很矛盾。 但为了大明,为了以后的路更顺利点,他准备还是点拨一下洪承畴。 并不是在军事上点拨洪承畴,周铉没有这个能力;只是在历史上错误的地方点拨一下他。 包房里只有周铉一人,洪承畴也让自己的幕僚和侍卫在外面; 周铉则在酒楼大堂里再安排一桌,供幕僚、守卫们喝酒吃饭。 两人寒暄一阵后,洪承畴主动说道:“周国舅可是艺高人胆大,本人都不敢主动与建虏对战。” 周铉记得历史上崇祯15年,阿巴泰率领10万清兵,于秋天从蓟镇入关,掠夺河北和山东,在大明境内呆了8个月,最后于崇祯16年5月撤回关外。 于是,他说道:“接下来,洪大人有可能要与建虏展开大战了,如果今年没有,明年就肯定有。 蓟州长城和防守有漏洞,一定要多加小心!” 洪承畴吓一跳,他急切问道:“周国舅怎么知道有战事?” 周铉说道:“洪大人,我们还是不要这么客气。尽管在京城,但现在只有你我两人,这四周有我周家的护卫,所以不用担心外人来。 你年长,我年轻;你就称呼我为周公子,我称呼你洪先生,如何? 洪承畴在朝堂上见过周铉的所作所为,所以也不觉得周铉的话有多么荒唐,于是点了点头。 周铉为了打消洪承畴的顾虑,又说道:“洪先生,在这包房里,你问我答或者我问你答,这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所以不用担心。” 洪承畴再次点头,他也好奇周铉会讲些什么话。 “洪先生,建虏已经三年没有入关了;依照他们吃光了、用光了就抢的特点,今年或者明年是肯定要想办法入关的;而防守的薄弱点就在蓟镇、其次是宣府。” “周公子认为最重要的风险是什么?” “就是怕洪先生做不了主,有随军太监,甚至兵部也会派人,他们都有想法。有的怕死要逃,有的要防守自保,还有的要拼命,你如何选择?” 洪承畴迟钝了一下,竟然发现这个事情他从来没有想过。 “这种事情不会发生的吧!本人乃蓟辽总督。” “很难说,顺风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是逆势的时候,你会顾虑太多,不敢承担太多责任,这样往往会造成更糟糕的后果。” 洪承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